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霞
[摘 ? 要]隨著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教學方式已成為高中化學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討論式教學”作為一種多邊教與學的教學活動,它以小組合作探究為主,使得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充分參與課堂教學,交流思想感情,實現師生間雙向交流。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中引進討論式教學,不僅給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而且有利于學生在不斷的互相啟迪中加深自己的思考,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掌握得更全面、更深刻。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高中化學;討論小組;討論話題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26-0075-02
所謂“討論式教學”是指經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讓全班學生或小組成員圍繞某一中心問題,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多邊交流,互相探討,以獲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教學方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討論式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由被動接受式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參與、討論、研究,富有發現性和創造性的現代學習方式,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基于性格多元、能力互補前提下的討論小組的創建
朱熹曾經說過:“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這一原則的核心思想是用來描述或比喻合伙人互補,互相搭配得很好,從而創造了優異的成績。每個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其性格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高中化學教師如何組織性格多元的學生創建有特色的討論小組,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對于教師來說,班級里每個學生的學情不一樣,性格和能力也不一樣。在創建討論小組時,教師可以把性格和能力不同的學生分配在一起,促進他們學習彼此身上的閃光點和優點,啟迪他們的智慧,促使學生能夠在討論小組中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從而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比如,在教學《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時,需要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判斷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各種因素,對此筆者把學生分成7個小組,每組6人,在這6人中學生的性格不僅不同,而且學習成績也存在差異。細心的學生能夠仔細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而活潑、大膽的學生容易產生各種實驗猜想,尋找出更多的影響因素,同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能夠展示他們的才能,啟迪成績較差的學生的智慧,促進他們共同進步。在小組成員的激烈討論下,得出結論:溫度、壓強、催化劑、濃度均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分組討論式教學,不僅增強了生生之間的情感,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基于貼合實際、爭辯性強視角下的討論話題的選擇
話題是比較集中的問題,它具有針對性。只要話題一提出,并圍繞它進行交流、討論,就能使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由此可見,高中化學教師預設的討論話題,不僅要具有趣味性、啟發性,而且還應該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才能為學生所接受,激發他們暢所欲言的興趣。同時在選擇討論話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選擇爭議性比較強的話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比如,在教學《垃圾資源化》這一節時,筆者首先請一位學生展示自己一天扔掉垃圾的記錄表,然后讓其他學生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污染問題。有的學生回答“亂扔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有的學生說“企業的污水排放,導致水質污染”。在學生回答完之后,筆者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垃圾處理以及回收的常用方法”的相關視頻。學生觀看之后,紛紛感嘆道:“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然后補充道:“以后扔垃圾時,要進行分類,這樣才有助于垃圾的再次利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學習了減少污染的方法,而且改變了認知和想法,培養了“變廢為寶”的環保意識。
三、基于頭腦風暴、觀點鮮明條件下的討論方式的選擇
討論式教學并不意味著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是通過頭腦風暴式討論,讓教師與學生的看法可以得到共享。高中化學教學選擇頭腦風暴式討論,不僅能有效拓寬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的靈感,使每一位學生的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開拓,而且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效鍛煉每個學生以及團隊的創造力,從而幫助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發展學生的辯證性邏輯思維。比如,在執教《金屬晶體》時,筆者先讓學生根據課前預習,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某一金屬晶體。學生滔滔不絕,有的說喜歡金,有的說喜歡銀,還有的說喜歡鋁。筆者繼續發問:“那你們知道它們的金屬結構是怎樣的嗎?”學生小組討論,每個學生都必須發言,筆者也會在旁邊聆聽,以便及時發現學生思維上的誤區。學生在討論后,篩選出正確的觀點,找出自己思維的偏差。通過頭腦風暴式討論,不僅可以調節化學課堂氛圍,而且還體現了學生集思廣益、團隊合作的學習品質,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產生靈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四、基于尊重差異、關注過程角度下的討論效果的評估
學生通過討論式教學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化學知識?教師需要借助評估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由于學生在討論化學問題的過程中,對于同一問題有著不同的理解,小組與小組之間、小組成員之間難免會產生分歧。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這一差異,關注學生討論的過程,對于產生爭執的化學問題,應及時引導學生用辯證思維去驗證,以此來獲取真知,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比如,在教學《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這一節時,筆者給學生展示了硅的各種圖片,然后提問:“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圖片都集中反映了一種物質,它是什么呢?”學生回答是硅,然后筆者讓學生畫出硅的電子結構圖,并且和碳的電子結構圖進行比較。學生發現碳和硅原子的最外層均有四個電子,它們既不容易失去電子也不容易得到電子,主要形成四價化合物。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此進行討論,并根據已有碳原子的知識,嘗試總結硅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經過一番討論之后,每個小組都提出了幾點硅的性質,盡管每個小組的答案不一,但是都敢于闡述自己的理由,而第四小組的成員不僅總結了硅的性質,而且還說出了硅的氧化物以及硅酸的性質,并且還提出:當硅酸濃度較大時,會形成軟而透明的、膠凍狀的硅酸凝膠,它的吸附能力很強,常用作實驗室和袋裝食品、瓶裝藥品的干燥劑,也可用作催化劑的載體。對于第四小組這種靈活遷移化學知識的能力,筆者給予了肯定與鼓勵。這節課,不僅釋放了學生的思維和潛能,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敢于質疑的學習精神。
總之,討論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使學生能積極地各抒己見,而且還有效化解了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的尷尬。同時,討論式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發學生敢于嘗試,讓學生獲取更多的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促使學生多方位、廣角度地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思維火花能夠互相碰撞,使學生的觀點和認識相互完善,使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相互提高。
[ ?參 ? 考 ? 文 ? 獻 ?]
[1] ?花國兵.簡論討論式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24):12.
[2] ?胡先錦.基于“問題解決”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與思考: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化學課堂[J].化學教學,2019(3):36-41.
[3] ?李伏剛.解析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要求[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3):48+65-67.
(責任編輯 羅 ?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