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杰 吳曉云 王 博 畢秀麗 梁東云
(1.商洛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商洛 726000)(2.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智能重點實驗室 重慶 400065)
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圖像、音頻、視頻的數字內容安全性、真實性等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點。數字水印作為數字內容認證的重要手段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但水印技術仍具有很大局限性[1]。近年來,圖像被動取證技術得到人們的重視。數字圖像篡改方式很多,有區域復制粘貼、重采樣、雙重壓縮等,人們也提出了相應的算法[2~5]。Copy-Move 是最常見的一種篡改操作。Jessica Fridrich 等提出基于量化DCT 系數匹配檢測的辦法,而文獻[6]提出了改進算法,通過截斷操作生成降低維數的圖像塊特征,該方法可以抵抗JPEG 壓縮和模糊攻擊。文獻[7]提出對圖像中每個圓形塊進行對數極坐標變換,然后對變換結果再做傅里葉變換來提取特征,該方法雖然對旋轉和縮放攻擊具有魯棒性,但是不能抵抗常見的后處理操作。文獻[8]運用灰度歸一化和不變矩陣提取各個對象的盲取證特征。文獻[9]提出一種采用尺度不變特征變化(SIFT)的方法,當復制區域經過旋轉和尺度縮放,這種方法仍能成功檢測出篡改區域,然而,其缺陷在于其僅利用匹配的特征點對篡改區域進行標記,特征向量較長。有學者提出采用kernel PCA(KPCA)算法提取分塊特征,得到的基于KPCA 的特征對于加噪和JPEG 壓縮具有較好的魯棒性[10]。此外,還有利用奇異值分解的方法等[11~12]。
本文提出一種利用圖像塊局部特征的Copy-Move 篡改檢測方法,首先提取圖像塊的分塊特征,然后進行特征向量排序,并進行相似匹配,得到初步標記結果,然后使用形態學運算濾除誤孤立的誤匹配塊,從而得到最終檢測結果。
主要檢測步驟如下:
1)如果輸入圖像為彩色圖像,則首先將其轉換為灰度圖像。

其中,RI、GI、BI分別代表輸入圖像I的三個顏色分量,YI為亮度信息。
2)假設輸入圖像大小為M×N ,將灰度圖像分割為互相重疊的小塊,分塊大小為B×B,則共有(M-B+1)×(N-B+1)個分塊。
3)計算每個分塊的算術均值,記為BAij。對分塊內部再分為若干n×n 子塊(n <B/3),計算每個子塊的均值。分塊的均值BAij及其內部子塊的一系列均值組成該分塊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長度為L=1+(B/n)×(B/n)。
4)每個圖像塊的特征向量組成(M-B+1)(N-B+1)×L 的特征矩陣,然后對特征矩陣進行字典排序。
5)計算排序后特征矩陣中相鄰兩行的相似度,如果相似度大于閾值Tc,則計算這兩行的位移矢量。假設兩行代表的圖像塊左上角坐標為(i1,j1)和(i2,j2),則位移矢量為

對排序后的特征矩陣按行進行遍歷,當相鄰兩行代表的圖像塊左上角像素點間距離D 大于距離閾值Td時,計算相應的位移矢量,并對相同的位移矢量進行計數。像素點間距離可用歐式距計算,即

6)特征矩陣遍歷完成之后,會得到若干位移矢量,每種位移矢量有若干計數值。由于區域復制后有可能會進行旋轉操作,因此,統計近似的位移矢量的計數值之和C,如果C大于閾值Tf,則將滿足條件的對應圖像塊進行標記。
7)對初步標記的結果進行形態學運算的后處理,消除小的孤立的錯誤匹配塊,得到最終標記結果。
整體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基本流程圖
實驗仿真通過Matlab R2014 完成,首先進行基本Copy-Move篡改測試,復制原圖中小鳥及其邊一定區域,粘貼至其他區域,形成Copy-Move篡改,然后對篡改圖像進行檢測,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基本Copy-Move篡改檢測結果
對篡改后圖像分別進行加噪濾波、模糊、亮度調整、對比度調整、JPEG 壓縮、復制區域小幅度旋轉/縮放等篡改,然后進行檢測,結果分別如圖3~圖9所示。

圖3 Copy-Move+圖像加噪濾波篡改檢測結果

圖4 Copy-Move+圖像模糊篡改檢測結果

圖5 Copy-Move+圖像亮度調整篡改檢測結果

圖6 Copy-Move+圖像對比度調整篡改檢測結果

圖7 Copy-Move+圖像JPEG壓縮篡改檢測結果

圖8 Copy-Move+區域旋轉檢測結果

圖9 Copy-Move+區域縮放檢測結果
對篡改圖像的綜合處理操作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綜合篡改檢測結果
本文利用圖像的區域統計特征對Copy-Move篡改進行檢測,采用分塊的方式進行匹配,雖然重疊分塊較多,但每塊的特征矢量構建簡單,運算復雜度并不高。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對綜合了旋轉等幾何變化、加噪、濾波等多種潤飾對的Copy-Move篡改有一定效果,可以標記出篡改區域,但對較大程度的幾何變換修飾效果不理想,出現較多誤匹配塊,這也是后期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