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月
(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廣東東莞 523000)
眾所周知,高中英語對于聽說讀寫的學習,相對于小學來說,具有比較強的枯燥性。特別是針對于理論性比較強的英語語法來說,高中生由于面臨的學習壓力較大,所以,在學習英語語法的過程中,積極性可能不是很高。這時老師應該高度重視如何運用情境教學,教會學生英語語法。情境教學最重要的是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聯想到生活中的真實例子。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地去了解他們的學習進程和動態。這樣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進行因材施教,重點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英語語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針對性教學,可以及時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同時也是老師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關注,當下時事熱點新聞,及時和英語教學聯系在一起,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使英語語法教學適應社會發展新潮流,使學生在情境下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高中生在學習英語語法的過程中,時常會陷入思想誤區,很大一部分學生會覺得英語語法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遙遠,甚至存在很多學生會認為英語語法對于生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所以教師在教學英語語法的過程中,應該著重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語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教會學生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應該重視英語語言語境的應用。課堂上所學習的英語語法理論知識,學生課后應該多和同學或者朋友家人進行交流。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英語語法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更加準確地與他人進行交流。讓他們知道英語語法的學習是為了讓自己的語言更加具有邏輯性和嚴謹性。幫助學生走出英語語法的迷離期,找回學習英語語法的真實感。
由于高中英語學習具有比較強的理論性,所以,教師在應用情境英語語法教學時也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情境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多的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進程當中。多樣化的教學課堂,可以讓學生思維進行多方向的擴展,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針對不同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進度,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水平,設置相應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更好地幫助學生逐個擊破學習難題,順利地進行英語語法學習的進程。所以,教師在應用情境性英語語法教學時,應該做好充分的預前準備工作,提高課堂上情境教學的教學質量,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好英語語法。
傳統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可能教師會過多的關注到書本知識的輸出,在課堂上向學生輸送大量的理論語法知識。而學生也是大部分都是通過死記硬背和強化訓練的模式來進行鞏固。這樣學生不僅處于一個高壓狀態,無法領會到如何將英語語法運用于生活實際當中的作用。而且教師也會精神緊繃,消費大量的精力。但是如果教師將英語語法學習應用于情境當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給學生展示多樣化的教學圖片,視頻以及PPT等教學模式。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去感受到英語語法在生活情境中的使用,而且這種直觀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側面可以降低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難度,克服對學習英語語法的恐懼感。學生就能夠更加主動地去深入了解英語語法的學習與實際應用。
在大多數傳統的高中英語語法學習觀念中,大部分人都認為高中英語語法的學習模式單一,枯燥無味。這也就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語法心理上就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從而使得學習英語動力不足。所以,教師應該活躍學生在學習英語語法過程中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英語語法的課堂之中。利用情境性的英語教學模式,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語法。教師可以采用生活情境中各種游戲或者是日常互動環節,將它們運用于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學習英語語法對于日常學習生活的重要性,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語法的快樂所在。
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我們可以了解到高中生的思維模式已經達到一個相對成熟的狀態,高中生對自我生活、學習習慣也就有一定的自律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高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該給學生創設各種自我表現的機會。教師可以利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四個主要的環節,將英語語法貫穿聽說讀寫之中,可以在課堂上設置角色扮演的活動,讓不同的學生進行英語詞匯、語法、閱讀和寫作各方面的角色互動。讓他們在自我互動和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到語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規則,角色扮演這樣的知識輸入模式,可以讓學生對英語語法有一個很深的印象,就能夠在今后的語言溝通過程中做到準確的輸出。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課堂上角色扮演的課堂活動。
高中生對于日常的英語語法理論知識的學習,很大程度上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這就要求教師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如何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思考的創造性。例如,教師在開始新的語法教學之前,應該設計一個新穎的導入方式。一節課中一個良好的課程導入,不僅可以提高整節課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所以,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創造和發散性的提問。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獨立思考,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性的導入環節,自然的引出新課程所要學的語法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運用演繹法或者歸納法進行語法教學。所以教師在進行新的語法章節學習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設置好科學縝密的提問環節,讓學生有一定的思維空間和創造空間。
情境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應該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具體的實例來與課堂的英語語法理論真實進行無縫銜接。教師可以利用影視短片,在教學過程中,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影視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對影片內容的注意力。這樣就可以為之后英語語法理論知識的教學提供一定的社會情境背景,學生就能夠更好地去理解學習的理論語法知識,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更加輕松地進行知識的輸入。所以,教師在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發現學生的興趣點。從學生的興趣著手,針對性進行語法課堂教學。
綜上所述,英語是人類進行交流的工具。課堂上,對于英語語法的理論學習,最終目的是將課堂知識運用為生活實際當中。針對高中生英語語法教學,教師應該充分地將語法知識與生活實際情境相結合。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快樂,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在生活中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達到學生學與教師教的雙贏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