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欣
摘要:時代在不斷發展,教學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聲樂教學也逐漸進入學生和老師的視野,為了更好培養聲樂方面優秀的人才,教育部門對聲樂教學也提出了一定的改革指導。基于此,本文就對聲樂教學的互動模式做出闡述和研究。
關鍵詞:聲樂;教育;互動式教學
教學的改革優化了學生的學習環境和課堂氛圍,其中聲樂教學作為一門文藝課程,其與別的學科教學方式大不相同。而且,學習聲樂的學生思維活躍且接受能力強,因此傳統枯燥的聲樂教學不能夠對現階段的學生產生更好的教學,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互動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其能夠一定程度上滿足現在思維活躍性格開朗的學生。
一、什么是互動式教學
所謂"互動式"教學,其是一種新課改下推出的新勢教學模式,主要是把教育活動當成師生之間進行一種相互交往、溝通的教學模式,并且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教與學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1]。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課堂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就是指通過調節師生之間相處關系及其相互作用,打造一種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課堂互動,并且能夠強化學生與教學環境的交互影響,從而提高聲樂教學效果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
且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相互教授與學習的過程,對于雙方而言,這是一種互相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且最重要的是互動式教學能夠讓學生與老師處在平等地位,學生和老師互相尊重。教師不再“獨攬大權”的主導者,學生也不再是“唯唯諾諾”的順從者,這樣和諧公平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有不斷探索的欲望,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達到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2]。
二、聲樂課堂互動教學法的主要措施
(一)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
在教師職業道德中提到一點,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人為本”,就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將學生的學習感受放在首要位置,而且現階段的聲樂互動式教學已經不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了,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以往主導地位變成輔助的位置,而學生應該轉變成為聲樂學習的主導者。除此之外,在聲樂教學課堂中老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角色的互換,讓學生扮演老師的角色,感受到聲樂教師在課前需要做的教學準備以及站在教師的位置去評估和分析整個聲樂作品,并且要以老師的角度去做充足的課前準備,以及搜尋各種聲樂資料,這樣的聲樂教學方式可以很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角,其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潛在的能力。
(二)互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氛圍
教學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提高教學的質量。所以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多進行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收獲更有利的教學信息反饋,而且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溝通和互動才能夠直觀地向學生傳遞學習知識,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3]。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習氛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感受到藝術的力量和趣味性。在課后,學生也可以私下向老師溝通和提問,從而達到互動學習的作用。這樣老師也能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到學生的學習不足,從而給學生作出正確的指導和糾正。
三、施行互動教學法的實際意義
音樂事業在不斷的發展,因此現階段的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培養更優秀的音樂人。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重視對學生的音樂能力培養,更要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所以互動式教學的加入就很好的轉變了最初的聲樂教學目的。而且,在新時代的發展下,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僅僅只能做到對學生的聲樂指導,而不能夠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所以在互動教學法的施行過程中,主要的目的和意義就是培養具有更高素質的音樂人[4]。現在的藝術發展方向是多元化的,所以聲樂教學如果只是注重提高傳統教學的話,就無法符合現在的藝術發展潮流,因此就要在教學方面做出一定的改革,從而培養學生的聲樂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且彌補了傳統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教育的改革,聲樂教學的創新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為國家音樂隊伍提供更優秀的人才。所以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傳統聲樂教學模式,利用更好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才能培養出個人能力和適應能力更強的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教學方式和未來的音樂教學模式變動。
參考文獻:
[1]徐洪青.聲樂教育中聲樂互動式教學的探討[J].北方音樂,2018,38(16):156.
[2]劉粉仙.互動式教學方法在高職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7(19):178.
[3]劉志華.基于互動式教學模式的聲樂教學探討[J].戲劇之家,2017(05):250.
[4]陳可可.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音樂,2017(1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