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
10月30日,在西安召開的2019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上,展出了隱身無人機、可回收的液體火箭、巡航安保機器人等又硬又尖的新產品。這是第三屆硬科技大會,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陜西省科技廳等主辦。
最吸引眼球的大會展臺,是一家中國裝備公司推出的“飛龍”無人機。3架飛機模型形態各異,其中兩架讓人想起了殲-20。FL-2無人機又稱“大范圍多任務無人運載平臺”,最大起飛重量達22噸,可在萬米以上高空巡航10小時以上,飛越7000公里。讓人想到美國目前裝備的一款著名無人機,兩者指標不相伯仲。另一款輕型“飛龍”時速2200公里,也很亮眼。除了這些裝備,民用產品也不少,如在小區巡視的六輪機器人。值得注意的是,5G應用成為展出重點。如用于街頭零售業的,全球唯一可供貨的L4級無人車,還有實時實地360度觀景VR,都以5G網絡為基礎。
硬科技這一概念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提出。本次大會發布的《2019中國硬科技發展白皮書》指出:硬科技在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形勢下可直接定義為關鍵核心技術。作為集中大批科研院校,工業底子雄厚的城市,西安希望以硬科技大會來推介和促進本地的高科技產業。
在大會演講中,圖靈獎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指出,基礎科技就像橋梁和公路一樣重要。西安作為中國五大科技中心之一,在大學和地方合作轉化科技成果上有優勢,清華大學剛在西安建立的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半年不到就招募了十多個的常駐團隊做轉化。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在大會演講中說:“自2015年《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以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得到空前改革和極大完善,充分調動了科研人員轉化成果和創新創業的熱情。長期積淀和蘊藏在高校、院所中的大批硬科技成果逐漸被社會挖掘和發現,誕生了一大批硬科技初創企業。今年6月,我專門調研了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它們的孵化平臺已經累計孵化了200多家硬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