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目的:分析頭孢曲松鈉的不良反應以及合理應用。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使用頭孢曲松鈉后產生不良反應的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以總結其不良反應的類型,對比各類型的發生率,研究患者臨床合理應用的措施。結果:頭孢曲松鈉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的時間主要是患者用藥時的30min里,附件損害以及皮膚損傷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類型,發生率為26%,其次為胃腸道反應,所占比重為18%;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存在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頭孢曲松鈉的應用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因此醫療人員應該重視其臨床應用,減少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影響。
【關鍵詞】頭孢曲松鈉不良反應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575.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02
頭孢曲松鈉是一種第三代半合成的頭孢菌素類,其抗菌譜廣,可以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對革蘭氏陽性及陰性菌均有中等強度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對流感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及腦膜炎奈瑟菌等病原微生物有著強大的抑菌活性。[1]由于其抗菌譜廣、抗菌性強,故而在臨床中得以廣泛應用,如泌尿科、呼吸科、骨科、消化科等,而隨著臨床中的廣泛應用,其不良反應報道也逐漸增多,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2]本文即對頭孢曲松鈉致不良反應報告進行了總結分析,以期為臨床合理使用該藥物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50 例由于使用頭孢曲松鈉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齡為(42.5±2.5)歲。患者在采用頭孢曲松鈉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了表情淡漠、行為異常、胸悶、煩躁、皮疹、頭暈耳鳴、心慌、腹脹腹瀉、失眠、皮膚瘙癢以及惡心嘔吐等癥狀。用藥方式中有32例患者為靜脈用藥,10例患者為聯合用藥,8例患者為單獨用藥。
1.2 方法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并總結其不良反應類型,對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進行統計,并且對該藥物的臨床合理應用方法進行研究分析。
1.3 觀察指標以我國CFDA 發布的相關藥物不良反應評價標準為依據,對頭孢曲松鈉藥物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與評價,統計不良反應癥狀以及患者發作的時間,進而找出合適的臨床藥物應用方法。
1.4 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相關統計和分析,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良反應發生類型分析 本研究數據分析可知,附件損害以及皮膚損傷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類型,發生率為26%,其次為胃腸道反應,所占比重為18%,然后再為泌尿系統受損、外周血管受損、神經系統受損、心腦血管受損等。附件損害以及皮膚損傷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其它類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2不同時間段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用藥過程中,有22 例患者出現了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4%,用藥之后,有10 例患者出現了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的時段在用藥過程中的30min 內,用藥之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存在有統計學意義(P <0.05)。
3 結論
頭孢曲松鈉應用的不良反應有皮膚損害以及其附件損害、腸胃道反應、泌尿系統受損、外周血管受損、神經系統受損、心腦血管受損、出現藥物熱、變態反應、過敏性休克、繼發感染、臟器受損以及其他反應等,這些不良反應不僅會降低患者的治療質量,影響治療效果,而且還會對患者造成傷害,不利于患者的正健康生活,因此醫療人員應該重視其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合理地進行臨床用藥,減少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影響,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3]
為了降低頭孢曲松鈉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反應,醫療人員應該嚴格掌握其用藥劑量、用藥方法以及相關的適應證,避免過量使用藥物或者連用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然后在用藥前應該詳細地向患者咨詢病史和是否有藥物過敏史,對于高敏體質的患者應該謹慎用藥,最好在患者用藥前給予其頭孢曲松鈉的藥原液作為皮試。[4]在藥物的應用過程中醫療人員應該仔細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及時做好充分的急救準備,如地塞米松、氧氣、血壓針、腎上腺素和呼吸機等急救用品和器材應該準備到位,以便能在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時能及時應對。如患者屬于高敏體質,用藥時要保持高度警惕;[5]注意不能將頭孢曲松鈉和含鈣注射劑一起使用,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注意頭孢曲松鈉的配伍禁忌,如血管活性藥物、苯妥英鈉、兩性霉素B、維生素C、異丙嗪、紅霉素、氯丙嗪、四環素等,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單獨給藥;此外,在頭孢曲松鈉與氨基苷類藥物一同使用的過程中,要采用分瓶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并且要間隔1 h 以上才能給另外一種藥物,防止損傷患者的腎功能。其次,用藥過程中,注意給藥的劑量與速度,同時醫護人員要對患者的用藥反應進行嚴密觀察,并且做好充足的急救準備。由于頭孢曲松鈉應用的不良反應與藥物液體濃度、用藥劑量、滴注速度有關,因此為了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醫療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藥液的濃度,選擇適合的用藥劑量,減緩滴注速度,對于老年患者或者腎臟功能不全的患者,每日的使用劑量應該低于2.0g,有黃疽的患者應該謹慎使用。[6]
綜上,頭孢曲松鈉可引起多個器官及系統的不良反應,故而在臨床治療中,應嚴格把握適應癥,同時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用藥,劑量合理,有利于保證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頭孢曲松鈉臨床應用不良反應82例分析[J]. 潘梁,林東興,涂志輝.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19)
頭孢曲松鈉的不良反應以及合理應用[J]. 李祥民. 中國處方藥. 2017(04)
探析頭孢曲松鈉的不良反應與臨床合理應用[J]. 史榮華. 北方藥學. 2015(07)
52例頭孢曲松鈉不良反應分析[J]. 徐紅冰,石衛峰,劉皋林. 上海醫藥. 2015(01)
關于頭孢曲松鈉的不良反應分析[J]. 辛海艷,謝軍燕,邱凌梅,侯俊紅.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28)
頭孢曲松鈉不良反應56例分析[J]. 李雅玲,孫富國,王燕舞.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