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彭先華
【中圖分類號】R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01
在我國目前眾多職業病之中,放射性白內障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在所有放射性職業病中居于第二位,此病發生率高達23.6%。而玻璃體位置處于晶狀體后部,是眼球屈光系統,在眼球內容積中大約占據80%。玻璃體屬于無色透明的一種凝膠體,在組織學中,可以將玻璃體分為兩個組成部分:其一為纖維支架;其二為基質。纖維支架主要是由纖維成分組成,而基質則是由黏液樣成分組成。其間主要的成分包括大分子透明質酸和膠原纖維,其中,大分子透明質酸含水量高于98%。放射性白內障發生后,患者的眼球一般會伴有視網膜中央動脈和眼動脈的舒張末期以及收縮期血流流速降低。因眼部微循環存在障礙,能夠造成視網膜出血,經內界進入到玻璃體之中,從而導致玻璃體渾濁發生?;颊甙l生玻璃體渾濁之后,通常會感覺眼前有黑影飄過,眼部出現不適感,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視覺障礙,當玻璃體渾濁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引發患者失明,從而導致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
放射性白內障并發玻璃體渾濁對患者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采取有效的診斷方法對此癥治療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對于高頻超聲在放射性白內障疾病的診斷早有報道,當時檢查白內障所使用的常規方法為裂隙燈顯微鏡法,這種方法對于初起期白內障能夠發揮較好的檢查效果,但有些患者在接受檢查時,便已經達到了成熟期以及過熟期,導致裂隙燈顯微鏡法不能夠對眼球的內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并且在裂隙燈顯微鏡法實施前,還需要對患者進行散瞳,若眼壓在正常值之上,則不宜進行此項檢查,故存在一定的禁忌癥。所以為了對各時期的白內障患者進行有效的診斷,研究人員開始將高頻超聲引入到放射性白內障的診斷之中,其認為通過高頻探頭能夠對晶狀體渾濁的具體程度和范圍進行了解,還能夠及時發現眼球內部的伴發疾病,從而提升放射性白內障并發玻璃體渾濁各發展時期的診斷效果。直至今日,相關研究仍在對高頻超聲診斷放射性白內障并發玻璃體渾濁的價值進行研究。高頻超聲檢查主要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來完成,其探頭為線陣式探頭,檢查時,探頭的頻率一般設置為5~0MHz,需要患者配合取仰臥位,將雙眼輕閉,并在患者眼瞼部位涂抹少許耦合劑,將探頭輕置于患者眼瞼部位,并做橫縱掃查及多切面掃查,主要對患者眼部的球后壁結構以及玻璃體回聲進行觀察,觀察其是否發生改變。在實施高頻超聲檢查過程中,除需要患者進行體位配合之外,還應該囑咐患者按照檢查人員的要求將眼球進行轉動,從而將超聲聲束入射的角度進行改變,以免出現散射及折射而影響診斷結果。
放射性白內障并發玻璃體渾濁病理變化特點為聲像圖分期奠定了基礎,在通過超聲診斷的過程中,其分期診斷的標準主要來源于臨床病理分型,需要將超聲檢查圖像所見同臨床病理基礎有效的結合在一起,然后進行分析,故將白內障劃分為初起、成熟、過熟三個時期。每一個時期的聲像圖特征均存在差異,其中,初起期聲像圖特征主要表現為:晶狀體前后囊膜弧形回聲帶表現由“稍增粗強”至“增粗強”,后囊膜弧形回聲帶長度有所增加,晶狀體的厚度有所增大,一般在4.1~4.8mm之間,且表面比較光滑,晶狀體周邊能夠發現散在中等度點狀回聲,但中心部呈現出無回聲特征,前壁出現特征性斷帶消失,呈現出搭橋樣強回聲帶連續發射,在這種情況下,晶狀體一般會呈現出比較完整的梭形結構;成熟期白內障聲像圖特征主要表現為:晶狀體前后囊膜弧形回聲帶表現為“增粗強”特征,后囊膜弧形回聲帶長度明顯增加,晶狀體的厚度明顯增大,通常在4.8~5.8mm范圍內,表面比較粗糙,中心前后突出比較明顯,且中心部位一般能夠呈現出年輪狀或是高回聲,片狀、點狀強回聲比較常見,晶狀體能夠呈現出球形結構;過熟期白內障的聲像圖特征主要表現為:晶狀體后囊膜形成雙弧形回聲帶,且表現為非常明顯的“增粗強”,后囊膜弧形回聲帶長度能夠在正常范圍之內,晶狀體的厚度明顯變薄,一般在3.0~4.1mm之間,且表面比較粗糙,可呈現為盤狀,其內部呈現出不均勻強回聲,且完全填充,晶狀體沒有回聲部位完全不顯示或是顯示不清。雖然高頻超聲能夠對放射性白內障并發玻璃體渾濁進行比較清晰的診斷,但還需要對分期界線進行嚴格把握,以免出現誤診和漏診。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與常規裂隙燈顯微鏡法檢查相比,高頻超聲在放射性白內障并發玻璃體渾濁檢查方面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高頻超聲在放射性白內障并發玻璃體渾濁的診斷價值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放射性白內障并發玻璃體渾濁因晶狀體存在屈光間質渾濁,使得常規檢查無法對玻璃體后方做出檢查,從而容易造成玻璃體病變隱藏,從而難以將患者的病變做出全面性檢查。而通過高頻超聲則不會受到晶狀體病變程度以及混濁范圍所影響,能夠透過玻璃體將其后方病變情況完整的顯像出來,故可以對玻璃體混濁的部位、形態、是否發生機化以及嚴重程度進行直觀的診斷;
·當玻璃體混濁癥狀較輕時,通常只需要將超聲診斷儀調到適當高度便能夠對玻璃體之中懸浮的線條樣回聲以及細低回聲進行顯示;當玻璃體混濁癥狀較重時,通過高頻超聲能夠將玻璃體內部的中等回聲光帶及光斑進行直接顯示,而此類異?;芈曂ǔ2火じ皆谇虮谏?,如果黏附在球壁上,則一般不同視神經乳頭之間相連,當眼球轉動的情況下,后運動試驗顯示陽性,當玻璃體渾濁出現機化的情況下,后運動試驗顯示陰性,并且彩色多普勒并不對血流信號進行顯示;
·高頻超聲檢查過程中,只需要在眼部外部涂抹少許耦合劑,不需要進行散瞳處理,且沒有禁忌癥,此類檢查簡單易行、無痛苦、無創傷,能夠在動態活體條件下對患者反復檢查,并且針對成熟期白內障患者以及過熟期白內障患者均能夠發揮較好的診斷效果。
所以高頻超聲在對放射性白內障并發玻璃體渾濁進行診斷過程中具有突出的診斷價值,相比于常規檢查方法而言,不存在禁忌癥,檢查過程也比較方便,不僅提升了檢查的質量和效果,而且還能夠使患者免于受到痛苦,故當前高頻超聲在診斷此癥方面比較受支持,因此,應該將這種檢查方式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