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芳
廣州市番禺區橋南街陳涌幼兒園
幼兒園中的藝術活動旨在發展孩子的大腦,豐富其想象力。而教師的作用則是在教學引導中激發幼兒感受美、感受情趣的情趣,使其大腦得到全方位的發展,豐富其思維。但在實際教學中,幼兒園美術教學卻存在許多問題,教學的有效性也是教育者們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1.美術教學類型單一。在實際的幼兒園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工具通常為油畫棒與水彩筆,比較單一。因為要做紙工作品的話,需要用到剪刀等危險工具,對幼兒來說很危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難以預防。而泥工活動比較臟,幼兒做出的作品不易被保留,通常不會選擇此上課類型。畫水墨畫需要用到墨水、毛筆。主要是墨水比較難操作,幼兒容易打翻,弄臟桌椅。這種種原因導致幼兒美術教師教學主要采取水彩筆及油畫棒來展開教學活動,使得幼兒園美術教學形式單一,教學的有效性難以提升。
2.教師觀念錯誤。大家都知道,幼兒的作品通常是以稚嫩、直接而討人喜歡的,其天真、可愛、無邪的想法常常讓大人出乎意料。但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忽視的幼兒這種天真無邪的畫法。將自己帶有大人的想法強加給小孩。如小姑娘一定是帶有兩個小辮子的,房子一定是方方正正的。這樣錯誤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幼兒想象力的發展,事實上兒童作品正是因為擁有“缺陷”才特別的,孩子的自然流露所創造出的作品即是“好的”。過分強加教師自身大人的思想,讓幼兒的作品經過仔細雕琢,反而使作品失去了原有的生機與活力。
3.教學活動中只注重結果,忽視了過程。在幼兒園的美術活動中,教師認為自身只有做好示范和引導的作用即可。在繪畫時,大部分教師是先將課前備好的范畫展示給孩子,然后再一步步的教孩子怎么畫,最后讓孩子自己發揮去畫好這副畫。讓孩子發揮的這段時間教師常常認為自己是無事可做的,因此聊天、玩手機的現象也時常出現,直到孩子們畫好。教師則將孩子們的作品收上來,然后給予一定的點評。全然忽略了更重要的是關注幼兒的畫畫進度,培養孩子的握筆姿勢及良好的畫畫習慣。還應重視孩子們畫畫時收拾工具時的耐心教學及配色方面的教學。
1.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孩子們大多對故事是充滿興趣的,如果在美術教學中用故事的形式導入和范畫,相信能很好激發孩子創作的欲望,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最主要的是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們能被激勵,根據自己的想象去進行自由創作。例如在“海底世界”這一美術活動中,教師一邊講海底動物們之間發生的故事,教師一邊將動物們畫出來,孩子被教師所講的故事所吸引,眼睛沒有離開教師運筆,這樣有效的激發孩子們的畫畫興趣。最后在教師畫好動物們的輪廓之后,讓孩子們自由的想象,將自己對動物當時心情的理解來加上表情,畫出孩子們自己心中的海底動物。整個活動孩子們都是輕松、快樂的,作品也是有孩子與教師共同完成,自然也是大家內心愉悅的充分表現。
此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孩子們的表情變化,隨著孩子們的喜好來發展故事情節,這樣能有效的以孩子的興趣為切入點來展開美術教學。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對繪畫及故事的看法,這樣能有效的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作靈感。
2.尊重幼兒的繪畫本性。雖然以條條框框的繪畫技巧可以提高孩子的繪畫努力,但卻不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因此,幼兒園美術教師應當尊重幼兒的繪畫本性,不應套用過多的條條框框來禁錮孩子們創造力的發展。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想象的場景來進行繪畫。教師可以描述一個場景作為開場白,將幼兒帶入創作氛圍中,然后讓幼兒進行自由發揮,這時教師應當在旁做適當的指點,引導幼兒將想象轉化為繪畫。使得幼兒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繪畫本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屬于孩子自己的作品,充滿想象力與創造力的作品。從而有效的提高幼兒園美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3.教師應當重視“活動的過程”。重視活動過程是使得幼兒在不同層次得到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只有在注重過程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更好的結果。因此幼兒園美術教師應當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借助一定的教學方法,更加有效的開展活動過程教學,培養幼兒良好的繪畫習慣,注重幼兒的表現自己的思想教學,使得幼兒在此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例如,在教室拿出范畫時,可以告訴幼兒,不需要完全按照老師的范畫來畫,可以加上自己的想法,自己設計出來的“與眾不同”的畫才是最好看的。在指導時,教師應當盡量用和善的語氣來矯正孩子們的握筆姿勢及錯誤的繪畫習慣。此外,教師也可以用夸張的語氣和表情來贊揚某位孩子有想法的繪畫,這樣能對其他孩子起到鼓勵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告訴孩子教師喜歡具有創造性的作品。這樣孩子們在繪畫時會更加的發揮自身的想象來進行創作。同時,教師應當多多贊揚幼兒,鼓勵幼兒,告訴他們的繪畫是最棒的,給予幼兒繪畫的自信心,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繪畫環境中進行自由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