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宏觀審慎監管體系的國際比較與啟示

2019-11-13 05:13:15王春麗李琪
江漢論壇 2019年9期

王春麗 李琪

摘要: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金融體系具有自身的不穩定性,傳統的微觀審慎監管無法有效預測并遏制金融危機的爆發。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到美國金融研究所再到新西蘭央行,不同指標體系設計機構所基于的宏觀經濟與市場環境不同,導致指標體系的關注點也各有差異,但是,對于任何一個指標體系而言,其設計都有一定的共同之處,即符合宏觀審慎監管的整體要求,適應各自服務對象的整體環境。在構建中國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時,不能僅滿足逆周期監管的要求,將其監管對象局限于銀行業,而要同時滿足傳染性風險監測的要求,將其監管對象逐步擴展至非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部門、家庭部門、房地產市場等,增強其對跨行業跨市場的金融風險監測,科學引入多樣化的指標類型,同步提升指標體系的配套支撐作用。

關鍵詞:金融危機;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金融風險;貨幣政策調控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9)09-0044-07

宏觀審慎的概念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被提及,但一直處于前期摸索的階段,并沒有引起學術界的特別關注,其中關于宏觀審慎監管的實施措施或手段,較長時間都沒有具體論述。直至21世紀初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開始提出要采用指標法來對金融體系的穩定程度進行評估,并于2006年,正式公布了金融穩健指標(FSIs)。至此,作為宏觀審慎監管的配套措施之一,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開始進入公眾視野,與其相關的理論研究及指標監測方法也倍受關注。

一、宏觀審慎監管的方法論基礎

1. 文獻回顧

國外關于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研究大多是與系統性風險的測度聯系在一起的。如Borio(2003)通過描述系統性風險在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的形成機理,提出了實施宏觀審慎監管的方法工具① 。這一思路對其后研究系統性風險和構建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具有較大影響,IMF(2009)將系統性風險的評估區分為三個維度來進行,其中,財務維度主要評估整體財務的穩健性,金融機構維度既要評估單個機構的風險,又要評估金融機構之間的關聯風險,這種分維度評估的做法后來也被國際上許多國家或組織所借鑒②。

國內對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研究甚少,對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界定也模糊不清,相關的提法就有宏觀審慎監測指標、宏觀審慎監管預警指標、宏觀審慎評估體系、宏觀審慎統計指標和宏觀審慎監管指標等。麥強盛等人基于對宏觀審慎監管內涵的理解,提出了金融監管指標體系的構建依據,構建了4個子系統24項指標的金融監管指標體系,他們通過選取我國1995—2009年的面板數據測度,得出我國金融穩定指數不斷升高的結論③;李靜婷等在對亞洲開發銀行、歐洲中央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集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宏觀審慎監管預警指標的選取及模型的構建,并采用歷史數據對其進行了實證檢驗④;占云生基于對系統性風險的監測分析,以銀行部門與房地產部門的風險為沖突口,提出了相應的監測指標、調控工具與傳導機制⑤。

總體來看,已有文獻對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比較研究仍有局限,難以有效指導我國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構建。鑒于此,本文以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為視角,在比較并借鑒國際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提出相關建議,為我國的宏觀審慎監管實踐提供理論指導與支撐。

2. 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合理構建

從內涵上理解,宏觀審慎監管是與微觀審慎監管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其中,微觀審慎監管主要涉及銀行穩健經營和單個銀行對存款人的保護。從微觀審慎監管來看,金融風險是外生的,各個金融機構之間不具有風險傳導性和相關性,因此,通過實行針對單個金融機構自下而上的審慎控制方法,以確保單個金融機構是穩健的,就能實現由單個金融機構構成的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客觀地說,在金融業發展的較長時期內,微觀審慎監管還是能夠滿足相應的監管要求的。伴隨著金融創新步伐的加快,市場發現,即便單個金融機構符合微觀審慎監管的要求,但由它們構成的整個金融體系卻有可能是不穩定的,系統性風險引發的金融危機總是周期性發作,微觀審慎監管對于金融體系的整體脆弱性無能為力,宏觀審慎監管開始發揮作用。

