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大垛中心校,江蘇興化 225700)
農村初中周作業是對一個星期學習情況的梳理和自我檢測,它是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和補充,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學生對周作業重要性的認識,影響著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決定著周作業完成的質量。提高農村周作業的效率,刻不容緩。
筆者是一名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師,以英語學科為例談談提高農村初中周作業效率的策略。
農村初中英語周末作業完成的情況令人堪憂。盡管領導檢查教學“五認真”時感到基本滿意,但究其實質,只是花架子而已。這其中既有學生的原因,也有英語教師本身的責任。
農村初中生對英語周作業的認識有所局限,在他們看來,完成英語周作業,目的就是提高英語成績,考個好學校,而如果考不上大學,甚至連高中都不能考取,英語學習就沒有太多的必要,花大的氣力來學習英語就有點得不償失。很少有學生認為,多學點英語,其實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將來更好地立足社會。
農村初中的絕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不是很好,對英語學習不太感興趣。如果碰上作業較難、作業量較大等原因,部分學生就不能按時完成周作業。很多學生的父母在外打工,即使是在家務工、務農的,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也幫不了多少,有的父母,甚至對英語一竅不通。
一旦學生英語作業做不好就會被罰抄,罰抄又加劇了學生的不滿情緒,影響著學生的英語學習。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完不成周作業或者抄襲周作業的現象屢見不鮮。
農村初中班級相對較少,布置英語周末作業往往就是一個教師的事——別無選擇——這個年級可能就一個英語教師。有的英語教師布置作業就是告訴學生做哪一份講義——現成的——學生自己到書店買的。
根據調查了解,目前農村初中布置英語周作業,絕大多數是書面作業。這些書面作業又以現成試卷、課本配套練習、單詞和句型的抄寫等為主要內容。
農村初中規模小,有的教師教幾個班的英語,所有的英語作業都出自一個人的手,再加上備課、批改作業、個別輔導、教研、聽講座等等,教師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每次能擠出時間,親自為學生認真批改周作業的教師,實在是鳳毛麟角。
部分英語教師的思維停留在單純的考試上,考不到的就不講,周作業設置的目標同樣定位在“考試上”。缺乏“著眼于拓寬學生視野,讓其充分感悟英語語言文化特點和營造有利于其發展語言環境”的意識。
周作業主要還是一份試卷,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對聽力、口語、閱讀等考查的比例明顯過少。學生對英語作業感到厭煩。
如果英語周作業類型豐富多樣,內容新穎,與農村初中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那么學生就樂于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
在應試教育下,有的英語教師唯恐學生考試成績不如意,便加大訓練量,做過多次的題目反復強化,記憶過的單詞、句型反復抄寫。
機械訓練,反復強化,造成學生的周作業量很大。研究表明,在適當的作業量下,學生通過作業鞏固的知識與技能效果較好,在大量重復的作用量下,則適得其反。
有的英語教師布置作業,沒有把學生的個別差異考慮進去。不管學生的基礎,所有學生完成相同難度的作業,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吃不了。好的學生覺得簡單,沒有做的必要,做了就是在浪費時間,差學生不會做,為了要繳作業只得偷偷地抄襲別人的成果。
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知識水平,考慮農村初中學生的實際,設計并布置英語周作業,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則,學生都樂于完成作業,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對學生周作業的評價比較單一:對、錯、半對。這種周作業的批改學生已經麻木,有的學生甚至都不愿看老師(或小助手)批改的作業。這樣的周作業批改,缺少了同學和教師的情感態度的真實互動,影響了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在批改學生英語周作業時,適當地寫些鼓勵性的評價,會讓學生信心百倍,從此樂于學習英語,千方百計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果設計周作業,讓學生看一眼就覺得有趣,學生完成作業的愿望就很強烈,作業就能順利地完成。
農村初中英語周作業生活化,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比如,學習了“打電話”這個教學內容時,設計、布置周作業時,可以要求學生拿起電話用英語通電話,并運用課堂上所學的標志性句型:Hello,this is...speaking,may I speak to...?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 Can I take a message?...既完成了相關作業,又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生感到這樣的作業有趣。
教學應讓學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設計周作業也應遵循這樣的原則。班上的學生參差不齊,統一難度勢必讓成績好的吃不飽,而成績差的吃不了。所以,布置周作業一定要分層,讓每一個學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戰,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例如:學習了八年級上冊“Unit6 Bird watching”,布置周作業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相應的要求。第一層次的學生要求制作一張宣傳、保護鳥類的宣傳海報;第二層次的學生要求編寫對話What is your favourite bird? 第三層次的學生只要求他們記住本節課所學的單詞即可。
英語周作業不可以每次都是一張試卷,應有變化。比如,可以布置一些用英語采訪、用英語寫觀察記錄、用英語寫調查報告等實踐類作業,可以布置制作類作業、互動類作業、表演類作業、自主探究型作業、課題類作業等。
比如,學習了“My Family ”后,布置了如下的周作業:
(1)Role-play:模仿課文錄音的語氣,朗讀課文的內容;
(2)Make a self-introduction: 帶上自己的家庭照片,和小伙伴用英語介紹家庭成員;
(3)Practice: Communicate in English試著用英語來進行家庭成員間的相互交流。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這種需求更為強烈。設計和布置英語周作業要具有創新性。
讀了一本書,看了一場電影,參加了某次活動,筆者就會選出一個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的共同話題,周作業讓學生用英語表達,實在表達不了的部分,就用漢語。
比如,學習了八年級上冊“Unit5 Wild animals”,首先教學生本單元的重點句型They have...,They are good at...,People catch/hunt...for...,We should take action to...兩人一組,聯系實際,進行作文模擬活動,增強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批改學生的周英語作業,對錯誤的地方要抓共性,及時記錄各個學生的錯誤情況。分析其錯誤的原因,留到作業評講時與學生一起分析。
批改學生的周作業,對學生正確的給予肯定,對于學生錯誤的指出來,切忌在作業本(或者講義)上寫答案。學生做錯的地方留給他們自己訂正。
學生的英語周作業,也不一定要求教師全部親自批改。有的教師教好幾個班級的英語課,本身課就比較多,如果再為每一個學生批改周作業,確實精力跟不上,而且也沒有這個必要??梢圆捎媒處熋媾?,教師抽改,學生互改,小組輪改等形式批改英語周作業。
對學生英語周作業,適當的增加面批,拉近師生情感之間的距離,通過面批針對性地指出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找出英語學習的方向,以及迅速提高英語成績的措施,學生會非常感激,增強英語學習的興趣。
布置的每次周作業,不論是什么形式的作業,批改后都要進行講評。讓學生知道錯誤所在,錯誤形成的原因。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說出當時是怎么想的,幫助其分析原因,減少失誤,提高農村周作業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