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文化建設為我國先進文化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社會基礎,發展群眾文化事業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社區群眾文化建設豐富了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活動,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同時對社會文化建設有著深刻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社區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問題慢慢凸顯出來。本文將重點分析乾安縣社區群眾文化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意見和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社區 群眾文化 建設
一、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基本特征
(一)社區文化是群眾文化之一,是社會文明的產物,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的一項社會工作。豐富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可以陶冶情操,改善社區居民的精神面貌,傳播優秀的文化,增強社區居民的文化意識,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自信。在社區生活中,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有很多種,如歌曲大賽、攝影比賽、各類文藝表演等。多樣化的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充實和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素養,增強社區居民的責任感。
(二)群眾自發組織的文化活動是社區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居民圍繞著公民道德建設和創建文明社區的主題,自發創作歌舞、曲藝、攝影、講座等文化活動,大大豐富了群眾文化活動,給社區居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自我文化素養的提升。同時也體現出社區的精神面貌。這些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深受社區居民的喜愛。
(三)社區群眾文化活動是多樣性的,人們大部分生活時間是在社區度過的,由于個人的成長環境、教育經歷、個人興趣愛好等的不同,社區文化活動形式也存在多樣性。例如歌舞、曲藝、書畫、攝影等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都充分展現了社區群眾文化的多樣性。
二、乾安縣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幾年來,乾安縣的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主要以廣場文化和晨練兩大形式為主。廣場文化的主要形式是群體性的廣場舞,晨練的主要活動是健身操、太極等。活動的時間一般集中在早晨和晚上,參與的人員主要是退休老人。隨著乾安縣相關部門的不斷調查和研究,發現這些群眾文化活動存在一些問題。(1)因為活動團隊是群眾自發組織的,因此在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上略顯單一,藝術性團體較少,群眾文藝骨干較少。由于缺乏專業人員指導,大多數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藝術性不高,文化活動的審美水平和專業水平都存在一定差異,因此,群眾文化活動難以更好地發展下去。(2)對社區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參與意識不夠強。社區文化活動中,退休的老年人是主力軍,很少能看見青年人的身影,這說明大家普遍對群眾文化不夠重視。(3)社區文化管理及資金投入不足。目前,社區文化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是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開展場所。但是光有地方是不夠的,配套的設施也應該完善起來。有些社區存在群眾文化活動場所面積達不到所需標準的情況,且有的設施陳舊、老化。這在客觀上制約了社區文化活動的發展。只有在基礎設施完備的情況下,群眾文化活動才能正常有序地進行。
三、完善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議
(一)提高社區群眾對社區文化的參與意識。要想建設優秀的社區群眾文化,首先要先有群眾文化意識,社區成員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努力,互幫互助,才能有效實現良好的社區群眾文化建設。
(二)加大設備設施的資金投入力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的硬件設施是開展社區群眾文化的基礎,通過改善和更新老舊環境設施,可以激發社區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與內容,在群眾文化的規模和層次上產生一個質的飛躍。
(三)加強培養優秀的社區群眾文化骨干人才。人才是社區群眾文化的主要動力。社區群眾文化離不開專業人才的示范、輔導和培訓。因此,要通過縣級專業文藝團體下基層輔導和培養一大批業余文藝骨干人才,發揮他們的示范和推動作用,以點帶面地建立起來。同時也要定期對業余文藝表演人員進行必要的藝術培訓和輔導,提高他們的組織和輔導能力。優秀的群眾文化骨干可以增強社區成員的集體意識,協調好社區成員之間的關系,有利于社區群眾文化未來的發展,從而形成良好的社區群眾文化活動氛圍。
四、結語
社區文化建設是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我國的社會文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優秀的社區文化增強了社區居民之間的凝聚力,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綜合文化素質,使社區文化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雅琴.新時期社區群眾文化建設探析[J].藝術科技,2014(06).
[2]姚曉肖.論居民的文化權利在社區的實現[J].科教文匯,2012(03).
[3]姚國英.推進社區文化建設 豐富群眾精神生活[J].大眾文藝,2013(07).
(作者簡介:劉麗華,女,吉林省乾安縣文化館,中級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肖英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