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
摘 要:全球化隨著當下智能科技的腳步已滲透到我們周遭的各層面,當代藝術的未來發展也與全球化進程相互影響。本文將對全球化背景影響下的當代藝術存在方式進行討論,思辨全球化對當代藝術創作影響的更多可能。
關鍵詞:當代藝術;存在與反思
在進入當代藝術領域創作前,身邊許多朋友會發出如何理解當代藝術作品的疑問,當然也會包括我自己。如今,我可以從多角度去對朋友解讀、評判當代藝術的作品,但隨之我又聽到了另一種聲音:“這個作品太簡單了,我也會做。”
確實,在當下當代藝術創作中,許多作品的表現形式是“簡單”的,但這種簡單的背后卻是許多觀眾無法想到或理解的。像草間彌生的作品,當你看到她的波爾卡圓點系列你看可能會覺得這有什么,就是一個顏色的點重復。但你是否了解草間彌生在創作這類作品的創作觀念和時代背景?一方面,如她自己所說受精神問題的視覺干擾。我認為這可以是她自我存在的特殊價值對于作品的意義。同時,在她看來,波點是來自宇宙和自然的信號,地球不過是百萬個波點中的一個。另一方面,在這類作品的創作時代,正值草間彌生在美國的60年代。那時的美國正是美國的戰后時期、反“越戰”時期、“偶發藝術”興起時期、嬉皮士盛行時期、波普藝術出現時期...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草間彌生以符號重復、街頭游行等方式呈現圓點,從而對當時的美國社會做出自己的態度并對其社會變化做出影響。我認為,這種圓點或許可以看作是草間彌生對美國快節奏變化、快餐經濟變奏的不穩定和社會不確定性的回饋與反抗。與此相對應,《全球視野下的當代藝術》的作者在第三章“《背后的故事》與背后的故事”中談到了安迪·沃霍爾。書中舉例《布里洛肥皂盒》是沃霍爾挪用商品廣告設計的典型。在當時以致到現在,很多人會表面的認為這是“抄襲”。但這件作品出現的時代和意義我們無法回避。作者將其歸納為作品“背后的故事”。這件作品的原型設計是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詹姆斯·哈維為肥皂盒的設計,而沃霍爾將其以絲網印藝術品形式挪用再由畫廊等方面販賣經營。安迪·沃霍爾之所以在波普藝術史上留名,更多的原因應該是他在美國當時的快餐文化與經濟中以藝術反饋當時的社會狀態,并將藝術品大眾化,去精英化存在并賦予作品新的意義。這就應是這種“抄襲”背后的意義。同時我找到了回答朋友問題的答案:「從沃霍爾的肥皂盒開始,原創的思想就比原創的制作重要了」。可能從安迪·沃霍爾開始(或許更早),當代藝術創作中工具使用的重要性就在逐漸消弱。我不想再去深究時間概念,僅想探討工具使用的逐漸消弱。當代藝術在今天,更多討論的是思想與觀念。作品的表現方式同樣就是工具的使用,基于今天社會全球化背景,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創作“工具”。甚至僅是一個想法、一個草圖……由于現在社會的多元化,創作當代藝術的手段多種多樣,我們在利用技術的同時也要警惕對科學、技術的盲目樂觀。
在這樣的現狀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當代藝術在今天與之前藝術已無法同軌比較,風格與流派在當代藝術中已逐漸模糊。同時美學在當代藝術中也成為了重要辯論點。在我看來,也就是說今天的當代藝術中的美學討論已超越了之前傳統美學概念范圍,或許我們可以重新定義當代藝術中“美學”的概念,甚至更大膽的重新定義當代藝術中“美學”這個詞?基于全球化社會的“多元性”方面,藝術家們所獲資源已不再單一,不管是不同創作階段的需要還是受隨時代變化的科技手段的更迭,藝術家們想盡情表達自己的野心會“不擇手段”。所以我們已無法很容易判斷和歸類當下的風格、派別。但我們可以去分析不同作品的背后意義和文化內涵,從而梳理現今的當代藝術。不管是何種方式,這些都告訴了我們當代藝術學習者和大眾:今天的當代藝術已不能像從前的藝術一樣去認識和判斷,在如今的社會背景下,它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判斷方法。當代藝術家是敏感的,是不斷提出問題的。以致即便走到今天的全球化時代,藝術家們也不忘利用“全球化”去做文章,去反思全球化和提出相關質疑。“全球化”成為了一些藝術家創作的主題,或許這是因為全球化的“總體性”概念。所以以我的理解,全球化的“多元性”為藝術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工具,而全球化的“總體性”又為藝術家提供了創作素材。同時,我也找到了對當代的一種闡釋,它來自意大利哲學家喬治·阿甘本“當代不是一種時間性的劃分,而是一種存在性的標記;當代性不是一個統一的歷史性概念,而是每個人與時間的獨立關系,是不同人的各種臨時性經驗和總和。”
在今天,當代藝術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藝術功能,更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觀察和理解社會的“工具”。我們雖然身處大的時代背景下,但不能丟棄自身的個體經驗和判斷,更不能忽略我們對他人、社會、周邊環境的感知,因為這些都是我們身處這個全球化時代的真實“證據”。
參考文獻
[1]邵亦楊.全球視野下的當代藝術[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
[2]張海濤.未來藝術檔案[J].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3]王洪義.西方當代美術:不是藝術的藝術史[M].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