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士峰
摘 要:本文結合技工院校學情和教學實踐,從開展工匠精神專題教育,創設弘揚工匠精神的濃厚氛圍; 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努力打造工匠精神落地成長的土壤; 全方位實行6S管理,扎實筑牢工匠精神形成的根基共三個方面闡述了職業技術院校進行工匠精神教育與學生日常管理相互融通的做法和心得,提供了職業技術院校開展工匠精神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
關鍵詞:工匠精神;教育教學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是推動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力量。
職業院校是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的搖籃,要讓學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進而內化為力量,升華為態度,付諸于行動,成長為踐行工匠精神,用精湛技能報國的有用之才,絕非一朝一夕,我們結合具體教學實踐把進行工匠精神培養與學生日常管理相互融通進行了以下探索與實踐。
1 開展工匠精神專題教育,創設弘揚工匠精神的濃厚氛圍
1.1 開設<工匠精神>專題教育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編寫的<工匠精神>讀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典型。感人的普通勞動者的故事為主體,輔以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論述和貼切精美的插圖,形象生動地詮釋了工匠精神,通俗易懂,適合學生閱讀。為此,我們就以<工匠精神>讀本為教材,在全校學生中開設了10個課時的工匠精神專題教育,組織收看了<大國工匠><匠心筑夢>專題教育片,通過學習,學生對工匠精神的內涵和國家倡導弘揚工匠精神的政策有了深入的了解。
1.2 評選”最美小工匠”
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識,我們在全院各專業發起身邊”最美小工匠” 評選活動,評選出的”最美小工匠”們照片和個人資料制作成精美的宣傳欄放置在在學生的教學樓和宿舍樓最顯眼的位置,讓榜樣楷模時刻發揮激勵人,教育人的作用,這樣工匠精神就化身成同學們身邊一個個熟悉的形象,可以學習、可以模仿,而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明星偶像,實現了弘揚工匠精神落地生根。
這項活動促進了全體師生練技能,強素質的積極性,而且也為”尋找最美小工匠”攝影比賽提供了素材。
1.3 宣傳大國工匠成長故事
央視<大國工匠> 的片首語這樣評價大國工匠:”他們耐心專注,咫尺匠心,詮釋極致追求;他們鍥而不舍,身體力行,傳承匠人精神;他們千錘百煉,精益求精,打造中國制造。他們是勞動者,一念執著,一生堅守。” 國家推出的大國工匠們有哪些人,他們有哪些事跡,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我們把高鳳林、顧秋亮、孟劍峰等一個個大國工匠的照片、事跡做成照明燈箱,放置在學生上下學必經的路旁,大國工匠的高超技藝令人動容,他們的成長軌跡感人肺腑,他們猶如一盞盞明燈天天給學生照亮前行的路,另外,我們在全校發起弘揚工匠精神演講比賽。大國工匠宣傳畫等形式生動宣講大國工匠故事,讓師生熟悉大國工匠們事跡,支持大國工匠事業,樹立成為大國工匠的信念。
2 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努力打造工匠精神落地成長的土壤
2.1 加強技能教學,豐富崗位練兵活動形式
以我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特點,我們舉行了師生書畫、美工大賽,口語故事大賽,舞蹈聲樂表演大賽等各項比賽,師生同臺獻技,教師們的藝術高度和精湛才藝讓學生大開眼界,找到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學生學習干勁增強了,也在無形中督促專業技能課教師必須在業務上不斷進取,精益求精,才能擔負起為人師表的職責。
2.2 滲透工匠理念,培養師生的工匠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這段文字邏輯性非常強,給人們呈現出了清晰的實現人生理想的行動路線。國家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樹立工匠楷模,就是在播下一種思想,職業技術院校的教育者需要讓這種思想落地,進而成為學生的學習習慣,就必須讓工匠精神體現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
校園無小事,處處是教育。 就拿上課鈴一響,學生起立,師生問好這個小細節來說,學生起立問好,有人認為這是形式,只是草草回禮,甚至干脆省卻了這個儀式。其實,學生全體起立齊聲問好,老師立正講臺,目光炯炯,掃視全班,恭敬回禮,禮畢上課,前后不到半分鐘,這卻是一場隆重的上課儀式。教師精神飽滿,服裝得體,準備充分,能讓學生從心理上感覺到上課時間到了,馬上調整心態,進入學習模式。如果省卻了這個小細節,學生的心思就不能和老師同步進入學習狀態。細節很細,效果不小;注重細節,事半功倍。
3 全方位實行6S管理,扎實筑牢工匠精神形成的根基
“6S管理”由日本企業的5S擴展而來,是現代工廠行之有效的現場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證質量,使工作環境整潔有序,預防為主,保證安全。6S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ECURITY)。實施6S管理的作用是(1)提升企業形象:(2)減少浪費:(3)提高效率:(4)保證質量:(5)保障安全:(6)提高設備壽命:(7)降低成本。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全面引進6S管理理念,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習慣, 全方位實行6S管理, 一點一滴扎實打造工匠精神形成的基礎。
3.1 實訓過程嚴格執行6S管理,培養學生一絲不拘的工作習慣實訓室是學生練習技能的主要場所,也是培養學生技能品格的主渠道,實訓室中的實訓設備, 產品耗材,衛生工具如何擺放全部按照6S管理的標準來執行。以6S中的整理為例:有5點要求(1)通道暢通、整潔; (2)工作場所的設備、物料堆放整齊,不放置不必要的東西;(3)工位無不用工具物品;(4)物品擺放整齊、定位;(5)文件整齊、易于查閱。其它的5個S,也都有嚴格的規定,在實訓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執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一絲不拘,精益求精的工作習慣。
3.2 學生宿舍嚴格執行6S管理, 培養學生整潔條理的生活習慣
在學生宿舍管理過程中借鑒6S管理模式,能夠培養學生養成整潔條理的生活習慣。 以6S中的清潔為例:(1)現場6S責任到人; (2)清掃周期明確、檢查制度化,檢查結果及時公布; (3)現場無私人物品; (4)保持整理、整頓、清掃成果并改進; (4)各種記錄明確、清淅;按照這樣的標準,學生宿舍里學生慢慢就會養成職責明確,物品各就各位,個人物品不隨意擺放,注意隨時保潔等好習慣。
3.3 學生教師嚴格執行6S管理, 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學習習慣
在學生教室管理過程中借鑒6S管理模式,能夠培養學生養成嚴謹細致的學習習慣。 以6S中的素養為例: (1)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2)有團隊精神,互幫互助,積極參加“6S”活動,時間觀念強; (3)校服、學生證穿戴整齊; (4)全體同學各守其崗; (5)舉止、言行文明,禮貌問候。 按照這樣的標準,學生慢慢就會養成遵守規則,舉止文明,團結協作,嚴謹細致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實踐表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全方位實行6S管理,是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形成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需要”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強國”;嶄新的中國品牌,需要一支龐大的知識性,技術性,創新型工匠大軍;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已經成為我們時代的主流風尚。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把實行工匠精神培養與學生日常管理相互融通將是我們長期探索與實踐的課題,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會獲得成效,但我們的探索一直在路上。
參考文獻
[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匠精神讀本[M].北京:中國勞動保障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