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管理和核算辦法越來越豐富,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煤炭領域信息化的未來建設方向。煤炭行業未來或將朝財務一體化、綜合管理、統一信息平臺方向發展。本文從煤炭企業會計電算化入手,探討了煤炭領域會計信息化的應用現狀及未來建設,以期能對煤炭領域信息化發展有所促進。
關鍵詞 煤炭企業 會計信息化 應用現狀
會計電算化作為煤炭領域與信息技術最初的結合點,為煤炭領域的各個企業的財務核算帶來便利,如信息數據化、辦公效率提升,此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逐步向著更深入的信息化邁進。
一、煤炭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相關理論概述
(一)會計信息化的概念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是信息社會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提出的一個新要求,是企業會計順應信息化浪潮的必要舉措。它是網絡環境下企業領導者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解決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孤島”現象,提高會計管理決策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
(二)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21世紀,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已有的信息數量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我們的工作生活不斷在生成新的信息。生有涯,信息無涯,這就是我們身處的信息時代。
由于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信息化對各行各業都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結合新的信息技術,各自都有了顛覆和突破,如網絡銷售顛覆傳統銷售,物流聯合線上商城更是大大改變了貿易生態。
互聯網讓信息更加流通,人們不再局限于辦公室,可以隨時隨地辦公,人們網上辦公的時間變長。信息化的集成應用將使工作、交易、物流等平臺走向更高水平。
信息在發展,離不開國家對信息化的大力支持,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將引領我國進入一個全新的高速發展時期。
(三)煤炭企業行業特性分析
煤炭領域包含煤炭勘探、煤礦建設、煤炭開采、洗選加工、煤炭銷售等。目前,我國煤炭企業規模大,產量高,煤炭企業情況較復雜,礦井數量較多,設備差異較大,有企業機械化作業,也有機械化手工并存,有企業政企合一,也有生產銷售分離或銷售地點分散,身處山中,遠離城市,產品單一,附屬品較少,資源依賴性強,開采量不易控制,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煤炭企業的行業特性造成會計的日常核算及會計控制要求較高,需要保障資金的合理化利用。會計信息化可以極好地控制成本,極大地發揮會計的管理控制職能,減輕手工負擔,大大減小財務人員工作強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四)煤炭企業與信息化結合的可能
在這個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信息時代,在互聯網科技基礎完備的新時期,我國會計環境展現出了新的特性:
第一,電子商務已經滲透各個領域。從會計角度出發,隨著電子商務活動的繁榮、電商會計的形成、網上銀行的崛起、移動支付應用的普及,電子貨幣支付成為信息時代的中流砥柱。
第二,大數據時代下,為了挖掘有價值的會計數據,新興的云計算開始應用于會計行業,為財務決策提供了智能化的分析數據。
在包含網絡、數據庫、管理軟件平臺等要素的IT環境下,業財一體化將企業經營中的三大主要流程即業務流程、財務會計流程、管理流程有機融合,將計算機的“事件驅動”概念引入流程設計,建立了基于業務事件驅動的財務一體化信息處理流程,使得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融為一體,實現了企業人、財、物的綜合管理。
二、煤炭企業會計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人才缺乏
會計電算化在煤炭企業中的應用是一套較為復雜的程序,不僅要求工作人員具有相關煤炭企業的知識,還要求工作人員具備財務會計核算知識、豐富的管理經驗、計算機應用能力等,只有同時具備以上能力,才能更好地操控煤炭企業的會計電算化。
對于煤炭企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已經提上日程,但仍然存在不足。
盡管財務人員眾多,但真正有能力可以幫助企業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人才稀少。多數會計人員對于計算機的應用僅處于基本層次,只能應對機械的工作操作,不能分析和改善。年輕人有知識儲備,操作能力強但經驗不足,老員工經驗豐富但對計算機或軟件的操作不熟悉。缺乏其中一項能力都會造成影響,因此在煤炭企業中全面滿足要求的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
(二)信息化的重要性認知缺乏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技術的革新,產品的不斷更新迭代,計算機及財務軟件的價格也隨之提高,使得企業需要在軟硬件方面追加投入。硬件設備的更新費用及每年的軟件維護費用讓許多管理者在運營上不愿將資金更多地投入信息系統建設,其對于會計電算化能給企業帶來的優勢和利益并不十分清晰。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1.內部管理制度。很多煤炭企業在傳統會計管理制度模式下發展,對會計信息化的優勢認識不足,或者并未進一步利用好會計系統,只是使用了日常會計的簡單應用,將紙質數據變為電子數據,但仍然沿用之前的管理制度,未將信息化的特點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沒有發揮數據優勢,為管理和決策提供服務。很多煤炭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有礙煤炭企業的信息化發展。