宏觀審慎監管最早出現可回溯到20世紀70年代,早期宏觀審慎監管還只是作為一個術語或者概念被提及,并沒有引起理論界過多的關注。直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理論界才開始全面認識到系統性風險的破壞力,開始對以防范系統性風險為目標的宏觀審慎監管進行研究。不同于微觀審慎監管以單個金融機構為視角,宏觀審慎監管將政策視角擴展到金融機構之間、金融市場乃至宏觀經濟層面,強調金融機構的共同行為會產生內生性的系統性風險,這種系統性風險不僅會對金融系統造成損害(如大規模的金融服務中斷),還會對宏觀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如引發系統性危機)。傳統的微觀審慎監管難以從微觀層面有效控制并化解這種負面影響,而宏觀審慎監管實行自上而下的審慎控制方法,能夠將目標范圍擴大到整個系統,增強金融體系的彈性和韌性,以防止風險的不斷放大,從而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

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是監管部門用來監測和評估系統性風險的一種方法。從目前的文獻研究來看,監測和評估系統性風險的方法主要有指標法和模型法兩種,但從實踐的通用做法來看,鑒于指標法相對于模型法更具有簡單可行且有效的特點,各國監管當局包括一些國際和地區經濟組織(如IMF、BIS和FSB)都更偏好于使用指標法來監測系統性風險以及金融的穩定⑥。指標法是一種運用統計指標來綜合反映金融體系發生系統性風險可能性的監測評估方法,它的指標體系設計安排與系統性風險的來源密切相關。基于一些學者或機構對系統性風險的分析和探討,系統性風險的來源主要表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

一是時間維度上,系統性風險具有跟隨經濟周期不斷累積而后釋放的順周期性。當經濟處于上行期時,金融機構在順境中的樂觀情緒會導致其愿意承擔過度風險,從而引發信貸繁榮和資產價格泡沫,過度風險累積顯著增加了后期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當經濟處于下行期時,金融機構在逆境中的悲觀情緒會導致其過度地厭惡風險,從而引發資產價格泡沫破裂,此前累積的過度風險釋放不僅對金融體系造成了沖擊,而且加劇了實體經濟的波動。正是由于系統性風險的這種順周期特性,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在構建時就應充分考慮風險積累與爆發的非線性影響和時變特征,在經濟上行時期,為防范信貸繁榮和資產價格泡沫建立風險緩沖,在經濟下行時期,為最小化信貸緊縮和資產價格泡沫破裂的負外部沖擊,要釋放風險緩沖,此時,需要關注的問題主要是信貸總量或資產價格過快增長、金融體系的期限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等,具體可從逆周期資本緩沖機制、動態撥備制度、特定行業的資本要求和風險敞口上限、杠桿率監管、流動性監管等方面構建“逆周期調節”的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涉及的指標如動態撥備要求、逆周期資本緩沖、流動性覆蓋比率、核心融資比率、存貸比上限等。

二是空間維度上,系統性風險具有在金融機構之間相互影響而迅速蔓延的傳染性和溢出性。復雜金融工具的使用和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使得金融機構之間產生業務的高度關聯性,直接的風險敞口導致金融機構在面對共同沖擊時表現得相當脆弱,容易引起風險在金融體系內和其他市場參與者身上相互影響和分布。由于系統性風險在空間維度上的這種關聯性表現,那些看似對單個機構合適的金融活動,當共同作用于整個金融系統時,就可能會對金融體系的穩定性產生沖擊。雖然金融機構關聯性所引發的這種傳染性風險不一定能被明顯地監測到,但是,只要監管機構能夠提前監測到在給定時點上個別大型金融機構倒閉對金融體系可能造成的沖擊,就能事先采取預防措施進行相應的風險防范。這就要求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能有效識別不同金融機構所具有的不同系統重要性程度及其對系統性風險的貢獻程度,具體要從識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加強損失吸收能力、強化流動性監管等方面構建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涉及的指標如銀行規模、銀行間互聯度、可替代性、外匯敞口限制等等。

二、國際上三大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具體設計

20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伴隨著宏觀審慎監管理念在國際上日益受到重視,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也得到極大發展。各國中央銀行、監管當局以及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清算銀行(BIS)和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在內的國際和地區組織都試圖運用一套指標體系來全面評估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金融穩健性指標(FSIs)、美國金融研究所的金融穩定監測器(FSM)、新西蘭央行的宏觀審慎統計指標(MPI)等。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金融穩健指標(FSIs)

