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民 鐘慧文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100088
引言:留學生是我國對外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同時亦是良好建交關系發展的有效路徑,但是文化方面的差異,使得高校留學生管理中的各類沖突矛盾不斷,限制了該項工程價值創造.《根據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管理規定》,應當遵循"深化改革,加強管理,保證質量,積極穩妥發展"的方針.正是緣于留學生社會發展、文化發展等諸多方面的價值,其有效管理至關重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建交關系的深化,黨中央進一步部署全球化格局,并出臺了系列政策制度,吸引了大批留學生來華學習,對提升我國國際地位有著重要價值,同時還促進了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在此過程中,留學生所屬文化體系的差異,給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跨文化沖突問題層出不窮,包括語言沖突、價值觀沖突、信仰沖突以及制度沖突等,直接影響了留學生的主觀體驗.一旦上述問題無法有效解決,可能會觸發更為激烈的矛盾,破壞了我國風范,于國際社會和諧不利.究其根本,造成高校留學生管理中跨文化沖突的原因有很多中,關聯到高校工作各個方面,如管理結構復雜、人才支撐不足、文化交流欠缺等.高校留學生管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繁雜性,牽連到留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復雜的運行體制流程,給其造成了不小的困惑,甚至引發了沖突.同時,高校留學生管理區別于學生日常管理,要講求方式方法的正確性,應注重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提供適時恰當的關懷,要求專業人才隊伍配備.
現實生活中,高校留學生因地域文化、成長背景、文化素養等差異化,導致其學習中面臨著諸多問題及挑戰.建立高素質的管理人才隊伍,對有效處理留學生管理中文化沖突問題至關重要,其作為一項系統化工程,應注重從思想意識、素質能力等幾個方面入手.尤其是隨著我國對外改革開放深化,國際地位顯著攀升,并與多國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系,吸引了大批留學生來華學習,一定程度上對高校師資隊伍構成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高校應深刻認識到師資戰略地位,吸引大批優秀人才就業,不斷完善組織結構,與即有教師資源形成優勢互補,促進他們之間的良好互動交際,進一步推動教研工作發展.同時,高校還需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多樣化的培訓活動,及時更新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思想理念,倡導"以生為本",強化他們的服務意識、跨文化意識等,并結合實際工作需求,不斷充實他們的知識涵養,包括相關國家的文化、制度、信仰以及習俗等,提升其綜合服務能力,盡量減少跨文化沖突問題的發生.
由于成長文化背景的不同,來華留學生與本國學生有著差異化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給相關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障礙.對此,高校留學生管理人員應基于跨文化意識引導,尊重留學生個性差異,提升自己的胸襟,在不違背基本管理原則及相關制度的前提下,包容每位留學生的性格,并為之提供必要的心理、情感咨詢,抵消他們的生活不適感,使之獲得良好的留學體驗.在日常管理工作踐行中,應盡量簡化各個管理流程,建構一套完善的運行制度,輻射留學生飲食、住宿、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盡量在一個部門主體內解決問題,并加強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動溝通,提高管理實效.另外,管理人員還需擺正自己的身份定位,以亦師亦友的身份介入留學生學習、生活,關愛他們的身心健康,幫助其舒緩壓力、釋放情緒,促進校園和諧.在此過程中,可依托現代即時互動工具,如微信、微博、facebook等,加強與留學生的日常交際,了解他們的思想行為動態,降低其防備心理,予以科學的引導或幫助.
如上所述,高校留學生管理中跨文化沖突問題呈現在多個方面,包括語言沖突、文化沖突等.文化本身具有顯現的潛移默化影響力,是人們思想意識層面的活動,進一步拉近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對此,高校留學生管理要回歸跨文化沖突問題本質,組織多樣化的文體實踐活動,成立留學生社團,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并加強與本國學生之間的互動,從情感層面影響留學生主觀感受,使之更好地融入到新環境中.具體而言,高校可深入中華傳統文化內涵,開展相關歷史講座系列活動,深化留學生認知,使之感受到中華文明特有的魅力,并激發他們的探知欲望,讓其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逐步融入到中國文化氛圍中,實現跨文化情感融合.同時,亦需加強對本國高校學生的管理,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水平,竭力展現大國風采.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本國學生應主動接納留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給予他們學習、生活上的幫助,與之進行互動交流,傳播中國優良文化傳統,并藉此吸納他國文化,為推動世界和平做貢獻.
結語:總而言之,高校留學生管理中的跨文化沖突問題客觀存在,對高校、教師、學生等多個主體提出了要求,應樹立正確的跨文化意識,堅持大國應有的胸襟、風范,逐步優化整個管理布局,依托高素質人才隊伍支持,注重人本關懷的滲透,并組織多樣化的文體實踐活動,促進留學生與本國學生的互動交際,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以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