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蕓露
[摘 要]企業政工工作是企業內部管理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直接影響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水平以及企業整體凝聚力。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企業政工工作人員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推動政工工作朝著智慧化、信息化、現代化以及科學化的方向發展。當前,以政工工作信息化為抓手,提升企業政工工作的實效性,成為企業政工工作改革和創新的戰略選擇。文章立足于互聯網環境,就企業政工工作創新路徑進行闡述,以期能夠豐富該領域的研究,提升企業政工工作影響力,促進企業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政工工作 互聯網 微媒體 創新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一、互聯網環境下企業政工工作的必要性
(一)互聯網時代發展要求
創新驅動是時代的發展主題,也是企業轉型發展的主旋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企業內部管理形式以及工作機制,對企業政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將互聯網技術融入政工工作的各個環節,可以實現政工工作創新。
(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在要求
企業政工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及管理是有機聯系的整體,政工工作效率和質量低下,勢必導致員工思想渙散、作風渙散,進而影響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能力。為此,企業政工人員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輿論引導的模式,解決員工理想信念動搖問題以及員工思想政治意識薄弱問題。
(三)提升員工政治意識的必然舉措
互聯網環境下,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可以在互聯網環境中檢索到更多的信息資源,收集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企業政工工作人員既可以利用現成的網課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通過遠程視頻傳輸的方式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了教育的跨區域、跨部門。
二、互聯網環境下企業政工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創新
現階段,部分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對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停留在淺層次,沒有實現互聯網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機融合。一方面,部分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仍然停留在“單向性”以及“說教式”的層次,員工參與意識以及參與積極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1]。
(二)政工活動缺乏創新
部分企業政工人員沒有將政工活動延伸到互聯網等線上終端,無法實現政工活動全覆蓋,難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員工參與度。一方面,部分社會實踐活動仍然停留在線下,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尤其是對于生產經營任務以及管理任務較重的員工而言,很難有時間參與線下的社會實踐活動。
(三)互聯網環境下的宣傳工作薄弱
政工宣傳是體現企業政工工作業績、塑造企業形象的重要工具。然而,部分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并沒有認識到政工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忽視企業網站建設。一方面,企業政工工作人員沒有及時將最新的政工活動、政工信息、政工咨詢等動態發布至企業網站平臺,員工對于企業政工工作缺乏具體的了解和認識。部分員工甚至不知道企業開展了相關的政工活動,對企業政工工作的評價度不高,降低了政工工作實效[2]。
(四)輿論引導能力不足
隨著我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部分域外敵對勢力開始鼓吹中國威脅論、歷史虛無主義、憲政民主等錯誤思想,并通過互聯網途徑在網絡上傳播相關的負面信息以及消極信息,嚴重影響了我國輿論環境。互聯網開放性的特點決定了企業員工可以通過移動電子終端以及互聯網技術來接收并傳播信息。部分員工由于缺乏文化辨別能力以及思想辨別能力,受到落后腐朽文化的影響而出現思想問題以及心理問題,對自身職業價值存在困惑,對企業轉型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缺乏信心。
三、互聯網環境下企業政工工作創新的基本原則
(一)人才建設原則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意味著企業政工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素養以及工作經驗,而且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為此,企業要健全培訓機制以及人才交流機制,全方位提升企業政工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方面,企業要進一步強化人才培訓,重點加強互聯網技術、輿論引導、思想政治教育等領域的培訓,打造復合型人才隊伍,夯實企業政工工作的基礎。另一方面,企業要健全人才交流機制,加強與其他企業之間的聯系,學習并借鑒其他企業在政工工作領域的先進模式以及經驗,提升員工創新意識。
(二)以人為本原則
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在開展政工工作過程中,必須充分考量員工的基本情況以及需求,設計出更人性化、科學化的政工工作模式。對于員工反饋的相關建議,政工工作人員要選擇性地采納,不斷優化互聯網環境下的政工工作,提升員工對于企業政工工作的滿意度,激發員工參與政工工作的意識,實現良性互動。
四、互聯網環境下企業政工工作創新的路徑
(一)創新“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企業政工工作的核心與基礎。為此,企業政工工作人員要加快創新“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步伐,提升企業員工思想認識,強化政工工作效果。第一,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可以充分利用學習強國這一APP平臺的豐富功能,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可以在平臺上創建相關的學習群,及時將最新的黨政資訊、時政熱點、社會熱點等相關信息發布在學習群內部,并要求員工打卡學習。企業政工工作人員也可以篩選出最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并將相關內容推送至學習群,強化員工思想政治認識,培育員工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意識[3]。
(二)探索“互聯網+”活動
為了深化企業員工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牢固樹立員工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發揮先進文化對員工的影響,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可以探索“互聯網+”活動,豐富活動的內容,調動員工參與政工活動的積極性。第一,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可以開展以“關心關愛弱勢群體”“服務社會,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網絡公益活動。由企業政工部門聯合企業工會等其他部門,在互聯網上組織對孤殘兒童福利院、敬老院的捐款活動,體現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提升員工服務社會意識、責任意識,助力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第二,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可以開展以“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和我的中國夢”“爭做新時代先鋒楷模”“踐行工匠精神”等時代特色明顯的微電影拍攝競賽活動。政工工作人員篩選出優秀的微電影后,并及時通過微博、微信等互聯網終端進行傳播,提升企業政工工作影響力,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三)探索“互聯網+宣傳”活動
做好政工宣傳工作,可以更好地提升政工工作的實效性,塑造企業形象。互聯網環境下,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企業宣傳活動的形式和內容。第一,企業政工工作人員要強化企業網站內容建設。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可以將最新的政工活動信息以圖片、文字、視頻以及音頻的方式發布至企業網站終端,讓員工及時了解最新的政工工作動態,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第二,企業政工工作人員要貼合時代背景來做好宣傳工作,將最新的黨政資訊以及黨紀國法放置在網站突出位置,體現政工工作的先進性。
(四)依托互聯網工具,強化輿論引導
互聯網環境下,企業政工工作部門必須強化主流意識形態輿論引導工作,防止錯誤輿論、錯誤思潮對員工造成消極影響,增強企業政工工作的輿論影響力。企業政工部門可以建立輿論責任落實機制,強化對微信群、QQ群的監管,將輿論監管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員,防止虛假信息、錯誤信息以及落后文化在社交群以及朋友圈的傳播,全方位地提升企業輿論引導工作。
五、結語
企業政工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依托互聯網技術這一有力抓手,才能真正實現政工工作創新。為此,企業政工工作人員要繼續提升網絡意識、輿論建設意識以及規范意識,逐步適應互聯網環境下的企業政工工作。同時,企業政工工作人員要善于學習和借鑒,立足于本企業政工工作環境以及企業發展戰略,參考其他企業政工工作的有益經驗,不斷為企業政工工作注入新活力。
參考文獻:
[1]崔雙龍.互聯網時代的政工平臺創新[J].企業文明, 2019(3):78- 80.
[2]景旭東,魏展達.從“互聯網+”看“政工網+”[J].政工學刊,2018(10):56- 57.
[3]吳宏偉.“互聯網+”視閾下企業政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8(1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