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廣有 劉婷 于秀文
【摘 要】目的: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介導的的信號傳導通路在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其是否能夠作為結直腸癌的預后判斷指標還有待證實。方法:收集齊齊哈爾醫學院臨床病理檢驗中心原發結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新鮮標本184例作為觀察組,對應遠切端正常組織為對照組。采用免疫組織化學(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檢測ERK1/2表達水平,分析其表達與CRC患者臨床病理參數、患者生存期間的關系。結果:ERK1/2結直腸癌對照組和觀察組陽性率分別為25%(46/184)、82.1%(151/184),兩者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ERK1/2的表達與患者年齡、性別和腫瘤的部位、腫瘤的分化程度無相關性,與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TNM分期有關(P<0.05)。ERK1/2對照組和觀察組5年生存率分別為57.6%(19/33)和21.9%(33/151),log-rank顯著性檢驗P<0.05,ERK1/2與結直腸癌患者5年生存期密切相關,是影響結直腸癌預后的因素。結論:結直腸癌中ERK1/2是影響結直腸癌預后的因素,本研究為研究ERK1/2在結直腸癌患者預后判斷中的價值提供了第一手數據。
【關鍵詞】結直腸癌;ERK1/2;預后
【中圖分類號】R73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2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類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由于人口增長和人口結構的變化,預計未來幾十年大多數地區的CRC發病率將繼續上升[1]。細胞外信號調節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1/2,ERK1/2) 信 號 通 路 是MAPK 家族中的一條重要信號通路[2]。ERK1/2是否能夠作為結直腸癌的預后判斷指標還有待證實。
1 資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隨機選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在齊齊哈爾醫學院臨床病理檢驗中心根治性切除術的結直腸癌原發病例184例作為觀察組。對照組為大腸癌遠切端正常組織184例。184例中<60歲87例,≥60歲97例;男性95例,女性89例;發生部位結腸90例,直腸94例;高中分化119例,低分化65例;浸潤未達肌層90例,浸及或超過肌層94例;無淋巴結轉移者81例,有淋巴結轉移者103例;TNM分期中Ⅰ期-Ⅱ期85例,Ⅲ-Ⅳ期99例。5年以上隨訪資料,生存期≥60個月52例, 生存期<60個月 132例,復檢符合結直腸癌病理診斷。
1.2 主要試劑 鼠抗人ERK1/2多克隆抗體購自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工作液濃度為1∶200, 即用型免疫組化EliVisionTM super 檢測試劑盒及DAB顯色液為福州邁新生物技術公司產品。
1.3 實驗方法 本研究采用免疫組化二步法,切片常規脫蠟,水化后,3%H2O2-甲醇封閉內源性過氧化物酶20min,枸櫞酸高壓修復10min,PBS洗3×3分鐘,一抗4℃冰箱過夜,第二天切片恢復室溫后,依次滴加試劑A:反應增強液,試劑B:酶標抗小鼠/兔IgG聚合物,室溫各孵育15min,,中間PBS洗3×3分鐘,DAB顯色,蘇木精復染。以PBS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采用半定量積分法判定結果,顯色度按細胞著色深淺計分。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5.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數據以表示,組間均數比較使用t 檢驗,P < 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生存時間的關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曲線及log-rank檢驗,顯著性檢驗水準α值等于0.05。
2 結果
2.1ERK1/2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表達
ERK1/2免疫組化陽性產物呈棕褐色顆粒狀位于細胞核和細胞質。ERK1/2結直腸癌對照組和觀察組陽性率分別為25%(46/184)、82.1%(151/184), ?=120.438,P=0.000兩者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ERK1/2表達與結直腸癌的臨床病理因素的關系
ERK1/2的表達與患者年齡、性別和腫瘤的部位無關,與腫瘤的分化程度、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及TNM分期有關(P<0.05),見表1。
2.3ERK1/2表達與患者生存期的關系
184例結直腸癌患者根據對照組和觀察組ERK1/2陽性表達的情況進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ERK1/2對照組和觀察組5年生存率分別為57.6%(19/33)和21.9%(33/151),生存分析函數曲線和風險函數曲線,見圖1-2.log-rank顯著性檢驗(=14.074,P=0.000)P<0.05可知, ERK1/2與結直腸癌患者5年生存期密切相關,是影響結直腸癌預后的因素。
3 討論
細胞外信號調節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1/2,ERK1/2)包括ERK1和ERK2,RAS-RAF-MEK-MAPK信號傳導通路參與細胞增殖、分化、凋亡、運動與分泌等多種生命活動的調節,MAPK是這一傳導通路中的重要一環。ERK是MAPK家族的一員,主要被各種生長因子、細胞因子、腫瘤啟動子等激活而磷酸化,促進某些基因的轉錄與表達,與細胞的增殖密切相關。文獻報道,多種惡性腫瘤中可檢測到 ERK活化,已成為相關腫瘤疾病變化發展的標志物[3]。通過免疫組化積分法判斷正常的組織與腫瘤組織ERK1/2 磷酸化水平[4]。本研究結果表明,ERK1/2磷酸化水平在結直腸癌顯著升高(P<0.05),且與腫瘤的分化程度、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及TNM分期有關(P<0.05)。5年生存率分別為57.6%(19/33)和21.9%(33/151),生存分析函數曲線和風險函數曲線及log-rank顯著性檢驗(=14.074,P=0.000)可知, ERK1/2與結直腸癌患者5年生存期密切相關,是影響結直腸癌預后的因素,本研究為研究ERK1/2在結直腸癌患者預后判斷中的價值提供了第一手數據。
參考文獻
Cursons J,Gao J,Hurley DG,et al.Regulation of erk-mapk signaling in human epidermid[J].BMC Syst Biol,2015;9(1):41.
王利偉,初桂偉,杜靈霞,等. MMP-9、ERK 與 PTEN 在舌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9,31(2).
馬利峰,胡春榮,李鳳君. ERK 磷酸化在預測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價值[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