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芬 王桔 侯文斌
【摘 要】腓骨骨折是一種骨科常見的臨床疾病,臨床可分類為閉合性骨折和開放性骨折兩種,多與脛腓骨雙骨折、踝關節骨折等合而發病,因單純性腓骨骨折對下肢負重影響較少,故發病時容易被忽視。臨床文獻研究中,對腓骨骨折治療的相關文獻報道較少且爭議較大,目前多以手術治療及石膏固定概述居多,顯少提及中醫藥治療方法。筆者通過臨床觀察,采用中醫藥保守治療1例高齡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促進骨痂生成療效顯著,治療經驗分享如下。
【關鍵詞】中醫藥;腓骨骨折;骨痂生成;療效
【中圖分類號】R27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01
1 對腓骨骨折的概述
腓骨是下肢小腿的一個重要組成長骨之一,位于小腿外側部,主要起輔助和支撐作用。腓骨骨折的發病原因多見于交通損傷、青年人的運動損傷及老年人的跌倒損傷等,而直接暴力則更多的是引起單純性腓骨干骨折。近年來采用手術治療腓骨骨折的方法包括微型螺內釘固定、張力帶鋼絲內固定、鋼板內固定、彈性髓內釘固定、外固定架治療等,但容易引起更嚴重的軟組織損傷、手術后骨不連、手術后畸形愈合、關節黏連及活動功能障礙等并發癥發生。也有學者認為對于骨折線無移位的閉合性腓骨骨折或者經手法復位后骨折面接觸良好的穩定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療也能獲得較好的療效[1]。但是目前臨床上多數學者對于腓骨骨折的治療指導方案仍未達到較為統一的意見。
2 病例介紹
患者呂某,男,90歲,2018年1月5日初診,主訴左下肢疼痛伴活動受限2天。患者2天前不慎從輪椅上跌倒致左下肢疼痛并伴活動受限,遂至中山大學附屬醫院行X線檢查提示左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既往有頸腰椎間盤突出癥、骨質疏松癥、肩周炎、腦動脈硬化、下肢動脈硬化、泌尿系感染等病史多年。診見:唇淡黯,舌淡胖暗,舌質兩邊有瘀點,苔薄白,脈弦細;踇趾趾甲顏色暗淡、無光澤。西醫診斷: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中醫診斷: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氣虛血瘀)。治療原則:初期以補氣活血為主,佐以消腫止痛,其后以益脾肝腎、強筋續骨為主,方選八珍湯加減(黃芪、黨參、炒白術、熟地、川斷、杜仲、龜版、巴戟天、淫羊藿、骨碎補、肉蓯蓉、金邊土鱉、煅然銅、牛膝、全當歸、川芎、田七、、海馬等),每日1劑,水煎服;服藥15劑后,去田七,加金鐘根、鹿角霜、白芍。同時配合膝下功能支具固定小腿骨折處,一個月后復診如下:
3 討論分析
患者為老年男性,既往有骨質疏松癥病史多年,而骨松患者由于骨鈣化本身骨組織量已經減少,骨質量極差,極大程度造成骨折愈合緩慢,發生骨折延遲愈合甚至不愈合,若內固定治療穩定性差、植入物易松動脫出;且患者存在多種內科疾病,年事已高,骨痂形成難度大。中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扶持正氣乃治療百病之根本,而氣又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體內正氣充足,氣血運化通暢,五臟升降有序、運化得司,則外邪不易內侵。《素問.太陰陽明論》[2]云:“四肢皆稟氣于胃,而不得至經,必因于脾,乃得稟也”,其中說明脾主四肢肌肉,脾氣健運,水谷精氣充盛,四肢得其溫養則強健有力;脾胃運化失常,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粦稟水谷之氣,清陽不升則不能實四肢。“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3],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腎充則髓實。肝為藏血之官,主筋,肝血充盛,筋脈得其濡養,則筋骨強健;肝之氣血虧虛,不足以養筋,則筋不固骨。故高齡患者肝脾腎不足極易發生骨折,治療此類患者骨折扶正氣、強補脾肝腎尤為重要。筆者采用純中藥療法,初期以補氣活血、佐以消腫止痛,其后以益脾肝腎、強筋續骨為治則,方中黃芪大補元氣,黨參、炒白術補氣健脾;熟地、白芍、龜板養血,六藥相伍,氣血并補。川斷、杜仲、牛膝補肝腎、強筋骨,且牛膝還具逐瘀通經、引血下行之功,為引經藥;巴戟、淫羊藿、肉蓯蓉、鹿角霜、海馬補腎壯陽,強筋健骨,取“陽中求陰”之義;海馬還兼活血散結、消腫止痛之功。煅然銅、金邊土鱉、骨碎補三者活血散瘀,續筋接骨;田七、全當歸、川芎活血行氣;金鐘根性甘味平,具有平肝潤肺、養虛補腎、強筋活絡之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補氣行血、消腫止痛、續筋接骨、補脾肝腎之功。患者通過口服純中藥治療1月,X線檢查提示骨痂形成、骨折線已模糊。現代研究表明,[4]自然銅、骨碎補、川斷、金邊土鱉水煎劑均能促進骨鈣吸收,使骨痂生長加快,促進骨折愈合;另外金邊土鱉除了促進骨痂生成,還具有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吳木軒[5]通過臨床資料研究發現補肝腎、活血壯骨的中藥能夠增加骨折斷端血管形成,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痂內骨質膠原積累及鈣鹽沉積功能,加速骨痂形成。陳麗[6]研究了94例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發現配合三期辯證口服中藥的47例患者骨痂出現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及治療總有效率均優于未服中藥組。參考相關臨床研究資料,根據病例對比發現,筆者在治療方法、治則、分期辯證等與上述研究資料有所差異,患者骨折后骨痂形成、愈合時間等也有一定的差異,值得探討。
盡管本研究中缺乏對照組研究以及未進行多組病例總結歸納,但本方法治療此例高齡合并骨質疏松及多種內科疾病的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骨痂的形成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僅此例拋磚引玉供同行探討、借鑒。
參考文獻
萬勝,洪勇,等.克氏針髓腔內固定治療腓骨下段骨折[J].中國骨傷,2013,26(1).
姚春鵬譯.黃帝內經上.素問[M].北京:中華書局,2012.3:180.
姚春鵬譯.黃帝內經上.素問[M].北京:中華書局,2012.3:66.
黃兆勝.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20-322.
吳木軒.中藥湯劑在促進骨折愈合的療效探討[J].當代臨床醫刊.2018,31(2):3781-3782.
陳麗.骨折術后配合中藥三期辯證治療的效果[J].中醫中藥.2018,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