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嬌

【摘 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胃腸外科手術后病人疼痛及并發癥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胃腸外科手術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的圍手術期護理,實驗組進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比較效果。結果:干預后兩組病人疼痛評分較干預前均下降,但實驗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于胃腸外科手術病人,可促進術后恢復,減輕其疼痛感,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胃腸外科手術;手術后疼痛及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1
對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及直腸癌等胃腸疾病患者,進行外科手術是臨床上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但是,手術屬于創傷性療法。患者在術中可出現應激反應,在術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從而易使其出現呼吸、循環、消化及內分泌等系統的并發癥[1]。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指圍手術期對患者實施合理,有針對性,有效,有利于快速恢復的、有計劃的護理,以減少患者的急救反應,減少術后并發癥,降低死亡風險的措施[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胃腸外科手術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其中年齡最小的為42歲,年齡最大的為64歲,平均年齡為(52.4±4.38)歲;其中有26例胃潰瘍患者,有8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有4例胃癌患者,有2例直腸癌患者。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其中年齡最小的為42歲,年齡最大的為65歲,平均年齡為(53.1±4.84)歲;其中有23例胃潰瘍患者,有9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有5例胃癌患者,有3例直腸癌患者。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圍手術期護理,包括囑患者在術前的10-12h禁食、在術前的4-6h禁飲、在術畢排氣后為其拔除胃管、指導其合理安排膳食、在術后3d左右鼓勵其下床活動等。
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為:(1)進行術前護理:在進行手術前一晚的22:00,護理人員為患者口服500ml濃度為10%葡萄糖。在進行手術前的2h,再為患者口服500ml濃度為10%葡萄糖。向患者介紹手術的基本流程、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等,告知其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應對的方案。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主動與其進行溝通,用治療成功的案例鼓勵患者,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指導患者掌握術后臥床休息、翻身及活動四肢的正確方法。(2)進行術中護理:在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根據其手術的情況調整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其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師進行處理。熟練掌握手術的步驟,密切配合醫師進行手術操作,以縮短手術持續的時間。將術中需要為患者輸注的液體提前加熱至38℃~40℃,避免藥液溫度過低對其產生不良刺激。在手術結束前,用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反復沖洗患者的切口,預防其發生切口感染。術后將患者轉運回病房的過程中,注意為其保暖。(3)進行術后護理:①進行疼痛護理。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遵醫囑對其進行自控鎮痛、持續硬膜外鎮痛或為其使用鎮痛藥,以減輕其疼痛感。通過與患者進行聊天、為其閱讀書報、在病房內播放歡樂的電視節目等方式分散其對疼痛的注意力。②進行病房環境管理。保持病房環境的干凈整潔,嚴格控制病房內的溫度與濕度,定時進行通風透氣,以增加患者的舒適度。③進行營養管理。患者在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早期若出現惡心、腹瀉及嘔吐等不良反應,可適當減緩其營養液的輸注速度,或暫停輸注,并根據其具體情況為其使用止瀉、止吐藥。(4)進行康復訓練:在患者麻醉清醒后,護理人員協助其活動四肢、定時翻身,預防其發生深靜脈血栓。在患者手術結束24h后,協助其下床活動。在患者手術結束3d后,指導其下床進行輕度的運動,然后根據其身體的恢復情況逐漸增加其運動的時間和量。
1.3 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病人護理前后疼痛改善情況:重度疼痛計7分~10分,中度疼痛計4分~6分,輕度疼痛計1分~3分,無痛計0分。
記錄術后并發癥肺感染、吻合口瘺、腹脹和惡心嘔吐等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 結果
2.1 手術結束后與手術結束3d后兩組患者VAS評分的對比
手術結束后,快速組患者的VAS評分為(6.6±1.83)分,對照組患者的VAS評分為(6.7±2.31)分,二者相比,t=0.269,P>0.05。手術結束3d后,快速組患者的VAS評分為(2.1±0.75)分,對照組患者的VAS評分為(3.4±1.12)分,二者相比,t=7.655,P<0.05。
1.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
實驗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5%)小于對照組(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術后疼痛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手術對組織的損傷而造成的,會使患者產生消極的心理,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3]。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更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特別是患者在手術之前、手術中以及手術之后的護理作用。通過相關的臨床實踐進一步表明,該項措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縮短患者在手術之后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同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4]。
綜上所述,胃腸外科手術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干預,能夠有效的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患者病情的早期康復,對患者的身心健康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侯福偉.對胃腸外科術后患者進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23):270-271.
羅園.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胃腸外科手術后病人疼痛及并發癥的影響分析[J].名醫,2018,2018(16):12.
叢皎,張倩.護理干預對胃腸外科術后疼痛的影響效果評估[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80):276.
楊婷婷,王晶晶,姜丹,等.普外科護士結直腸手術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知識的調查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9,7(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