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道波/江蘇宿遷學院
我國體育文化是整個文化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在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過程中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國非常注重體育運動的發展,在高等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基于此,在大學生思政教育過程中融入體育文化,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特征,同時也是大學生思政教育日益多元化的必然要求。因此,應著力分析和探索體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和可行性應用路徑。
體育文化在我國的時代發展過程中,除了具備本身的體育文化內涵外,也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特征。關于體育文化,實質上的含義是在參與體育運動實踐過程中所體現和形成的精神文化現象,是我國體育精神的概括與升華,其含義更加深層次和富有內涵。并且體育文化并不是脫離中國傳統文化而獨立存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體育的碰撞和有機融合,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以及濃烈的時代氣息。
體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具有獨特的優勢,是通過體育文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并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身體素質。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面對社會中以及網絡上的不良思潮,其意識形態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和影響,通過將體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抵御不良思想,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對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國體育文化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理念,是引導大學生積極健康的面對生活,同時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我國體育文化中蘊涵著堅持不懈、努力奮斗、永不言敗等諸多高尚的體育精神,并且這些恰恰是當代大學生最缺少的東西。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通常會遇到來自教師、家長、社會的壓力,尤其是在大學生面臨實習和畢業時,內心中非常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并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體現出嚴重的自卑心理。因此,通過體育運動來幫助大學生排解消極情緒、釋放壓力,同時能夠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這種方式不僅具有較高的時效性,并且大學生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均較高。我國體育文化中表現出較強的感染力和征服力,通過循序漸進地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中,能夠對大學生形成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使其逐漸改變當前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體育文化能夠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太多,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我國體育文化中團隊項目是其中的核心,占據著無法替代的位置,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女排精神”。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在集體中能夠迸發出極大的力量,一個集體共同努力、堅持不懈的奮斗,能夠提高集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對個人的成長也十分重要。一個人哪怕具有很強的力量,但若脫離團隊缺少團結協作,那么想要成功是非常困難的。在參與團隊項目過程中,需要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通力合作,并且具有清晰明確的分工,團隊整體的力量是促進成功的關鍵。通過引導大學生參與體育團隊項目,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能力,使其在團隊合作過程中具備一定的競爭意識,增強團隊協作的能力。這種能力對大學生日后的職業生涯發展同樣具有積極作用,使大學生在任何團體中始終秉持團結協作意識,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愛國主義是我國體育文化的核心內涵,同時也是體育文化,在時代發展過程中的原動力。我國歷代的體育健兒在參與比賽過程中,始終秉持著為祖國和民族爭光的思想理念,這也是他們在艱苦訓練過程中強大的支撐力。無論再苦再累他們始終咬緊牙關,將自身的價值與祖國的榮譽聯系在了一起。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人才和建設者,通過體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夠使大學生受到源源不斷的感染和熏陶,進而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過程中,思政課堂是教育的最主要陣地,思政課堂也是大學生獲取思政知識的重要渠道,具有較強的教學時效性。但縱觀我國當前大學生思政課堂能夠發現,教學中仍然存在教學內容滯后、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諸多問題,如何提高大學生思政課堂教育質量和效率,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基于此,將我國體育文化融入思政教學課堂中,教師在講解思想政治相關知識時,可選取體育文化中與之契合的內容相結合,例如經典賽事、人物故事等,均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深入了解體育文化內涵。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師將根據當前的教學內容,適當為學生拓展課堂游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進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感悟體育文化內涵,將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內化于心,充分發揮體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和作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內容較多,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復雜性,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導師,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然而在教育過程中,無法避免會遇到由于場所和角色限制,導致許多問題更加復雜化,影響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輔導員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注重體育文化的融入,不必在固定的場所中展開交流,平時多與學生交流喜歡的體育活動,使學生逐漸信任輔導員并敞開心扉,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輔導員在處理大學生情感以及心理的問題時,更不能運用統一的方法直接了當管理,需要運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以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并在交流過程中給予學生關懷和愛護,最終運用一種恰當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除此之外,體育文化在融入輔導員工作過程中,輔導員可將體育文化作為班會、班級活動的主題,通過體育文化增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由于我國當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對大學生的管理并不是非常嚴格,相比高中時代,大學生有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這也導致大學生更加憊懶,存在諸多負能量。大學生除去上課時間,大部分時間間在宿舍睡覺、打游戲等,導致大學生身體素質較差,缺乏吃苦耐勞精神。高等院校應具備豐富的體育活動,通過引導學生參加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其不再沉迷于網絡。高等院校可通過校園廣播、校園官方公眾號、校園官方微博、校園新媒體等大學生接觸較多的平臺,大力宣傳體育文化,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情懷。此外,可在教室中設置體育文化墻,體現出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等積極因素,營造良好的教室氛圍,使其成為體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充分發揮對學生的積極影響作用。
綜上所述,體育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體育的結合,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價值。伴隨時代的發展,大學生通常會遇到多元的意識形態和不良思潮,并深受其影響,因此,將體育文化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必要性。可通過思政教學課堂、輔導員工作中、大學生生活中等路徑,不斷提高體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