金融穩健指標(FSIs)是衡量一國金融機構整體以及作為金融機構客戶的公司和住戶部門的當前金融健康狀況和穩健性的指標。它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國際社會共同制定,旨在支持宏觀審慎分析,評估金融體系的優勢和脆弱性。相較于其他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而言,金融穩健性指標起步較早,影響力也較大。該指標體系始建于1999年,正式發布于2006年,并于2013年進行了改進;指標覆蓋面也從最初較為單一的金融機構財務指標逐步擴展到包括財務指標、宏觀經濟指標以及市場指標在內的全面評估指標體系。目前該指標體系共有指標數52個,其中,核心類指標17個,鼓勵類指標35個,兩類指標針對的監管目標有所不同。核心類指標主要針對與金融穩定直接相關的存款吸收機構,指標覆蓋了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盈利性、流動性、市場風險敏感度以及房地產市場等六個方面,旨在通過監測存款吸收機構的資本實力、資產的結構和質量以及對金融風險的暴露程度來衡量存款吸收機構的風險和脆弱性;鼓勵類指標則針對包括存款吸收機構、其他金融公司、貨幣市場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非金融企業部門、家庭部門和房地產市場等在內的八類監管目標,每類監管目標的指標設置雖有所不同,但主要監測的內容大體一致,即這八類監管目標的負債和支付到期金融債務的能力,以此來衡量非金融部門和銀行部門之間的宏觀金融聯系及其對金融危機的可能影響,(參見表1所示)。

2. 美國金融研究所的金融穩定監測器指標(FSM)

金融穩定監測器(Financial Stability Monitor,FSM)是美國金融研究所于2013年開發的一個用于系統分析金融穩定狀態的指標體系,旨在通過衡量金融體系本身的穩健性來識別其潛在的脆弱性,以提防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它的指標構成跨越了不同的地理區域、部門和度量方法,目前該指標體系大約有指標數60個,主要劃分為5個主要風險類別和18個子類別,5個主要風險類別分別是宏觀經濟、金融市場、信貸、資金/流動性以及傳染性,其中,宏觀經濟風險主要通過經濟活動、主權風險、通貨膨脹不確定性和對外部門等子類別加以監測;金融市場風險主要通過波動性、利率風險、位置和資產估值等子類別加以監測;信貸風險主要通過企業部門、家庭、金融部門等幾個子類別加以監測;資金/流動性風險主要通過融資條件、市場流動性、資產負債表的流動性和中介等子類別加以監測;傳染性風險主要通過共同危難、資產市場和互聯性等子類別加以監測。指標監測結果最終被組織成一張熱圖(Heat Map),指標越接近紅端,相對于該系列的范圍風險就越高;指標越接近綠色的一端,被測風險就越低(參見表2所示)。

3. 新西蘭央行的宏觀審慎指標(MPI)

宏觀審慎指標(Macro-prudential Indicators,MPI)是新西蘭央行于2014年推出的一個用來評估金融系統風險的指標體系,它是新西蘭央行經過一段時期研究探索制定的,旨在通過監測一系列指標為其提供金融系統風險的評估信息,并協助評估相關政策的部署與反應是否適當。宏觀審慎指標體系的評估結果會每季度更新一次,并通過圖表的形式展示在公眾面前。從指標監測目標來看,宏觀審慎指標與金融穩健指標、金融穩定監測器指標不同,它評估的并不是金融體系自身的健康狀況和穩健性,而是直接監測與識別金融系統可能存在的系統性風險。MPI主要從總體財務風險、房地產風險、其他行業風險等三個方面來監測系統性風險,該體系目前的指標數大約有39個,其中,總體財務風險主要涉及信貸和資產價格、銀行杠桿和風險承擔、資金和流動性、金融市場環境等類別指標,涵蓋指標數約有15個;房地產風險主要涉及房地產市場失衡、家庭資產負債表拉伸、貸款標準等類別指標,涵蓋指標數約有14個;其他行業風險主要涉及農場市場失衡、農場資產負債表拉伸、商業地產失衡、企業資產負債表拉伸等類別指標,涵蓋指標數約有11個(參見表3所示)。

