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君
摘 要:微觀經濟學內容多而雜,多數內容要用到數理分析方法,且不同學生對其需求有所不同。由于微觀經濟學的特點,學生在學習時有一定難度,這就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策略來進行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本文就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特點、微觀經濟學的有效教學方法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教學;策略
微觀經濟學主要是對經濟社會中的各種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微觀經濟學是高校中管理類和經濟類學生的必修科目,同時也是學生進行其他科目學習的基礎和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上課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特點
(一)教學內容較多,教學時間緊迫
多數高校經濟系和管理系學生都在大一第一學期學習微觀經濟學。大一新生要進行軍訓,與大學其他學期相比,大一第一學期的有效學習時間較短。除此之外,微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多而雜,對于教師來說,要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同樣,對于學生來說,提高微觀經濟學的成績也不會是一個快速的過程。
(二)大量內容采用了數理分析的方法
微觀經濟學大量內容涉及數理分析的方法,例如統計學相關方法、數理模型等。對于剛進入大學的新生來說,學習這些較為復雜的數理分析方法難度較大,尤其是學生還未對極限等高數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這給微觀經濟學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難度。
(三)不同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需求有所不同
教師在進行微觀經濟學教學時,首先要知道不同專業的學生對于微觀經濟學的知識需求是有所不同的。需要參加相關考試的學生要學習深層次微觀經濟學知識,如果教師對所有的學生都教授相同的內容,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考試或者考查成績。
二、微觀經濟學的有效教學方法
(一)設置相關層次的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都開設了微觀經濟學,這兩個專業的學生使用的是同一種教材。對于經濟類學生來說,他們以后還要學習更深層次的微觀經濟學知識,因此,他們可以輕松達到較低層次微觀經濟學知識的考試要求。對于管理類的學生來說,只學習較為簡單的微觀經濟學知識,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學生的學習內容和考試內容脫節的現象。因此,高校要針對管理類學生的微觀經濟學考試內容,適當增加一些更為深入的微觀經濟學知識。而微觀經濟學教師,在教學時要做好從簡單知識到較難知識的過渡,使學生更加扎實地掌握微觀經濟學的知識,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考試。
(二)教學方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微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內容繁多,模塊之間的聯系較小,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學習成績提高緩慢。針對這個問題,微觀經濟學教師要采取相關措施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微觀經濟學基礎知識,加強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教師應該轉變以往單一的傳統教學方式,使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方式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往往以自身為主體展開教學,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高,長此以往,學生對微觀經濟學科目的興趣就會下降,不利于學生成績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也可以通過分析相關案例來輔助教學,還可以讓學生分組來講解知識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微觀經濟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強化學生對微觀經濟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提高學生與國際接軌的能力
微觀經濟學的大多數優秀教材都是外國的經濟學家編寫的,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是微觀經濟學原版教材。教師采用雙語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了解原版英文教材概念的表述,可以讓學生準確理解微觀經濟學中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學生在學習中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英文能力,以便閱讀微觀經濟學的外國文獻,這樣就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學生學習更深層次的微觀經濟學知識。
三、小結
微觀經濟學的特點有:教學內容較多,教師教學時間較為緊迫;微觀經濟學中大量內容采用了數理分析的方法;不同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需求有所不同等。微觀經濟學的有效教學方法分別有:結合各專業特點,設置相關層次的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強化學生對微觀經濟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教師要盡可能采用雙語教學,提高學生與國際接軌的能力等。
參考文獻:
[1]張慶.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探析[J].學理論,2016(03):204-205.
[2]錢耀軍,李嫻.談應用型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當代經濟,2015(19):126-128.
[3]李靜.微觀經濟學教學方法探討[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4(02):83-85.
基金項目:2018年度遼東學院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三產”融合態勢下地方高校培養機制研究》(JG180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