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 汪小夢
〔摘要〕初中一年級女生小魚,因為外貌不出眾,遭遇同學的欺辱、母親的無意傷害。痛苦、無助的經歷給她心理造成很大傷害,產生較為嚴重的自卑感,她痛苦不堪。整個咨詢過程分為四次,第一次情緒宣泄;第二次用空椅子技術對話童年經歷;第三次幫助她尋找優點,建立自信;最后請來小魚的父母做了一次咨詢,多方面努力增加小魚的社會支持。咨詢效果良好。
〔關鍵詞〕情緒困擾;人際交往;建立自信;社會支持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29-0034-03
一、案例概況
小魚,獨生女,13歲,初中一年級新生,個子偏矮,微胖。
十一月中旬的下午,我上完課回咨詢室的路上,接到小魚班主任的電話,說班級里有一個小姑娘,情緒有點激動,請我幫忙安撫一下。放下手機,遠遠地,我就看到了咨詢室門口有一個小小的身影,是個齊耳短發的姑娘,低著頭,看不見臉,縮著肩膀貼在墻邊。走近,我笑著對她說:“這么快就來啦!趕緊進來吧!”她抬起頭看了我一眼,又低下了頭,跟著進了咨詢室。我請她坐下,輕聲地問:“怎么啦?遇到不開心的事了?”她嚎啕大哭,我才發現她的雙眼已經腫得厲害。
小魚的自述:我不想回班級,我很難過,感覺又回到以前了。我沒有朋友,大家都欺負我。小學時候,我本來有一兩個朋友,但是班級里其他同學都說我長得丑,處處欺負我,我的朋友也不幫我。后來,我的朋友還和他們一起打我、罵我。老師知道這些事,但是也沒有那么多精力管。我跟老師說了也沒有用。最后所有人都嘲笑我,說我丑。我回家告訴媽媽,媽媽一開始還會安慰我,后來她說我不會跟同學相處,就會惹麻煩。媽媽有時候也會說我丑。整個小學我過得就像噩夢一樣,沒有人來幫我,都是我一個人。我晚上經常睡不著覺,做噩夢,害怕,夜里自己一個人被嚇醒,然后哭。我討厭以前的同學,不想跟他們再有來往。本以為換了學校,有了新同學,一切都會從頭開始,沒想到又回到了以前。(此時,小魚情緒崩潰)
班主任的講述:小魚外在條件不是很好,在班級里不出眾,不太惹人注意,但是學習比較用功。這次因為一件小事,老師上課時說了兩句,班上也有個別同學起哄應和,她就受不了了。我感覺她心里肯定有事,可能因為長相問題,內心比較敏感。
二、案例分析
小魚因長相自卑、人際關系等問題出現了情緒困擾,原因分析如下。
1.生理原因
13歲的小魚處在青春早期,身心正在發生巨大變化,較為關注外在條件。而其不夠良好的外在條件,給她帶來了許多人際交往和情緒的困擾。
2.心理原因
小學時期,持續不斷的被同學欺負、孤立的事件對其影響較大,內心充滿無助;缺少朋友,較為自卑,人際交往能力欠缺,自我防御機制較強。現在的小魚正面臨從小學生向中學生的轉變,自我意識覺醒,認知和情感飛速發展,心理需求不斷提高。升入初中后,她積極適應新環境,沒有出現以前被同學欺負的事件,但是她內心仍對相關字眼敏感,害怕情景重現,易情緒崩潰。
3.社會原因
家庭原因:父母工作較忙,對小魚缺乏耐心與鼓勵。小學時期,在小魚求助時,母親雖伸過援手,但是未徹底解決問題,家庭沒有給小魚足夠的安全感。且母親亦認為小魚“長得丑”,讓小魚接受不了。
學校方面:小學老師在知曉小魚問題的情況下,未給予重視,導致問題愈演愈烈。小魚最后選擇忍受,她的期望是趕緊熬過小學,進入初中。
社會支持:在小魚的長相方面,親人未給她足夠的積極關注。缺乏朋友,無人可以傾訴內心話語。在新學校,大家雖然在慢慢熟悉,但是情感聯系不緊密,互相了解不深入,未能給到小魚相應的保護。
三、輔導過程
小魚的情況雖然不嚴重,但是較為復雜。整個咨詢過程分為四次,第一次以小魚的情感宣泄為主;第二次用空椅子技術來幫助小魚對話童年經歷;第三次幫助小魚尋找優點,建立自信;最后請來小魚的父母做一次咨詢,通過多方面努力,增加小魚的社會支持。
第一次咨詢:情感宣泄,及時共情
童年經歷給小魚帶來的傷害深刻而久遠,需通過多次咨詢慢慢緩解。首次咨詢中,小魚情緒幾乎崩潰,多數時間是在抽泣,但是也在努力表述。她勇敢面對新生活,最大的期望就是以前的老師、同學都不在了,在新環境可以重新開始。同時她內心也非常害怕情景再現,讓自己再次回到過去。那種恐懼讓她情緒激動,承受不了。一直以來小魚缺少朋友,沒有真正的傾訴對象,將過去的恐懼、痛苦、孤獨等情緒埋藏在心里,并未得到很好的釋放、處理。
在我的咨詢室里,她再也忍受不住,完全釋放自我,大聲痛哭。這個時候,對于小魚來說是痛苦,但也是最痛快的時候。作為咨詢師,我選擇默默地坐在她身邊,用眼神、紙巾、肢體語言傳遞給她關注與關切,讓她把內心壓抑許久的情緒和想法全都哭訴出來。
在小魚說及小學時候大家說她丑、欺負她、沒人幫助她時,她最為傷心難過。待她情緒稍微平靜時,我抓住時機,及時共情。小魚強調,小學時候,都是她一個人在承受,沒有人幫助她。說明她內心孤獨、害怕、委屈,沒有感受到來自外界的關心與幫助,缺乏安全感。及時共情,可以讓她覺得被關注,感受到溫暖,提升安全感。
第二次咨詢:用空椅子技術對話童年經歷