2.我國法律法規。我國會計相關法規制度從手工會計核算演變而來,對于會計電算化中財務軟件的明文法律規定的建立不夠完善。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迅速,國內傳統的會計制度法規已經落后于發展的需要。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沒有會計電算化的統一標準,這些都會阻礙煤炭企業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3.數據安全性。會計電算化的建設加快,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從而列為首位。煤炭企業財務數據的安全要求很高,如果財務數據丟失,后果非常嚴重,然而大多數煤炭企業并沒有專業機房創建安全的信息網絡環境,因此形成安全隱患。
(四)未能開展業財一體化的統一規劃設計
業財一體化是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方向,它結合企業中的人財物管理,從多個角度提供更好的依據,更便捷地服務企業管理者。其中對于多個方面,各企業已有意識進行相關信息化建設,但普遍較零散,或相互獨立,或應用不規范,缺乏制度管理,不能統一規劃、統一管理??赡茇攧帐褂昧艘环N財務管理軟件,庫房使用了另一種庫存管理軟件或者人工管理,銷售使用了網絡銷售,但數據需要人為整理與財務核對,進出場拉煤車通過門房人為記錄需要和財務一一對應,這些沒有相互銜接或獨立使用或人為參與的數據信息,與財務對接需要做大量的核對工作,造成極大的人員浪費和時間浪費,待想到使用信息化手段取代人工時,數據銜接又成問題,需要重新購買一種或多種軟件,造成浪費。這就是沒能統一規劃設計所造成的損失。
三、針對煤炭企業會計信息化問題的改善對策
(一)加強人才引進、培訓與合作
針對煤炭企業復合型人才缺乏的現狀,建議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完善:
第一,引進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會計電算化人才是關鍵,優秀的符合要求的復合型人才可以加快業財一體化的進程。
第二,加強對企業現有員工的技能培訓,包括知識儲備和計算機實戰應用,使其學習會計專業知識,更新財務知識結構,學習財務軟件應用。
第三,培養或與軟件設計師合作,使其積累煤炭行業知識,結合財務軟件,完成煤炭行業財務軟件的更新和適用度提升。在財務一體化的過程中,需要建立許多適用于煤炭企業的功能模塊,這并不是標準財務軟件能夠滿足的需求,軟件設計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出建議,從而開發制作出更適合企業的軟件。
(二)增強對信息化重要性的認知
針對管理人員對信息化的重要性缺乏認知的現狀,應該組織中高級管理層人員多學習參觀,了解兄弟企業的應用情況,了解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國家政策,從而增強認知。多了解已有產品的功能,合理化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
(三)健全會計信息化相關管理制度
1.內部管理制度。煤炭企業會計電算化實施過程中的一些陳舊制度體系無法滿足信息化進程的需要,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體系,實現內部的規范管理。為完善煤炭企業會計電算化制度,有必要制定規范的流程準則和操作規范,其內容應包含工作的合理分工、數據檔案管理、財務人員管理、人員權限管理、人員操作管理、監督檢查管理、系統維護管理及崗位職責安排等。
2.我國法律法規。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對各行業進行會計制度的調整,如醫院是近年來會計制度改革的重點。作為煤炭資源大國,煤炭企業相關制度的調整未來可期。
3.數據安全性。為保障數據安全,增強安全防范,建立獨立的機房必不可少,有的企業完全斷開財務服務器與網絡的鏈接途徑,從而減少病毒入侵的可能。還可通過加強防火墻、設置訪問限制權限、加強數據備份,采取服務器安全措施、操作系統安全措施、殺毒軟件等方法增強網絡安全性。
最后還要增強網絡安全教育,增強人員防范意識,指定系統管理員專員管理,增強安全防御。
(四)進行業財一體的統一規劃設計
業財一體化結合企業中的人財物管理,包含多個方面的應用,各企業應該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結合已有軟件或需求進行統一規劃設計。
各企業普遍了解網報系統、金稅系統、財務報表等國家規定的大型應用系統,但對于內部管理的眾多內容并未意識到其功能和重要性,造成缺失。
其中涉及成本管理、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辦公管理、文檔管理、辦公審批、銷售管理、庫存管理、設備管理、人事管理、生產計劃管理等各個方面的管理內容,可根據企業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規劃設計。
四、結語
煤炭企業會計電算化已經普及,煤炭企業可以朝業財一體化、綜合管理、統一平臺方向發展。各企業應該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結合已有軟件或需求進行統一規劃設計。煤炭行業信息化中,雖仍有不少與煤炭領域相結合的點需磨合,但信息化程度仍在加深。我們應該立足現在,發現、提出更多問題及解決方案,探索更符合煤炭企業的現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管理思路和解決辦法。
(作者單位為山西翼城首旺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 饒素鳳.煤炭企業會計信息化問題研究[J].時代經貿,2018(05):89-91.
[2] 曾萌萌.煤炭企業會計電算化應用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1):167-168.
[3] 趙娜.會計電算化在煤炭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2):53-54.
[4] 馬振貴.會計電算化在煤炭企業的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J].時代金融,2017(07):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