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文化方面的生活。音樂是人們陶冶情操的主要方式,音樂不僅可以使人們愉悅心情,還可以使人們在其中找到情感的共鳴。生活中,最受人們歡迎的就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融合了當代最時尚、最流行的元素,因為結合了時代的特點,所以深受廣大人民的歡迎。流行音樂在漫長的時代發展過程中具有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唱法,本文將針對流行歌曲的音樂風格和唱法進行研究與討論。
關鍵詞:流行歌曲 音樂風格 唱法
在時代不斷的發展變遷中,音樂的風格和唱法也隨著時代的變換而改變著,而歌曲也逐漸擺脫了傳統音樂的模式與風格,流行音樂漸漸受到大眾的喜歡。流行音樂結合了時代發展的特點和當下時尚前沿的因素,每個時代的流行歌曲都有其自身的風格、唱法和特點,每個時代的流行歌曲和風格也不一樣。只有了解清楚流行歌曲的音樂風格和唱法,才能促進當代音樂的進步和發展。
一、流行音樂的風格發展
流行音樂在中國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有著不同的音樂風格和唱法特點,其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對人民的文化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發展主要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首先,上海“新音樂”的誕生是中國流行音樂的啟蒙,無論何時,上海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作為國際大都市,上海是引領時尚潮流的先驅者,無論是文化生活方面,或者是其他方面,上海的“新音樂”影響著我國流行音樂的風格發展。其次是城市文化與民歌小調的融合,是中國流行歌曲早期繁榮的音樂風格。我國其他少數民族與農民占據著大多數人口,民歌在民間很受歡迎,尤其是在中國發展的初期。最后是港臺歌曲對中國大陸流行歌曲音樂風格的影響。港臺風格的音樂在早期中國發展的歷史舞臺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早期中國,港臺風格向大陸輸送大量的文化,也是為了增進港臺人民和大陸人民之間的感情,進而影響了音樂風格。
二、流行歌曲的唱法
(一)代表現代流行歌曲演唱方法的歐美流行歌曲唱法
在流行音樂的發展歷史進程中,歐美地區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文化方面,都比當時的中國成熟很多,歐美流行歌曲影響了我國流行歌曲的唱法。在那個時候,歐美歌曲的唱法已經形成了一套科學而系統的體系,而且能夠將流行歌曲的風格完美的展現出來。歐美地區流行歌曲的唱法主要體現在歌手對不同類型、體裁的流行歌曲以及歌曲處理的演唱適應性上。歐美流行音樂的唱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口語化的唱法,最具代表性的應當是爵士樂與布魯斯,口語化的唱法比較通俗易懂。口語化的演唱方法是通過歌唱的形式來代替語言,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口語化的特征就是根據這個來的。其次是真假聲來回轉換的藍色約德爾唱法。這種唱法需要歌手具備扎實的歌唱基礎,能夠在真假、美聲之中來回切換,這種方法在搖滾音樂與農村音樂之間運用的較多。
(二)流行歌曲唱法中區別于傳統的聲樂唱法發聲特點
流行歌曲的唱法和音樂表現形式都與西方古典音樂和傳統聲樂的發聲特點不一樣,流行音樂的源頭來源于非洲黑人,他們的唱法多偏向于喊的方式,而傳統的聲樂唱法多是以婉轉迂回的方式唱出來,其歌聲能夠深入人心,直擊人的心靈深處,帶給人們與歌唱者之間情感上的共鳴。而流行音樂的唱法多以喊唱的形式,通過控制聲調和呼吸將流行音樂內部的感情帶給觀眾。因此,在流行歌曲的演唱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發聲部位的振動模式與頻率,主要包括聲帶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運動狀態與共鳴腔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運動狀態等。還有氣息的合理運用,這樣才可以將歌曲內部表達的意思帶給觀眾。另外,流行歌曲的唱法中還可以混入傳統聲樂的唱法,那么也會有另一種新的歌曲方式。
三、結語
流行歌曲一直以來都深受廣大人民的歡迎,流行音樂獨具代表性的特點和唱法深深吸引著人們。音樂是人們生活當中的調劑品,處于什么樣的時代,具有怎樣的時代發展特點,就會形成獨具特色的音樂形式、風格和唱法特點。流行音樂自進入我國以來就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在流行音樂中,人們可以感覺到音樂的魅力。隨著歷史發展的變遷和來自多方文化的沖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流行音樂風格和唱法,本文研究了流行音樂的風格和唱法特點,發現文化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是多方文化沖擊碰撞而融合的產物。流行音樂在演唱過程中,會根據歌曲的體裁、類型等選擇不同的唱法,從而使得流行音樂表現的更加出色。未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流行音樂還會有新的唱法和風格,但是音樂所帶給人們的精神享受是不同的,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時代特色,是時代變遷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所以,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流行音樂,都要追隨時代發展的潮流,其風格多樣、唱法獨特的特點也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張瀟文.李健流行歌曲演唱藝術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7.
[2]邱泳旗.王菲流行歌曲的翻唱藝術[D]. 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7.
[3]邢碩.新疆當代流行音樂發展歷程及本土化元素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1.
[4]王聚伍.流行音樂事象中的劉歡演唱風格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1.
(作者簡介:張藝,女,吉林藝術學院流行音樂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流行音樂表演)(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