小魚對于自己在小學時期經歷的種種傷害,不能釋懷。我在第二次咨詢中,給她搬來一個空椅子,對她說:“小時候大家都說你丑,都來欺負你、罵你,甚至一起打你,沒有人幫助你。你被欺負的時候很想反抗,但是你沒有能力,你害怕、不敢。你心里一直記著小時候被傷害的事情,放不下,你很痛苦。老師今天有一個辦法,對你會有幫助。看著你面前的椅子,閉上眼睛,想象著,對面坐著的是領頭欺負你的那個同學,你想對他說什么或者做什么呢?”小魚一開始很害怕,但是慢慢地,憤怒、委屈的情緒都出來了,她再一次痛哭。我任她釋放壓抑在內心的恐懼、憤怒、委屈、悲傷。
她平靜后,說:“其實我也沒有那么恨他們,我們以前都還小,不懂事。而且,我自己本來真的也不好看。”
我很驚訝!我繼續問她:“那么,如果現在他們來跟你道歉,你會原諒他們嗎?”
“會!”
“如果他們愿意的話,你愿意跟他們做朋友嗎?”
“不知道。”
雖然最后她沒有表示愿意與過去的同學做朋友,但是她的所有回答讓我驚訝,她的大度、善良與堅強讓我歡喜。我想,就是因為這些優點,才讓她對新的校園生活仍然充滿期望。
第三次咨詢:尋找優點,提升自信
女孩子較為關注自己的外表,被多數人直接評價丑,甚至拿來嘲笑謾罵時,小魚內心是非常自卑的。她的自我評價長期受到他人影響,非常片面。
第三次咨詢中,我對她說:“老師今天給你一個任務,找一找你身上的優點。可以嗎?”
小魚抬起頭,滿臉詫異,“我有優點嗎?”
“當然有,我已經發現好多了,你沒有發現嗎?”
小魚一臉天真的表情, 眼睛里多了一抹欣喜的神韻。然后皺眉思考起來,搖了搖頭,滿臉期待地看著我。
“第一次見面時,你就將自己許多心里話告訴老師,說明你信任他人,為人真誠。過去同學給你那么多傷害,你也能原諒他們,說明你非常善良。你在經歷過那么多不美好的事情之后,仍然對生活充滿希望,說明你是一個積極向上、勇敢堅強的好女孩。而且,孫老師一點也不認為你長得丑。恰恰因為你有那么多的優點,在老師心里,你很美麗。”
她認真地看著我,像是離開水的小魚見到了河流一樣,渴望著我接下來的每一句話。
我給她布置了尋找優點的作業,可以向身邊人求助,每天至少一條。目標:讓自己變得更自信、美麗。
第四次咨詢:增加社會支持
班主任對小魚的事情十分關心,讓我欣慰。經過商量,班主任在班級里開展了一個關于生命、關于平等的主題班會。有一個環節是讓課上起哄的同學向小魚道歉,我想,這個環節對于小魚來說意義非凡。
同時我邀請到了小魚的父母,做了一次咨詢。小魚的父母表示確實疏忽了對孩子的了解和照顧,缺乏耐心。母親認識到了自己的情緒對于小魚的影響,表示不再對小魚的外表進行打擊,盡量鼓勵、尊重小魚,引導她向積極的自我評價發展。他們期望一起努力,讓小魚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像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
經過回訪,較之以前,小魚在班級里活潑開朗多了,與同學相處融洽。在班級里,小魚找到了自己的朋友,看上去也自信多了。我相信,小魚會越來越美麗。
四、咨詢反思
案例癥狀并不嚴重,咨詢技術和輔導過程也不復雜,通過四次咨詢,就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這里著重談一下咨詢中用到的“空椅子技術”,它是指咨詢師為了處理來訪者內心或與他人之間沖突時,使用不同的椅子(或墊子)來代表不同的沖突力量,并與之對話。通過對話,來訪者可以分析體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讓不同的力量由沖突達到協調,進而促使其人格統整,或與外在環境和平共處。用的較多的是“傾訴宣泄式”咨詢,這時空椅子可以代表曾經傷害、誤解或者責怪過來訪者的人,來訪者可以通過對空椅子傾訴、指責,甚至謾罵,來宣泄負面情緒、釋放郁結于心的情感,獲得內心的解放。
為了讓“空椅子技術”運用效果更好,咨詢師在開始前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幫助來訪者進入情景。如,可通過語言進行同理,幫助來訪者快速回憶過去的事情,將來訪者壓抑于心的情緒慢慢釋放出來。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3]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許又新. 神經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5]傅安球. 實用心理異常診斷矯治手冊(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1.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南京,210038;2.安徽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合肥,230031)
編輯/衛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