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花 韓軍
【摘 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復治療對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方法:從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中隨機抽取88例,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對兩組進行比較分析。實驗組患者在臨床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采取康復治療,對照組患者采取臨床藥物治療及未經指導的自我鍛煉。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的肢體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結果: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FMA積分、Barthel指數差異不明顯(p>0.05),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后,兩個患者的FMA和Barthel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改善,且實驗組患者的指標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明顯,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結論: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治療能明顯改善肢體運動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腦卒中偏癱;肢體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復治療
【中圖分類號】R248.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1
腦卒中偏癱也被稱作是缺血性腦卒中,具體是指因為腦組織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壞死。缺血性腦卒的出現嚴重威脅了人類的生命,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在腦梗死引起的各類功能障礙中,運動功能障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最為明顯。為此,在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手術之后,需要相關人員對其開展有效的康復治療,目的是能夠幫助患者及時恢復自己的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文章以從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基本研究對象,就康復治療在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問題進行探究。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中隨機抽取88例,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兩個小組的患者均符合國內統一的腦血管診斷標準,經過CT和MRI檢查證實,患者的身體均有一側出現肢體癱瘓,沒有嚴重的精神意識和臟器功能損害。實驗組患者有21例男性,23例女性,患者年齡在36-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5±2.5歲,病程為7天到30天;對照組患者有22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年齡在38-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9天30天,兩個小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不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個小組的患者都采取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和護理方式,即在患者入院之后為其予以促進腦組織功能恢復、保護神經元等藥物。實驗組患者在采取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待患者病情穩定予以康復治療,具體的康復訓練內容如下所示:①早期良肢位擺放和體位變換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采取靜態、被動的體位治療,通過體位訓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痙攣,預防患者的肩關節出現脫位、肩疼痛、肌肉痙攣等問題。其中,體位訓練主要是向健側和患側翻身練習;②轉移訓練包含床面轉移、臥坐轉移等。③關節活動。每日活動各關節兩次到三次,每次五遍到十遍,鼓勵用健肢幫助患者進行被動運動。④開展坐位平衡訓練?;颊呖梢圆唤柚饬Ψ龀侄约鹤保_到增強軀干肌的控制能力和平衡感覺能力的目的。⑤步行上下接地訓練,伴隨患側上下肢負重能力的提升,患者可以開始邁步訓練。⑥日常生活能力(ADL)訓練。在訓練中穿插ADL訓練,每天進行三次到四次,每次三十分鐘
1.3 評定指標 ADL的評定采用Barthel指數,肢體運動功能評定采用Fugl-Meyer運動功能積分方式,首次評定在入選治療之前的24h進行,再次評定在治療之后的六周到八周進行FMA評測上肢滿分為66分,下肢滿分是34分。
1.4 統計學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成員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應用()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表示,應用進行檢驗,在p<0.05的時候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
2 結果
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FMA積分、Barthel指數差異不明顯(p>0.05),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后,兩個患者的FMA和Barthel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改善,且實驗組患者的指標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明顯,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腦卒中偏癱患者治療前后的Barthel指數比較如表一所示。將FMA的積分轉換為最大程度的百分比,對轉換后的數值進行比較分析,發現腦卒中上肢運動障礙比下肢運動障礙嚴重,在經過康復治療之后實驗組患者治療之前上肢FMA平均值最大程度是15.5%,對照組是13.7%。治療之后實驗組上肢FMA平均值最大程度是55.5%,對照組是31.1%;實驗組下肢FMA平均值最大程度是65.1%,對照組是43.7%,經過康復治療之后兩個小組的上下肢運動程度都有所提升,且實驗組的提升程度要比對照組的提升程度高,兩個小組的差異對比明顯,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
3 結論
腦卒中偏癱患者在發病之后運動功能明顯減退,因而在患病之后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患者的康復治療,經過實驗研究證明,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FMA積分、Barthel指數差異不明顯(p>0.05),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后,兩個患者的FMA和Barthel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改善,且實驗組患者的指標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明顯,所以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治療能明顯改善肢體運動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武桂榮.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11).
張璐, 方劍喬. 針灸對老年腦卒中后痙攣性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17).
翟寶霞, 仵利娟.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