李桂鳳
新課改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既符合了新課改的要求,又適應了學生的發展需要,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去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并且有分工的一種合作性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形式,有助于課堂教學中情感的表達與交流,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學生真正地成為語文課堂的主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實現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
合作學習小組的有效構建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師要科學合理地構建合作學習小組,保證合作學習順利展開。教師在為學生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經驗、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合理地劃分。教師還要保證小組間的公平性,使小組之間能夠公平競爭,促使學生積極地學習,達成良性的循環,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分配角色,發揮學生的特長,充分地展現自己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教師要將自己的作用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地發揮。教師要以教材為出發點,引導學生提出合作學習的目標,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師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走下講臺,主動地加入到學生的討論中,關注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比如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要及時地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的難點,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的學習。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參與合作學習,在個體探究的基礎上積極地參與小組學習。因此,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機會與平臺,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才華充分地展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實現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教師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學習《陶罐和鐵罐》這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本文的主旨,同時組織學生深入思考,充分顯現學生在顯現小學語文課堂的主體地位。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依據問題進行交流。面對他人的奚落和嘲笑應當怎么做?人與人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呢?應該怎樣正確看待長處和短處?大家應該做怎樣的人?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挖掘寓言故事的內涵,發現生命的意義。這樣的小組合作合作交流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科學地為學生選擇合作學習內容。為學生選擇的內容不能過于困難,也不能過于簡單,難度要適中。若是為學生選擇的內容過難,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若是合作學習的內容過于簡單,則沒有合作學習的必要。所以,在為學生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真實情況,為學生科學合理地選擇,才會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而且不會產生對過于困難知識的逃避心理,達成高效的合作學習效果。
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深受教師與學生的喜愛,被廣泛地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中。但是,小組合作學習在運用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教師組織的小組合作學習依舊流于形式;有些教師為了教學內容的順利達成,由于時間關系,小組學習的成員不能都參與到討論合作中。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情況,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這樣學生才會在合作交流中暢所欲言,充分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是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有意識對學生合作品質的培養,使學生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為學生科學地構建合作小組,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地選擇合作內容,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教師要采取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實現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成效,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得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