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天瓊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平梁鎮中心小學校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就是以開發學生的潛能為前提,根據學生特色的想法,尊重學生的主題思想,老師加以輔導,創造出不同尋常的,真實的作文。在個性化作文創造的過程之中,小學生們將會充分吐露內心真實情感,學生的天分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現,培養學生的個性。
在當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個性化教學的不夠重視成為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還會在極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對于寫作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和進步。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現狀,就需要教師將個性化發展重視起來。教師需要樹立個性化發展的教學理念,堅持從學生之間的差異入手、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就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教學上的改革創新,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上的實際需求和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從而制定出綜合性的、恰當的、適應學生目前情況的教學方案,徹底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轉變出來,進行新穎的創新改革,給學生在作文學習中留出足夠的時間和自我消化學習的空間。
小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就是教師的講解。教師的興趣、思想、言語、教態都會影響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教育者應該從我做起,掌握現代的教育理念,扎實自己的專業知識,使自身得到不斷完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教學條件,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形成特色教育。在小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親自寫作,從居高臨下變為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溝通。世界有不同面,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就能獲得不同的體驗。和學生交流,使之被信任,被需要,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才會敢于質疑,樂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小學生由于對語文寫作的一些方法沒有很好地掌握,會潛意識地認為寫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會把寫作作為學習難點,從心里抵觸語文作文寫作。這是因為小學生的年齡限制了他們的眼界和思維的發散。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于學生的語文作業的寫作指導,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去完成條理清晰的作文,并且建立完整、思路清晰的寫作思維。同時,教師還應該針對不同學生來選擇合適、合理的指導內容,學生的層次不同,對于語文寫作存在的問題也就不同。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寫作指導就需要進行個性化的定制,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工作,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將自身的生活實際和寫作相結合,通過在寫作中融入生活實際來更好地表達學生的自身的個性,寫出具有學生個人特色的文章。
個性化的語文作文命題是開展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及時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教學中的技巧以及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水平。教師需要從自身班級中的實際情況入手,選擇適合學生的溝通方式,并且通過交流溝通的方式來充分了解學生的獨特的想法和他們的個性,并從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前提去設置一些合理的個性化的作文題目,供他們去發揮并且表達自己的個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個性化命題的時候必須將自身的思維完全發散,拓寬題目涉及的范圍和內容,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和寫作手法去進行對于題目的解答和詮釋,讓學生通過在寫作時的選材、表達手法的使用等多方面形成個性化寫作的習慣與思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個性化的發展水平。教師對于學生的一些奇思妙想應該給予一定的鼓勵,并且支持學生將想法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
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平時的閱讀帶來的大量的知識的積累,而且通過這種大量的文本閱讀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個性寫作的水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都是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學生可以從教材中學習到的寫作的技巧和內容也是極為有限的。那么如果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進行觀察,增加生活常識的知識儲備量,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己感興趣的文本資料的閱讀,這樣就有效地增加了學生閱讀量的積累,并且培養了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的習慣。不過在引導小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和家長需要進行適當的篩選,因為有一些文章雖然很有意義,但是其內容卻十分晦澀難懂,小學生對此并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理解和接受,也就對于小學生在素材積累方面造成了困擾。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平臺,通過小學生之間共同閱讀之后的想法交流和分享來有效地給學生一些啟發和指導作用,讓學生在交流中發現文本閱讀素材的樂趣所在,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個性化閱讀積累素材的熱情和興趣。
個性化發展在學生綜合素質中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我們教師必須要樹立個性化教學理念,堅持個性化教學方針,提高語文作文教學效果和課堂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和開拓,讓學生真正成為適應時代潮流和社會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