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清/廣州工商學院
新時代視域下,“五位一體”不斷向前推進,社會經濟和思想文化形態在“新要求”之下發生了轉變,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育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如今多元化學習模式的要求,學生汲取知識的方式與如何上好思政課的矛盾不斷要求思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革新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民辦高校辦學特點重在培養學生應用性、實踐與動手能力,面對理論性較強的思政課,如何讓學生融入課程、有所獲得是關鍵;廣州工商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立足新時代,著眼新要求,以“一條主線”,“二個維度”,貫徹培養模式、師德建設、思想高度等環節,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所謂“一條主線”就是新時代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工作方針,結合學院辦學理念,思政課教學模式,具體展開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事業的根本問題。
培養什么人,就是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在學院“以德為行 以學為上”教育思想上,以及在踐行“五進”實踐活動之中,通過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結合不同專業學生吸收知識的特點,以生為本,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訓練學生課堂上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方法與能力,以學生對知識的獲得感為主,旨在培養德、學并舉、綜合素質高強的人才。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在秉承立德樹人工作與學院育人理念的基礎上,結合學院各系部、各專業學生特點,制定對應的教法、授課方案,大膽創新,不斷改進,使學生真正地熱愛學習,學有所獲。如音樂系,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授課時,結合學生專業特點編寫教案,課件中案例、視頻、思考與互動環節加上了“音樂“的元素,在“弘揚中國精神”這一章節中,通過讓學生合唱、音樂劇等形式展現中國精神的風貌,充分結合專業特色,使學生從專業課的視角來學習思政課,加深課程的學習,增強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
為誰培養人,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為國家,為社會主義,為中華民族培養可靠的接班人。什么樣的人才是可靠的,怎樣的人才可以作為接班人,這是作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師要回答的根本性問題;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在系主任的帶領下,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學習新思想、新理論,更新知識儲備,練就過硬的自身本領;同時,以更高的道德標準、行為準則要求自己,樹人先樹己。結合新時代“立德樹人”新要求,以及學院“以德為行,以學位上”育人理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將“大德”與“大學”貫穿整個課程的教育教學之中,培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明明德之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
《北史·王昕傳》:“楊愔重其德素,以為人之師表。”意為:楊愔注重自身的道德素養,來成為別人的榜樣。作為教師,為人師表是師德的重要體現之一,如何教書育人,首先為人師表。在學院的領導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通過定期舉行師德、師風建設座談會,邀請院黨委書記、專家學者到系部開講座等系列活動,旨在促進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建設。新時代之下思政課教師如何為人師表,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其《法哲學原理》開篇說:“自由是法的基礎,法是自由的定在”,很好地詮釋了自由與法、規則的辯證關系;先秦哲學家孔子告誡世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從社會倫理學的角度為人的實踐活動指明了方向;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是從個人的角度強調自律性,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則強調個人道德修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重要性。因此,為人師表第一步,要從自身做起,內外兼修。
(2)廉潔奉公,作風正派;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自覺抵制有償家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己不正焉能正人。我們要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堅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持抓常、抓細、抓長,使黨的作風全面好起來,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作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師,要把“廉潔奉公,作風正派”當作為人處世的價值準則,不謀私利,始終堅持正直本色,把為人民的教育事業而終身奮斗作為一生的承諾。
(3)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為人師表的外在重要體現。以怎樣的精神風貌面對學生是教好書、育好人的第一步,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主體印象,以得體的衣著,規范的語言,高尚的行為,文明的舉止展現新時代思政課教師風采。
(4)尊重教育事業,尊重學生。教育事業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尊重教育事業是教師的靈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教育事業寄予了厚望,作為教育工作者、思政課教師要把握時代特征,不忘初心,持續推動教育事業向前發展。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是教育事業的根本落腳點,是關乎民族復興,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直接群體;立德樹人的前言就是首要尊重學生,給予學生應有的尊重、關懷與愛。同時,尊重教育事業與學生也是為人師表的根本內涵,是教育事業的內在要求。
嚴謹治學是教育工作者的主體要求,能否為國家教育事業交上滿意的答卷是衡量教師隊伍水平的試金石;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日新月異、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人才強國的根本任務,教師能否嚴謹治學是關于整個教育事業的成敗,關乎能否為黨和國家培養人才的根本。
(1)“練就過硬的本領”。這是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對青年的深情寄語。同樣,作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更加需要練就過硬的本領,思政課本身就責成教師要堅持“終身學習”理念,孜孜不倦提高自己,做知識的認知、評價、決策與實踐的創勝者,與學生共享生命的資源,做道德、審美與信仰的創勝者,與學生同構生命的希望;做交往、歷史和文化的創勝者,與學生、學校和社會共成生命的網絡。立足新時代,著眼新要求,打造專業水準過硬、授課水平高、教法新、教學內容突出的新型、高質量的教師隊伍,真正地將立德樹人工作落到實處,與時代同行。
(2)“求真務實”。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春節團拜會上講話指出:“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教育事業是黨和國家發展的基石,干好教育事業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務,求真務實是基礎。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前提必須自我求真、務實。
①求真。即求得真學問、真本領、真才干,學會、搞懂、弄通;不弄虛作假,以假亂真,不懂裝懂,不學無術;真正地做一名新時代合格教師。
②務實。切實地把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落地生根,把立德樹人工作落到實處,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用自身實際行動譜寫思政課教育新篇章。
立足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牢牢把握“立德樹人”之根本任務,積極推行思政課教育教學不斷向前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為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增添個人的時代色彩。不忘初心,牢記中國共產黨對于教育事業的囑托,不辱使命,上好新時代思政課,做新時代合格的思政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