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蕾/沈陽職業技術學院
傳承紅色基因,要求我們能夠深入到中國共產黨賴以發展的精神內核,深入了解革命精神,探尋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紐帶。這種紅色基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鼓舞了億萬中華兒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努力拼搏、不懈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要求全黨、全軍、全社會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高職學生是社會建設的主力軍,是國家重要的人才儲備,因此思想素質的提高尤為重要。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往往會遇到許多不良的誘惑,容易受到負面事物的消極影響,這種就需要高職院校加強紅色基因的傳承,提高高職學生的精神免疫力,幫助他們在多元的社會生活中抵御不良文化的消極影響。傳承紅色基因,需要從思想政治教育著手,引導學生感受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體會紅色革命文化的精神內涵,最終樹立積極向上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生物學上對基因的定義指出,基因決定了生命體的本質特點,這種本質特點最終表現在生命體的外在形式上。作為決定生物構造和生理機能的基本物質,基因是決定生物進化與發展的最重要的內在因素。社會科學與生物科學具有相似性,人類社會的發展符合自然發展的規律,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體現了自然主義。因此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同的意識形態、社會階層、政治黨派都會形成自身發展的基因。這種基因最終表現為社會生活個體對社會群體特征的表現。高職院校傳承的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不斷演進形成的,是中國革命先輩在革命實踐中形成的革命傳統,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不斷發展中形成的意識形態,是千千萬萬共產黨人共同的人生追求。高職院校在傳授專業技能和科學知識的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可以幫助高職院校學生在個人發展的過程中培養共產主義信仰,引導他們將個人發展目標與社會主義發展目標相融合,最終成為對國家和人民無私奉獻的社會棟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對革命文化的傳承,高職院校不僅能夠完成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更能夠在教育過程中為社會發展服務,完成文化傳播功能,在教育中傳承文化精髓。紅色基因濃縮了紅色文化中現金的部分,成為紅色文化傳承的關鍵,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紅色基因在傳承與演進過程中體現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刻內涵,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在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過程中要注重激發紅色基因,引導學生擔當起傳承紅色基因的歷史使命,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更多合格的人才。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傳承紅色基因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將思想政治理論、哲學理論以及形式政策教育內容融合起來。在多學科內容綜合教育與紅色基因傳承的結合過程中,高職院校可以結合當地特有的紅色文化資源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將課程學習內容與革命歷史相結合,從而加強對紅色基因的認識。在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師可以采取課堂講授、學生體驗、小組研究以及電教化展示等多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增進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就必須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熟知紅色文化教育內容,與時俱進將教育內容與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相結合,正確處理教材教育內容與拓展教育內容的關系。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要活躍課堂教育氛圍,創新課堂教育模式,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功能,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心態。
高職院校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信息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應用特別是移動網絡應用發展迅速,為隨時隨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了技術條件。高職院校學生作為高素質的互聯網使用群體,愿意接受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年齡特點,通過網絡教育手段完成紅色基因的教育與傳承。高職院校學生對微博、微信等網絡媒體平臺依賴程度較深,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在獲取信息的同時學習紅色文化。高職院校開展紅色基因傳承,可以發揮學校互聯網宣傳平臺等媒介優勢,在校園網、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形成濃厚的紅色教育學習氛圍。在提供網絡教育資源的同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提高自身互聯網思維能力、互聯網應用水平,收集匯總網絡教育資源,及時分析研判網絡輿情。
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群體開展自我管理的方式之一,社團能夠成為學生開展自我學習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團活動能夠成為學生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組織形式。要鼓勵、引導社團開展多種形式的紅色教育活動,在社團活動中充分發揮社團的教育功能。高職院校要加強對社團的管理,提高社團整體素質,將紅色基因融入到社團章程之中,成為社團持續發展的動力之一。社會實踐作為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重要手段之一,為學生提供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和平臺。以社團為組織載體的社會實踐活動,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了解社會,結合紅色基因教育內容樹立紅色信念。高職院校要鼓勵社團組織學生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到紅色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館等教育場所,參加社會生產實踐、開展社會公益活動。通過在社會實踐中了解中國革命歷史,體會中國共產黨在發展過程中的艱辛與犧牲,增強自身愛國主義熱情,將紅色基因內化成為實現個人價值的動力來源。社團組織開展的社會實踐還包括學生群體的創業行為。高職院校可以為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提供便利,建立創業基地,宣傳貫徹國家關于大學生創業的支持舉措。在高職院校的支持下,高職院校學生能夠在創業過程中體會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實現對紅色基因的內化與傳承。
總的來說,高職院校傳承紅色基因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豐富的教育資源、多樣的教育形式、積極的教育政策都為高職院校開展紅色教育提供了便利。高職院校要提高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在開展技能和學科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比重,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輔以新媒體教學、社會實踐等多種教育形式,豐富紅色文化教育內容,實現紅色基因的內心傳承。教學實踐表明,高職院校學生對于紅色文化具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對于紅色基因的傳承具有較強的主動性。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緊緊把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到紅色教育中來,通過多種教育途徑的綜合運用達到傳承紅色文化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