資料來源:根據新西蘭儲備銀行公告整理。

三、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設計的差異化特征與經驗總結

從上述三大指標體系的涵蓋范圍來看,都涉及到了金融機構、宏觀經濟和非金融部門等,指標類型也都包括了財務指標、宏觀經濟指標以及市場指標等,從這個層面來看,三大指標體系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了對宏觀審慎監管理念的落實及其對系統性風險所具備的兩個特性(逆周期性和傳染性)的評估和監測。然而,從三大指標體系的具體構成來看,由于各指標體系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導致各指標體系在完備性上也有所差異。

1. 三大指標體系的差異化特征

比較而言,三大指標體系中,金融穩健指標(FSIs)的完備性相對較低。FSIs將指標體系劃分為核心類指標和鼓勵類指標,其中,核心類指標只針對了存款吸收機構,并沒有將其它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部門涵蓋在內,而且從指標數量上看,與存款吸收機構相關的指標多達29個,占所有指標數的一半以上,其它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部門、住戶部門的指標數量較少。就此而言,FSIs偏重單體銀行的實力與脆弱性,而對金融體系內部關聯性乃至金融體系與其他市場之間的傳染性關注不夠。對于國際市場間交易的傳染性風險,FSIs也僅依靠外匯凈敞口頭寸/資本這一指標來進行衡量,這與宏觀審慎監管對跨國交易傳染性風險的監測目標也相去甚遠。從2006年至2013年間,FSIs歷經多次修訂,其指標類型也從最初較為單一的財務指標,逐步擴展為目前相對全面的財務指標、宏觀經濟指標和市場指標,但從指標類型的分布情況來看,財務指標仍在FSIs中占主要部分,包括流動性、資本充足率、盈利能力、杠桿率、資產質量、集中度、股價等方面,由于這類財務指標的設計理念比較簡單,主要取自于各類型單體機構現有財務報表上的指標,數據也以各單體機構的財務報表合并為基礎,因此其監測的對象依然是單體機構,關注的焦點也依然是微觀審慎目標,這與宏觀審慎監管對指標關聯性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與FSIs不同,金融穩定監測器(FSM)的完備性較高,在指標覆蓋方面,FSM不僅重視對單體機構(包括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部門、家庭、政府等)脆弱性的監測,也同樣重視對系統性風險有潛在威脅的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傳染性等方面的監測。此外,為了更全面地評估外部環境可能帶來的關聯性風險,FSM還把對本土金融有重要影響的其它國家和重要國際機構的一些指標也涵蓋在內,如經合組織主要指標、新加坡股票交易等;在指標類別方面,FSM更加集中于綜合性的、關聯性的指標上,單一類型的財務類指標較少,除了一些國際上通用的宏觀審慎監管指標外,如產出缺口、基礎財政收支、主權債務占GDP的比例、公司現金、銀行的流動資產等,還有許多通過模型處理、調查整理以及市場其它渠道收集的復合性指標,如持續時間指數、投資者信心指數、銀行健康指標、資產收益的相關性、貨幣基金價值分析等,這些復合性指標監測的是單個機構的集體行為,反映的是機構之間的風險溢出效應,因此更能有效評估金融體系的穩健性。

三大指標體系中,宏觀審慎指標(MPI)較為獨特,MPI沒有遵循大多數國家的做法,將監測指標按與金融體系穩健性相關的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家庭、政府等部門來進行配置,而是從對系統性風險有重要影響的行業視角來進行指標設置,它的指標不僅覆蓋了在新西蘭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銀行業,還關注了對新西蘭經濟具有重要影響的房地產業和農牧業等國民行業部門。就這點來看,雖然MPI的指標數較少,但代表性較強。另一方面,為了反映房地產風險和其他行業風險,MPI的指標類別除了一系列的財務指標外,也有較多反映宏觀經濟和市場環境的指標,包括信貸和資產價格指標、金融市場環境指標、房地產市場失衡指標和農場市場失衡指標等。

2. 經驗總結

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到美國金融研究所再到新西蘭央行,不同指標體系設計機構所基于的宏觀經濟與市場環境不同,使得指標體系的關注點也各有差異,然而,對于任何一個指標體系而言,其設計都有一定的共同之處,即符合宏觀審慎監管的整體要求,適應各自服務對象的整體環境。

