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10月30日上午,記者在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國務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新增79處,國保單位達531處,數量穩居全國第一。運城市新增12處,國保單位達102處,數量在全省11個地市中位列第一,是全國國保單位數量最多的地級市。
據了解,自去年12月起,山西省文物局就按照國家文物局要求,經過各縣市層層篩選,通過山西省古建筑、考古專家們的嚴格把關,從600余處當中選出了369處向國家文物局進行了申報。經過國家文物局5輪專家的淘選,最終確定了全國762處的總數,山西省入選79處,占到全國總量的10.37%,另有3處與現有國保單位合并。
目前,山西共有國保單位531處。其中,古遺址46處、古墓葬20處、古建筑421處、石窟寺及石刻15處、近現代及紀念性建筑28處、其他1處,數量仍傲居全國第一。與國內文物大省相比,較河南省多111處,較河北省多244處,較浙江省多251處,較陜西省多262處,表明山西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珍品文物資源富集區,是中華文明基因庫中不可替代的文化重地。
令人欣喜的是,這次山西省11個市均有不俗的表現,在與全國各省資源比拼中每個市都有斬獲,尤其是全國排名前五的地級市中,山西省占有四席。具體來講,這次入選最多的是呂梁市,增加了13處,其次是運城市新增12處,第三是長治市新增7處。運城市以102處雄居全國地級市的第一名。
此次山西新入選的國保單位有三個特點:一是古建筑仍為山西省的遺產大宗。入選54處,占入選總數的68.35%;結合前七批367處國保古建筑,國保古建筑總數達421處,占現有全國國保古建筑總數近1/5,體現了山西無人能匹的古建大省的顯赫地位。二是近現代革命文物比重明顯增加。在前七批國保單位中,山西省共有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19處,占全部國保的4.2%。此次公布的第八批國保中有近現代文物9處,占總數的11.4%,較之前有了大幅增長。三是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造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同類遺存的平均水平。
八批國保的申報,山西“完勝”。這既要拜賜大自然和老祖宗給山西留下的這些珍貴遺產,更應感謝歷朝歷代山西百姓對它們的守望呵護。接下來,山西省文物局將繼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滿懷敬畏之心,擔負起歷史賦予的重托,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要求,做好搶救、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重點在文物保護方面、研究機制方面、安全管理方面、人才培養方面和社會力量參與方面進行推進,講好國保故事,提高活化能力,讓文物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