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艷
摘 要:我國創新人才發展戰略的提出使高校創業教育得到快速發展,國內線上線下各類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全面開花。現階段高校雙創教育存在對教育內容認識不全面、雙創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創業實踐后續指導幫扶力度不足、教師缺乏創業經驗等問題。深化高校雙創教育改革,本身也具有創新的色彩,雙創教育既要對傳統課堂教學進行革新,也要對高校的實踐教學展開創新。
關鍵詞:高校;雙創教育;問題;對策
從國家層面來講,高校開展雙創教育能為國家產出更多的創業項目,增加市場的活力,創造就業崗位。從高校自身來說,雙創教育不僅僅是促成學生的創業項目落地,更多的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善于質疑、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闖會創的意志品格,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
1 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的二十字方針的比較,高校的雙創教育任務實施中存在著幾個主要的問題
第一,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認識不全面。雖然產出創業項目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最突出的成果,但雙創教育不能等同于創業項目培訓教育。目前眾多高校中存在把雙創教育看成開公司辦企業的職業培訓教育。企業家教育作為雙創教育的一個方面,但把創業教育等同于企業家教育是狹隘的,既不利于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最終也會限制創意的開發與創業項目的實施。
第二,高校雙創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一方面,目前各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基本以創業培訓課程作為主要內容,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力度不足,而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具有基礎性的意義。另一方面,高校雙創教育課程體系中創新創業實踐類課程的設置嚴重不足。由于課程的學習對于創業的認識只停留在書本上和課堂討論中,創業體驗不深導致大學生創業積極性不高、缺乏創業自信。
第三,創業實踐后續指導幫扶力度不足,幫扶效果不佳。大學生畢業后或休學創業的比例還比較低,一方面是學生對創業項目的實施缺乏準備和自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對創業的指導幫扶效果不佳,沒有對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有實質性的指導。
第四,高校雙創師資短缺,大部分在校教師缺乏創業經驗。目前個高校承擔雙創教學的教師多來自經濟學、管理學和從事創業指導的輔導員等。只有少數教師是學校從企業聘任的企業家擔任。由于大部分教師沒有從事過創業活動,在尤其注重經驗的創業實踐課程中就顯得力不從心。
2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幾點對策
第一,厘清雙創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認識雙創教育的內涵和教學內容。雙創教育包含了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二者互為支撐。創新教育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大學生開創事業打下基礎。創業教育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為大學生將來的創業活動增加成功的砝碼,并在自身的創業活動中不斷地提高創新能力。創業教育不是企業家教育,創業也不僅僅是開公司,創業是大學生對未來的工作進行的富有創新的研究和實踐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雙創教育旨在培育有創新勇氣的公民,有創新意識的勞動者,有創新能力的建設者。雙創教育實際上也是需要創新的教育。開辦企業促進就業固然是雙創教育最突出的成果,但也不能因此忽視了雙創教育的本質。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的需求通過開設不同層次的雙創類課程滿足學生的需要。既要有基礎類的創新教育、創新思維訓練類課程;也有開創企業、創業實訓類的企業家培育課程。
第二,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調整課程設置、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依托全國互聯網+大賽和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等項目,推動雙創教育的實踐化。國家級的各類創新創業競賽是檢驗大學生雙創教育成果的重要平臺。各高校的教學活動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遵循“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原則,通過教學活動選拔優秀大學生項目參加賽前訓練,參賽只是手段,目的是通過這樣的競賽平臺讓大學生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以及通過競賽對創業活動進行很好的預演,從而讓教師和學生都加深了對創新創業的認識,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促進高校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第三,增加對創業項目的幫扶力度,為優質項目送去東風。目前許多高校建立了產學研一體的機構作為大學生創業的指導性平臺;也有高校設立創業孵化園區和創業園,作為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機構。在項目的理論、技術和資金方面給予幫扶。由于高校投入經費有限,對創業初期的項目在資金方面的幫扶力度不佳,而且能夠被選拔進去創業孵化園的創業項目比較少,導致通過高校創業園區的幫扶完成創業的項目不多。在指導幫扶方面,高校一是要加大資金投入,讓更多的大學生優秀創意轉化為創業項目。二是要持續跟蹤畢業大學生的創業活動,讓大學生在畢業后三至五年的時間里能夠通過高校的指導成功創業。在指導幫扶過程中,發現問題,完善教學體系,促進雙創教學的不斷創新。
第四,建立多元化的師資隊伍是目前解決師資短缺和結構不合理的方法。大多數教師主要精力投入在教學科研工作上,尤其是科研工作對于高校教師來說是重中之重。從事創業實踐活動的教師人數不多,有過創業經驗的教師更少。因此,我們更應該鼓勵有創業經驗的教師優先納入雙創師資隊伍。熱情邀請企業家、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作為高校的外聘教師。最后,通過制度化設置鼓勵在編教師到企業進行階段性工作,參與企業經營活動,培養雙師型教師,為雙創教育的深入開展建立人才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