一是強調指標體系的覆蓋面。與微觀審慎監管只關注單個金融機構不同,宏觀審慎監管關注的是整個金融體系,指標設計上不僅重視金融機構,更重視與金融機構有關聯的其他經濟部門。因此,國際上許多國家或機構的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通常具有較廣的覆蓋面,會在不同程度上覆蓋金融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住戶部門、政府部門以及重點國民行業部門的相關指標。例如,IMF的 FSIs 在鼓勵類指標中不僅專設了非金融企業部門、家庭部門和房地產市場等非金融部門的指標,還增加了針對貨幣市場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指標;美國金融研究所的金融穩定監測器 FSM不僅將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傳染性等作為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在信貸類別中加入了企業部門和家庭等非金融部門的指標。新西蘭央行的宏觀審慎指標MPI就不僅分析了銀行業的財務風險,還分析了金融市場環境以及房地產風險和其他行業風險。

二是重視指標類別的多樣性。根據宏觀審慎監管的理論內涵,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在設計上既要滿足“逆周期調節”的需要,又要考慮金融體系內部的關聯性。因此,國際上一些國家或機構在構建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時,除了使用一些原始指標之外,更注重利用對原始指標的加工處理(例如比率、波動率、缺口值、分布信息、數據的多層嵌套等)來實現對系統性風險的有效監測。例如,IMF的 FSIs在指標形式的選擇時,主要采用相對指標來反映金融體系內部的結構性問題,其中,FSIs中80%的指標都是相對指標;新西蘭央行在宏觀審慎指標的加工處理中,通過采用缺口值、分布信息等來增強對系統性風險的監測,如按行業劃分的資產價格增長、按部門劃分的價格租金比等指標;美國金融研究所的金融穩定監測器 FSM不僅運用了比率、波動率等方法,而且在個別指標的設計上還運用了數據的疊加和多層嵌套來揭示金融體系內部的關聯性,如產出缺口、通貨膨脹波動、資產收益的相關性等指標。

三是關注指標體系的適用環境。指標適用的環境不同,指標設計的要求標準也不同,如FSIs的編制機構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國際社會,在指標設置過程中就兼顧了各成員國和地區性國際機構的差異性,并鼓勵在進行金融穩健指標分析時,考慮各國的特殊環境。其中,核心指標被認為適用于所有國家,鼓勵類指標可以根據各國的具體情況制定。而從FSM的關注點來看,它監測的重點是金融體系自身的穩健性,而不是可能對金融體系造成影響的風險沖擊。由此可見,FSM與上述FSIs相似,并不是用于預防金融危機的,它們只是政策制定者監控金融體系健康狀況的工具之一,在危機防范過程中,它們只能作為早期預警體系的一種補充,在宏觀審慎監管過程中,需要與金融壓力測試和早期預警模型等定量評估工具配合使用。雖說與FSIs、FSM相比,MPI對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部門、政府部門等的關注度略顯不足,但由于它對重要部門風險監測力度較強,因此對系統性風險的監測效果也是較為明顯的,不僅對可能引起危機發生的風險具有早期預警效應,而且對危機發生過程中宏觀審慎政策化解風險的能力也具有評估效應,能夠在一定層面上指導政策的進入與退出。

四、啟示

構建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既要考慮指標監測系統性風險的覆蓋面問題,又要考慮單個具體指標的適用性和可行性問題。

1. 事先明確指標體系的構建理念,使其適應中國經濟的制度環境

從國際上構建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理念來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各有側重,宏觀審慎監管不能完全取代微觀審慎監管的作用,因此,傳統的微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架構應予以保留,加之輔助一些宏觀審慎監管的指標;另一種是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合二為一,宏觀審慎監管可以完全替代微觀審慎監管,因此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應打破原有微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架構重新構建。就我國目前的經濟制度環境來看,金融市場的各個層面都還在健全完善過程中,微觀層面的資本監管仍是我國對單個金融機構風險監控的主要方面,完全打破原有微觀審慎監管格局,重新構建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條件還不具備,為此,我們可參照FSIs的做法,將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有效結合,在具體指標設置時,既體現對各金融部門的微觀審慎關注,又體現對系統性重要機構的宏觀審慎監管。

