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夢宇
輔導員制度是1952 年由清華大學提出并實施的,因此這是我國所特有的高等院校教學制度。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不僅承擔著學生學習生活的監督者,同時也是完成學生德育工作的排頭兵。在建設“雙一流”大學視域下,輔導員的業務水平提升就成為各個高校重點關注的問題。同時,我國政府也十分關注這一問題,并早在2004 年就制定了以《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為代表的一系列文件。在這些文件的指引下,我國輔導員隊伍建設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國各行各業穩步發展的重要思想,其闡述了改革發展工作需要順應形勢的重要理念。所以想要促進輔導員隊伍建設水平的提升,就需要以尊重事物客觀發展規律為前提。但是,由于很多高校輔導員以及高校管理者并沒有對高等院校教學工作客觀規律形成一定的認識,所以導致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沒有提升規律分析工作的專業性,沒有及時地適應內生規律,規律運用不到位。因此學校需要基于以上問題,掌握問題存在的客觀原因,并為之配備相應的條件,全面促進輔導員的成長與提升。
通過總結觀察發現,近幾年的學生工作越來越強調與時代接軌,因此也展現出了更強的時代性,并且教育的對象、環境、目標等因素也展現出越來越快的變化節奏。與此同時,輔導員也面臨著巨大的基于和挑戰。但是,現有的輔導員工作機制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難以滿足目前的教學需求以及學生成長需求。
學生的發展需求展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特征,并具有了一定的批判意識、獨立意識以及現代意識。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學生工作布局也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教師原本具有的信息源優勢不復存在。
為了能夠讓輔導員在學生工作不斷變化的形勢下保持良好的狀態,就需要讓其能夠具有研判形勢的能力,并提升自身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才能真正建設起可持續發展隊伍。
目前,輔導員工作已經逐漸形成了顯著的通用性、實踐性以及綜合性,因此當代輔導員更應該注重多棲素質的形成。
第一,輔導員的準入門檻變高,雖然目前仍然有很多輔導員并不具備相關專業背景,并且很多學校也沒有針對指導員準入制度進行完善,但是的確要求相關輔導員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管理學、教與學知識,并需要將這些知識技能融會貫通,保證在實際工作中能夠進行綜合運用。
第二,學生工作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同時也是完成高精尖技術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以科學理論為依據,做到科學理論的活學活用,并在實際工作中對相關規律及經驗進行總結。
第三,由于輔導員工作不是一項獨立的工作,需要輔導員能夠深入理解學校的人才培養理念,掌握學校文化環境以及科研教學機制,并深入到人才培養過程中去,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并加深對人才培養的認識。
基于此,我們發現當代輔導員需要具有良好的洞察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能力,并能夠針對具體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而這些能力的形成與提升,都離不開輔導員的創新思維,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其創新思維,那么輔導員工作的范圍及深度就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以問題為導向,不斷開拓新渠道,創造全新的管理措施。
輔導員的成長是有一定客觀規律可循的,所以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應該以客觀規律為核心,并開展相應的優化調整工作。具體來說,可以從多個角度對輔導員成長規律進行分析,即根據優秀輔導員成長的具體路徑以及周期,分層次、分階段地發現不同階段所存在的客觀規律,掌握影響輔導員自身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內在原因以及外力影響,并分析不同因素的權重比例、相關關系,作用機理。育人規律遷移與教育對象等內部因素變化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學校也必須圍繞人才培養的形式開展輔導員能力提升工作。學校也需要根據客觀規律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輔導員培養方案,從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問題入手,為輔導員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完善的教學管理布局,能夠提升隊伍建設工作的整體規劃水平,并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布局的形成。具體來說,高校可以可以在年級之間構建教育梯隊,堅持我國“傳幫帶”的優良傳統,由老輔導員帶動新輔導員開展相關工作,傳授工作經驗,促進新輔導員創新思維的形成。在學院之間則可以構建橫向的互動交流模式,通過不同專業之間輔導員的思想碰撞,迸發出新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理念。
高起點準入,提升隊伍層次,以專職輔導員為基礎構建創新型輔導員隊伍有較強的現實意義。選聘專職輔導員也是為了滿足雙一流發展和創新人才培養的迫切要求。專職輔導員擁有高水平研究能力。他們完成了系統的學術鍛煉,培養了探索未知、發現規律的研究能力,積累了豐富的學術素養。專職輔導員擁有突出創新能力。他們養成了創新思維習慣,掌握了創新的規律方法,沉淀了創新品質,在靈活運用方法論中練就了深厚的“內功”。專職輔導員更熟悉學生成長發展規律。他們親身經歷了優秀創新拔尖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參與了一線科研和教學工作,最熟悉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過程方式和實際效果。
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從學生生活以及專業學習兩方面入手,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表現以及需求進行調查,并掌握學生的成長情況。輔導員根據這些信息,可以總結出學生生活以及專業學習兩個方面的成長規律,并明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另外,教師也需要了解社會上對相應專業人才的需求,并聯系學生成長客觀規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在此過程中,輔導員不僅能夠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發展,另外一方面也能通過廣泛搜集信息,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優化教學模式,讓教師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學校也應該鼓勵教師深入學生內部,并組織教師互相交流工作經驗,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完成廣泛的數據調查以及數據分析工作,將學生的成長規律以及實際需求以數字化的方式展現出來。
符合時代發展形勢以及社會進步需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才能真正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輔導員在人才培養工作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高校更需要緊跟目前的時代發展趨勢,構建“雙一流”輔導員培養機制,提升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為學生成長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