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效果進行價值判斷,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加強學習,同時也能成為教師調整并改進教學手段的重要依據。然而當前,中職藝術設計教學評價存在諸多問題,如形式單一、較為主觀等,應對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探索與研究,確保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內容多元化,從而有效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激勵與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評價
一、引言
近年來,經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基礎上,人們越發(fā)追求精神生活,促進藝術設計市場需求隨之發(fā)生變化,對藝術設計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主陣地,需不斷完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重視教學評價的作用,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并充分發(fā)揮其效果,對教學過程與結果進行監(jiān)控,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二、中職藝術設計教學評價存在問題
當前,中職藝術設計教學理念暫未與時俱進,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更側重于對學生藝術設計知識與技能進行培養(yǎng),影響到教學評價的組織與開展,相對而言較為滯后,無論是方法上還是內容上,都存在問題。
具體來說,第一,中職藝術設計教學評價主體單一,多是由教師來進行主觀地評價,并且通常是憑著主觀意識來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判斷與評價,忽略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另外教師進行評價,評價內容較為簡單,鮮少附上相應的解釋與指導。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對評價的重視程度不夠,盡管作品被評為優(yōu)秀,但學生也不清楚好在哪里,而作品被評為合格,學生也不清楚哪里需要改進。教學評價的效果未充分發(fā)揮,學生難以及時掌握學習信息并加以加強與改進,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學生對藝術設計學習的興趣程度與表現欲降低,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從而影響到后續(xù)的藝術設計學習[1]。第二,中職藝術設計教學評價標準較為傳統(tǒng),對學生的藝術設計作品進行評價,多是以作品的畫面整潔干凈與否、設計作品的比例適當與否以及涂色均勻與否為標準,且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以較為固化的標準來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忽視了對學生作品的表現力、創(chuàng)造力等來進行評價,難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第三,中職藝術設計教學評價形式較為單一,通常是對學生的作業(yè)、期中末成績來進行評定,并且普遍采用“一畫定成績”的方法,即讓學生臨摹并給其作品進行打分。這樣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素質,評價形式較為單一,評價內容也不夠全面,基于此,需要對中職藝術設計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進,確保教學評價體系全面具體、兼顧過程與結果。
三、中職藝術設計教學評價方式探索
(一)轉變觀念
中職藝術設計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首先需要教師轉變以往的評價理念,正所謂“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理念得到轉變與創(chuàng)新,才能有效落實到具體行動中,促進評價方法與手段也隨之進行改進。
因此,轉變教學評價觀念,需要對評價目標、評價主體、評價方法與評價結果等進行改進。具體而言,針對評價目標,《藝術設計課程標準》提出四個課程目標,即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與藝術與科學[2]。而教學評價目標應該兼顧這四個方面,確保目標多元化,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在提升藝術能力的同時,人文素養(yǎng)也能得到發(fā)展。針對評價主體,需要確保評價主體多元化,可讓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或者互評,在此過程中進行自我認識與反思,從而有效促進學生進行調整與提升[3]。針對評價方法,教師需要結合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并進行評分與描述,或是結合自評、互評與師評,確保評價方法多樣化。針對評價結果,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最大化接受評價結果,因此需要保證結果的客觀性與準確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對評價結果的認同程度。
(二)靈活運用
中職藝術設計教學評價方式的運用,需要結合學科特征、教學內容以及評價目的等靈活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模式,確保能夠實現優(yōu)勢互補。具體來說,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是面對過去的評價,而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則是面對未來的評價。因此,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將結果終結性評價與過程形成性評價有機結合,并且靈活運用多種教學評價方法,以促進學生的藝術設計能力、人文素質能夠得到提升,以實現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藝術設計教學評價無論是評價主體、評價方式還是評價內容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轉變以往的評價觀念,確保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并且結合具體的情況來靈活運用相應的教學評價方式,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進行評價,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光.基于中職學校教改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策略探索[J].農家參謀,2018(23):176.
[2]李天應.服裝藝術設計專業(yè)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yǎng)——評《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yè)教師教學能力標準、培訓方案和培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J].印染助劑,2018,35(09):75.
[3]羅妍.提高中職藝術設計教育教學能力的方法分析[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690-691.
作者簡介:姜艷麗,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