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縣三汲鄉中心學校,河北平山 050400)
根據相關的實踐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長跑項目是初中階段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及身體素質,而大多數學生對這一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畏懼心理,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長跑運動,積極參與到項目活動中是當前大多數初中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大多數學生在初中階段心理素質尚不成熟,如果經過長時間的長跑訓練,很容易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學生就會對長跑產生畏懼和恐懼。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學校體育教師應當有針對性的開展抗挫教育,以此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初中階段的學生尚未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及人生觀念,其整體思想仍處于一個可塑性較高的時期。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學生的道德品質及性格培養的重要性,將抗挫教育有針對性的融入到實踐教學過程中。一方面,當前我國大多數初中學校的學生整體身體素質較差。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其格外關愛,但這樣的身體素質無法承受長時間的工作和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學校可以有針對性的運用長跑項目,提高學生的體能素養,為其后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大多數家長對于學生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均是鼓勵式,不提倡學生在挫折中成長,導致大多數初中生的抗挫能力較差,遇到挫折和問題無法保持冷靜客觀的心態。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學生由最初的小學階段,過渡到初中階段再到獨立的高中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成長的財富,初中階段的學生必須正確認識其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難挫折,敢于挑戰,勇于嘗試,不斷克服困難,展示出當代初中生的蓬勃朝氣。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對周邊事物的新鮮度和好奇心較重。如果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及教學形式是枯燥無趣的,那么學生很難全身心投入其中。大多數學生最喜歡的學科為體育課。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學校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征,有針對性的開展長跑創新教育。體育項目活動不同于文化課程的學習,其教學場所大多在戶外,學生的人身自由沒有受到限制。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由于環境的開闊性,學生的身心極容易放松,不會神經緊繃、全神貫注。但根據相關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長跑運動是學生最害怕的項目之一,這主要是由于大多數學生體力不支,800米到1千米的長跑訓練對其而言是極其漫長的,難以堅持到底的。
但眾所周知,長跑運動是最能培養并提高學生耐力和意志力的項目活動。如果教師能夠對長跑項目進行有效地分析,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融入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及教學途徑,就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其身心健康發展。例如,在進行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通過游戲競技的方式開展訓練活動,有針對性的融入娛樂性、趣味性,找到學生興趣與教學有效性之間的切入點,即便長跑非常累,但學生也能在愉悅的心態中完成實際訓練。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不同的學生其身體素質也具有一定的差異化特征,因此在開展長跑的實踐訓練過程中,教師必須深入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及身體素質,因材施教。對于一些經常運動體能較好的學生,要提高教學強度及難度,而對于一些體質較差的學生而言,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其在長跑運動中的具體表現,一旦其發生呼吸困難或是摔倒等等情況,必須馬上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救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訓練其呼吸方式及跑步姿勢,合理安排長跑速度。同時,教師還應當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鼓勵其戰勝自身,突破自我,鍛煉意志力及耐力,在未來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能夠堅持不懈,努力奮斗。
長跑是初中階段具有較大難度的體育項目,如果沒有掌握相應的技能技巧,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很容易在訓練中直接放棄。基于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首先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科學的、專業的知識培訓,示范正確的跑步姿勢及呼吸方法。具體而言,在訓練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教學目標,有針對性的選擇陪跑,觀察學生的具體表現,對于一些想要放棄的學生一定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引導其不斷突破自我。對于不同體質的學生要因材施教,開展具有一定差異化的教學模式,例如體質較弱的學生可以運用遞進式教學模式,使其不斷提高身體素質,在此基礎上才能慢慢與他人能力持平,而不是直接開展長跑訓練;而有的學生由于自身身體原因可能會出現身體方面的問題,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教師還應當積極開展一系列的體育安全預防教學,有針對性的融入抗挫知識,在提高其綜合素質的同時能夠冷靜、客觀的分析自身不足,面對挫折和困難。
綜上所述,為了充分滲透抗挫教育,初中體育在開展長跑實訓時應當增強長跑訓練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基于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基于教學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滲透抗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