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
摘 要:公元前1120年箕子率眾五千赴朝鮮半島建立箕子朝鮮,史稱“箕子王朝”或“殷氏箕子王朝”。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國內逐漸重視并研究關于箕子朝鮮的問題,據初步統計,關于箕子朝鮮的論文迄今已有30余篇,這些論文的內容所涉及領域甚廣。主要涉及箕子對朝鮮半島地區的影響、箕子朝鮮的社會文化、箕子朝鮮的地理位置、箕子東走朝鮮的原因。這些文章不僅給今后箕子朝鮮的研究奠定了基礎,而且還起到了導向作用。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仍缺少系統和深入的研究成果。本文圍繞近年來國內有關箕子朝鮮地理位置及箕子東走朝鮮的原因等問題,在前人學術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初步總結。
關鍵詞:箕子朝鮮;地理位置
1 關于箕子朝鮮地理位置的研究
關于箕子朝鮮的具體位置研究,國內的代表學者有張博泉、閻海、楊軍、李德山、張碧波、朱亞飛等人。這些學者對于箕子朝鮮地理位置問題分別持兩個不同觀點,也是當前國內學界的主流觀點,其一是“中心移動說”,認為箕子朝鮮是由遼西、遼東地區逐步向平壤——大同江一帶遷移的。箕子朝鮮最初的統治中心在遼西的大凌河流域,西周末春秋初遷到遼東地區,遭到燕國打擊后,才移到了鴨綠江以南地區。90年代以來,作為“中心移動說”觀點的奠基人的張博泉先生在《箕子“八條之教”的研究》中率先提及箕子朝鮮的地理位置。他認為箕子朝鮮位于遼西地區。張博泉先生作為老一輩的東北史家,其觀點依據主要來源于在遼西地區的發掘。閻海先生也認為箕子朝鮮的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自西向東的遷徙過程,主要包括遼西及遼東部分地區,后來東移至遼河以東,包括朝鮮半島北部地區,至秦開拓展遼東之后,其疆土才萎縮至鴨綠江以東。閻海先生通過考古資料分析指出,遼西地區的喀左縣西南大凌河兩岸先后出土了一批商周時期的窖藏育銅器,商器和西周器共存一窖藏,認為應與其氏朝鮮有關。只有箕子所建之國才能與商文化有如此密切的關系,并且出土器物在年代上正與箕子建國的時間相吻合。
同樣贊成此觀點的還有楊軍先生。楊軍先生認為商人先世在東北已經確立了統治地位,箕子先至東北地區,首先遷到遼西,而后又從遼西遷往朝鮮。其發表的《箕子與古朝鮮》一文的前半部分都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了論證。與閻海先生稍有不同,楊軍先生認為箕子是在商滅亡前建立箕子朝鮮的,而閻海先生則認為是商被周所滅亡之后。關于箕子東走朝鮮的時間,目前國內學界也存在爭論,但本文撰寫的重點不在于此,故略而不述。
李德山先生在《中國東北古民族發展史》一書中也認為箕子與部族是進入東北在孤竹族居住區作停留后未進入遼西、遼東地區,而是直接進入朝鮮半島,雖同前文的觀點略有不同,但也贊成箕子朝鮮的“中心移動說”。
然而,“中心移動說”被以張碧波先生為代表的“平壤中心說”學者們堅決反對。張碧波先生作為“平壤中心說”的代表人物,其觀點多源于對古文獻和古文字的辨析。張先生認為“”與“箕”非同一字,認為遼西地區出土的非“箕器”,以此反對“中心移動說”的一系列考古依據,認為“箕子朝鮮位于遼西”站不住腳。
以上諸說,依據皆較為片面不夠完整,有些說法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想象。不過這主要是受限于國內外關于箕子朝鮮的史料過少。目前只能將重點放在進一步的考古發掘,或分析同一時期其他相關文獻,這樣才能更準確地確定箕子朝鮮是“遷徙”還是“平壤中心”了。
2 關于箕子東走朝鮮原因的研究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未見專門研究箕子東走朝鮮原因的問題的學者,鑒于此朱亞非先生發表了《箕子東渡考索》一文,主要對箕子東走朝鮮問題進行了剖析研究。
閻海先生在《箕子東走朝鮮探因》中對箕子東走朝鮮的原因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箕子作為一個殷商貴族在國家滅亡后千里迢迢奔赴東北地區。其主要原因是東北地區與箕子乃至殷商之間必然有著深刻的聯系,東北應為殷商文明的發源地。傅斯年先生在其傅斯年在其著名的《夷夏東西說》中提出商人祖先出自東夷,在商取代夏之前,商文化早已扎根東北,并達到了很高的發展程度。《東北史綱》一書中更斷言:“商之興也,自東北來;商之亡也,向東北去。”閻海先生正是以此判斷東北和殷商之間的歷史淵源以及箕子東走朝鮮的原因。
張碧波先生對此有自己獨具一格的看法。首先他否定了“東北是殷商祖先發源之地”一說。箕子所以走之朝鮮,并不關乎“箕子與殷商之間的深厚的歷史淵源”,箕子所建立的箕氏朝鮮并不是“殷商王朝的余脈”。張先生通過對班固與范嘩的記述加以提煉,認為箕子“走之朝鮮”,是因其道之不得實行,是為了實現其理想之政,這個“政”蘊含著箕子所追求的“道義”。他是為實行其道—政治理想才遠走海外,箕子在朝鮮推行“八教之條”,“授之農桑”,因此朝鮮被成為“君子國“,這正是他實現其道的結晶。不過,張碧波先生的看法頗有現代人的觀念,箕子作為古人,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當時的他在那樣的環境下是否有那樣的遠大抱負,還需進一步考量。
3 結語
對箕子東走朝鮮問題的研究,是中國東北史乃至古代東北亞歷史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透過對今年來的研究成果分析,仍存在著許多的不足。近幾年我國對箕子朝鮮的研究逐漸降溫,老一輩研究者無法繼續勝任研究工作。青年學者們則更著眼于關系史方面的研究。關于箕子朝鮮的史料目前相對缺乏,箕子建立箕子朝鮮之后直至被衛滿所滅立,期間數百年的歷史記載是一個空白。而文獻記載也受年代久遠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在記述上存在著一定的錯誤,在對待文獻史料時,我們更應加以辨析。箕子朝鮮的研究,相信在今后隨著考古發掘,一些猜想和假說也會得到一一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