2. 合理確定指標體系的監管范圍,力求對系統性風險的有效覆蓋

根據國際上的通用做法,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基于監管需要不斷動態更新、彌補數據缺口的過程,需要反映的是與金融體系有所關聯的重要數據信息。從中國金融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金融混業經營的趨勢日益凸顯,跨行業跨市場的金融創新活動層出不窮,系統性風險不僅在時間維度上表現明顯,在空間維度上的表現也日益增強。因此,在構建中國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時,就不能僅滿足逆周期監管的要求,將其監管對象局限于銀行業,還要同時滿足傳染性風險監測的要求,將其監管對象從銀行業金融機構逐步擴展至非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部門、家庭部門、房地產市場等,增加設置與這些監管對象相適應的指標,增強其對跨行業跨市場的金融風險監測,加強對系統性風險在空間維度上的監管力度。

3. 科學引入多樣化的指標類型,強化對風險因素的多角度評估

為了更有效地評估系統性風險,對于關鍵因素的風險評估應該是多個方向的,僅就資本充足率而言,FSIs就使用了5個指標加以監測,分別從監管資本、監管一類資本、一級普通股等多個層面進行了評估。而對于那些影響系統性風險的空間維度因素來說,更需要通過多個角度對其風險進行監測,以有效評估出機構與系統之間存在的關聯風險,例如對房地產市場風險的監測,FSIs、FSM和MPI都采用了多種量化指標(比率、分布率、增長率等)。對此,在構建中國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時,就應科學引入多樣化的指標類型,既要包括反映單體機構財務風險的通用指標,也要包括反映機構之間關聯性風險的復合指標,其中,財務指標要重視其周期性,強化對指標數據的頻率統計,以滿足短期監測的要求;而復合指標要重視關聯性,如波動率、增長率、分布率等疊加狀況,通過對這些指標進行技術處理以實現多角度的系統性風險評估。

4. 同步提升指標體系的配套支撐作用,滿足風險狀況評估的信息需求

多樣化的指標類型需要有相應的數據信息支撐,考慮到目前我國在金融數據信息方面還存在統計口徑不一致、數據信息缺口較多、數據記錄不全面等問題,我們要從滿足金融體系風險狀況評估的信息需求出發,加快金融統計信息的標準化和動態化建設,不僅要拓寬金融統計數據的覆蓋范圍,構建適應宏觀審慎監管要求的金融統計報表,還要統一數據收集、梳理和識別的標準,加強統計數據獲取的時效性和可比性,以此來輔助宏觀審慎監管指標體系的構建。此外,我們還要加快健全信息共享機制,拓展多種渠道以獲取數據,降低信息獲取成本,提高統計效率。鑒于我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壯大,我們也可以參考國外的做法,通過購買并使用金融、經濟、行業等第三方統計平臺的服務來獲取一些相對復雜的數據信息,例如一些復合型指標和模型類指標的數據信息,以提升對金融風險狀況的評估質量。

注釋:

① C. Borio, Towards a Macroprudenti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CESifo Economic Studies, 2003, 49(2), pp.181-215.

② IMF,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Responding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Measuring Systemic Risks, 2009, pp.45-96

③ 麥強盛、劉洪波:《基于宏觀審慎的金融監管指標體系構建研究》,《金融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④ 李靜婷、何平、孟繁旺:《中國宏觀審慎監管預警指標選取及模型構建——基于對國外指標的比較和實證檢驗》,《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年第3期。

⑤ 占云生:《宏觀審慎監測指標與調控工具的選擇:理論與實踐》,《青海金融》2017年第2期。

⑥ 廖岷、陳濤、叢陽:《宏觀審慎監管研究與實踐》,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頁。

作者簡介:王春麗,福建社會科學院亞太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福建福州,350001;李琪,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吉林長春,130033。

(責任編輯? 陳孝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swag国产精品| 精品91在线| 无码AV动漫|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福利|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国内精品免费|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a|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亚洲视频影院|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天堂在线亚洲| 99久视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91国语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久久精品丝袜|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91九色国产在线|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色婷婷色丁香|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99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天天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亚洲天堂2014|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影院|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欧美日本激情|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9cao视频精品| 欧美在线伊人|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97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成人|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欧美色综合网站| 亚洲免费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