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如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思源實驗學校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它可以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聽興趣,極大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視野,提高教學效率,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更形象、更直觀、更具感染力。但在一些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受到老師教學能力水平、既往的教學方式以及對新生事物的接收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多媒體還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甚至被閑置起來。有些老師也想運用多媒體,但是由于缺少必要地指導,卻感覺無從下手,有時在課堂教學中讓多媒體喧賓奪主,整節課華而不實。我校從2014 年秋季起,班班通正式投入使用。經過一年多地摸索,筆者對多媒體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現在將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分享出來。
多媒體課件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象共賞的教學情景。在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學《觀潮》這一課時,由于絕大多數農村學生對錢塘江大潮沒有任何了解,單憑對文字和插圖的解讀無法讓學生產生直觀和影象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一開始,我借助多媒體,播放了精選出的去年央視對塘江大潮做的直播片段。寬闊的江面、巨大的聲響、壯觀的大潮、激動的解說,將課文內容直觀的展現了出來。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他們在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之余,真切地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確確實實稱得上是天下奇觀!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容。而農村小學生限于生活經歷和生活積累,感知發展水平不高,有些教學內容與學生認識實際相去甚遠,很難正確感知。而多媒體通過多種感知手段,為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難點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法。如教學《蝙蝠和雷達》一課時,蝙蝠是如何用耳朵和嘴巴配合探路的,如果只是單純地講解,學生不易理解,反而會越聽越糊涂,重難點得不到突破,教學目標也無法完成。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此處內容,我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的動畫演示,當從蝙蝠的嘴里發出的超聲波呈一個個弧形的波傳出去,碰到物體又會以同樣的,反方向的孤影反射回來傳遞到耳朵中的時候,不少學生“哦”了一聲,頗有有種豁然開朗的輕松感。隨后學生在分析對比蝙蝠夜間探路與雷達工作原理時就顯得非常輕松了。
多媒體網絡資源豐富,只要有互聯網,就相當于打開世界的一扇窗戶。過去常說的“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在現在互聯網下的多媒體教學中得到了完美體現。多媒體網絡資源具有形象的動畫、生動的語言、迷人的語音、絢麗的色彩等特點,往往能很快抓住孩子們的心。在學了《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文后,我帶領學生從網上查找閱讀了一些有關環境保護的文章和公益宣傳廣告片,了解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我國的環保現狀,還知道了“三北”防護林的建設情況。另外,我們還一起觀看了“海洋守護者協會”在公海上同日本捕鯨船的針鋒相對,環保組織去海灘救助擱淺的鯨,游輪漏油對海洋生態造成的破壞……由于豐富的網絡資源所擁有的視聽形象,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們對環保這個主題不斷地深化,紛紛表示,環保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珍愛地球,善待地球,就是珍愛人類自己。
在語文教學中,常常需要對文本進行資料補充和拓展,《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 萬字。這個標準看起來似乎很大,但如果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能夠巧妙的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充分發揮網絡本身獨特的視聽效果,形象、豐富的信息承載以及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優勢,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他們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這個目標就不難實現。而網絡就像一個萬能的“魔術師”,能在瞬間將古今中外的許多優秀文章呈現在每一個人面前,為學生提供大量具體可感的語言材料,使學生盡情地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使語文課程資源最大限度地得到開發,并切實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如在教學略讀課文《小木偶的故事》后,同學們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我告訴同學們這篇童話原來的標題叫做《只有笑是遠遠不夠的》,然后我適時的搜索出它的后兩篇:《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頭》《我喜歡做我自己》。如此收集相關資料,即加大學生的信息吸收量;利用課文的某些內容,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某些感興趣的問題等。另外,還可以把課文和原文進行比較,看看我們課文的編者在選文時做了如何的刪減,并且可以帶領同學們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比如教學《巨人的花園》后,通過閱讀原文,同學們發現,原文和教材上的文章有比較大的差距。故事情節雖略有改變,但線索變得簡單清晰。二者語言風格也有所區別,童話豐富的想象得以保留,但是把許多難懂的語句刪減了,另外,比較西方的教會精神消失了。同學們都說,改編后的作品更貼近中國兒童的生活和表達方式,更符合中國孩子的閱讀心理。無疑,學生們通過拓展閱讀對文本地解讀有又了很大程度地提高。
總之,在現代化的教學條件下,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遵循教育原則,精心安排多媒體課件課件使用時機,注意使用方法和技巧,充分發揮現代多媒體優勢,優化語文教學,使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