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濤
(云南省曲靖工商職業技術學校,云南曲靖 655000)
近年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并推動了各個行業新的發展。在教育行業當中,素質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能夠受到政治教育的重要影響,所以,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在中職政治教育之中加入了時事政治,有利于中職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得到進一步改善。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社會上各個行業之中的競爭均十分激烈,并且不論是我國傳統教育還是我國當代教育,“德才兼備”均為要求人才的基本素質。政治教育作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將時事政治融入其中,能夠更加具有生動和形象的特點,更有利于直接沖擊學生的內心,也就更有利于推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行提升,使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后能夠更加清晰的對善惡進行分辨。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深入,政治教學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考察,也應該積極提升學生對于政治材料進行分析和解讀的能力,所以,政治這一門課程不僅需要對理論知識和材料分析進行深入學習,還應該能夠具有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的能力,所以在政治教育中加入時事政治,更加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活力,強化學生對于政治問題進行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習效率。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在中職院校的政治教學之中,時事政治的應用基本流于形式。對于大部分政治教師來說,其并未對時事政治對于政治教學的重要影響進行深刻認識,思想覺悟相對較低,通常來說僅在課前或課后單一的將時事政治引入到教學內容之中,而并未實現真正的通過時事政治提升政治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對于時事政治內容的不重視也加深了學生對于時事政治的不重視,也就進一步加深了時事政治在政治教學中流于形式的情況。
在中職院校的政治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并未有效對時事政治內容進行整合處理,同時并未對時事政治內容進行有效應用,導致時事政治內容的加入并未對學生起到教育的作用,特別是如果教師僅對個別時事政治后進行應用,不僅難以起到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效果,甚至還可能導致學生的認知出現偏差。另外,我國的教育改革仍未完善,有部分教師仍然具有傳統的教育思想,僅對學生的考試成績加以重視,要求學生采用背誦的方式對時事政治進行學習,增強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被動性。
時事政治的更新是不間斷的,所以,中職院校的政治教師應時刻對時事政治進行關注,通過電視、報紙以及網絡等多種途徑全面、深入的了解國內外的時事政治,以保障時事政治的有效性。并且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對時事政治內容進行適宜的引入,幫助學生對國內和國際的發展形勢和熱點問題進行全面了解,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有效拓展,以提升學生對于政治的分析能力。
與傳統的中職政治教學相對比,經過新課改的中職政治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要求學生不僅能夠對知識進行準確的記憶,還能夠對知識進行正確的解釋,所以一般來說,對學生進行政治學習水平測試的過程中,所應用的測試題目通常以時事政治為主要載體,并且要求學生能夠將時事政治材料中所包含的隱含信息進行解讀和分析。
傳統的中職院校政治教育所采用的解題形式相對來說較為僵化,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通常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對解題套路等進行傳授,積極提升學生的理論測試分數,而嚴重忽略的時事政治的教學,導致多數中職院校學生對于時事政治并不具有正確、全面、深刻的理解。
所以,在中職院校開展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適當在課堂中加入時事政治方面的內容,以促使政治教學的趣味性得到提升,例如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國家抗震救災等相關內容,并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鼓勵學生積極對自身的感受進行表達,從而促使政治教學得到強化,同時提升了學生對政治問題進行深入探究的能力。
在中職院校開展政治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積極對學生的個性特征給予尊重,同時關注學生的興趣以及實際的學習情況。在傳統上,中職院校開展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條理性,全部內容的編訂均以相應的順序為主要依據,后期對教學內容進行編訂的過程則主要是插入相應的圖片,同時對部分案例進行更新,從本質上看,其內容并無顯著的變化發生,所以政治課程的學習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較為枯燥無味的;另外,因為政治學習內容基本全部由理論知識和習題所構成,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內容與現實相脫離的情況已經處于不斷加劇的狀態中。
所以對于中職政治教材來說,其內容已經相對落后,但是在進行政治課程測試的過程中,因為測試內容與時事政治相符合,所以測試中極可能出現學生不熟悉的政治術語,從而導致學生對于題目的理解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學生的測試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此時,如果教師不能夠及時對相應的時事政治內容進行補充,必然會導致政治教學的進程受到影響。
由此,中職政治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時事政治內容加入到課程之中,例如在正式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之前,教師可以講述一個與教學內容具有一定關聯性的時事政治事件,此舉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有效吸引,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專注,并加深學生對政治學習知識體系以及時事政治的理解。
3.4.1 演講式時事政治教學
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對時事政治進行關注,并引導學生在課前采用演講的方式對時事政治內容進行分享,分享的基本形式為時事政治的主要信息和學生自身對于該事件的感悟與分析。例如2011年10月,廣東佛山一兩歲女童于一巷中被面包車碾壓兩次,僅幾分鐘之后,再次受到一輛小貨車的碾壓。在事發之后的7分鐘之內共有18名路人經過女童,卻無一施以援手,直至一位撿垃圾的阿姨將女童抱至路邊并尋找家長,但是最終結果令人遺憾,女童因搶救無效死亡。在這一事件中,當前國人公眾道德下降的情況被顯著的體現,由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公眾道德水平下降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提出提升國民公眾道德水平的對策。通過將時事政治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是理論知識更加的靈活和生動,也就更加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于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
3.4.2 定期開展專題講座
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中職院校使用的政治教材內容是存在不一定的滯后性的,導致學生難以對社會發展的步伐有效適應,也就難以得到全面的、綜合的發展,基于此,作為中職政治教師,應該積極采用相應的方式對此情況進行改善。對于當前社會中所發生的各種事件以及多種社會現象,中職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解之處,如果不能夠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在進行政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即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挫敗感,甚至對政治學習失去信心。所以,需要教師將時事政治作為主題開展講座活動,幫助學生對時事政治進行分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時事政治不僅是中職院校政治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進行政治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推進中職院校政治教學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能夠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