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艷/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
從現代管理來看,高校的發展與否都依賴高校之中的教務管理,可以說,高校的教務管理人員把握著學校的命脈,屬于高校運作的核心與學校正常運行的保證。而要想建立一個穩定的教學秩序以及符合學生利益的教學機制,那么教務管理便成為了高校改革無法忽視的一方面。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已經開始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許許多多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在理解這些的同時進一步學習,為這些全新的東西建立全新的機制與標準。只有如此,才能在一個行業之中立足,并且高校教務人員雖然不像教學人員那樣被大多數學生所認識,但是他們卻是教職隊伍中的中堅力量,是無法在發展過程中忽視的一股力量。因此,在面對全新的形式的時候,高校需要加強對教務人員進行素質培養,為高校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而在高校之中,教務管理的主要目的便是維持教學秩序,保證學生的學習,為學生教師的科學創新提供服務,是高校工作的鏈條,對各個群體都有著相當的聯系。在高校的組成中,教學是主體,因為高校面對的是學生,最最重要的便是學習,而教務工作是關鍵,沒有教務人員的協助,課程的安排,校內的雜物,將無人打理。由此可知,教務管理人員是高校無法缺失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的素質高低,將會對學校的教學能力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學校在社會上的名聲,一旦出現偏差,將會讓學校多年來的名聲毀于一旦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會對學校的教學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管理工作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夠趕上時代的發展。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一個學生通過特殊的方式來作弊,甚至是修改考試成績,那么教務管理人員缺乏全新的管理制度,那么將會難以察覺到這些同學的行為,這不僅僅會影響學校的制度,更會造除學校學習風氣的敗壞,這對一個高校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為一個學校的學風被破壞了,那么這個學校也很難在培養出有利于社會的人才了。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理念,對從這一角度入手,我們應該對教務管理的規范、科學、專業進行進一步的要求,將信息化加入到教務管理當中。而如果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對當下的教務管理人員進行嚴格的調差與分析,在有部分數據的基礎上,對新形勢下的高校行政制度進行探索。這既是高校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也是各級教育機構在培養教務管理人員是所要強調的一點,尤其是對待高校教育,高校學生不是以前的學生,現在的大學生都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所以教務處在進行管理的時候,需要尤其注意。
當下,我國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在闊步邁向大眾化的階段的過程中,辦學規模日漸擴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加之教務管理制度的進一步推進和不斷完善,使得教務管理工作日趨復雜化。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高度關注教學,強化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教務高校教育也開始逐漸走向科學化,而科學化所需要的就是上文所說的高素質的管理隊伍。這即是一個短期的命題,也是一個長期的命題,需要我們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改良。
無論是什么樣的工作,都無法避開理論的學習,所以理論學習是一切工作開始的前提。從理論上來講,我們只有用正確的理論知識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才不會出現過多的問題,因此,“學習”是每一位高校管理人員所必須的技能,也是一個基本能力。而高校管理人員需要學習什么?其一便是對國家發展路線的正確認知,只有清晰認識到未來國家的發展,那么在面對社會發展時,才會保持正確的觀念,而不至于在社會的浪潮之中迷失自我。但是,在高校中,教務管理人員其實是一群身份尷尬的人員,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編制被壓縮的部門,所以在部門之中,往往是一人多職,還會出現一位老師既是教務人員,也是授課人員,這些人一般都很難將精力集中到一個職務上面,這就造成了一些職務上的教師無法給學生很好的服務,尤其是對于那些授課老師來說,光是授課就造成了精力的疲乏,在加上科研、公開課等等事物纏身,這些教師就有正大光明的理由缺席一些學習活動,無法深刻理解黨對新時期的改革理論與思想政策。當然,這有一部分責任不是來自于老師,而是來自于學校內部的錯誤安排。
高校的教育模式已經改革了許多年,這其中高校的人事制度也在不斷地改革,對各個崗位也有了較為合適的安排。雖然安排看似合理,但是也造成了人員的大量精簡,也就是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一人多職,這無疑造成了工作強度的增加,使教師缺乏精力更好地服務。除開身體上的疲勞,大量的工作也會造成那些責任心較強的老師精神上無法承受,這個時候只能依靠管理人員的奉獻精神進行支撐。同時這種職務的集中并沒有使教務人員的收入大量增加,而一些負責教學任務的老師有大量的自由支配時間,可以進行兼職,以此來彌補自己工資的不足。這個時候就會造成教務人員的不滿,之后的后果便是工作的懈怠,而且教務管理的懈怠有時候反而有利于學生更加放縱,所以當校方得知了這個情況以后,為時已晚。
教務管理人員所具有的是一定權力,但是這種權力是為師生服務的權力,而不是為了個人的需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務管理人員負責人、財、物等等方面的事物。如果涉及到師生的利益方面,教務管理人員需要站在師生的立場上進行思考。而在當今社會,浮躁之氣,奢靡之氣開始侵蝕學校的學習風氣。所以對于管理人員來說,需要堅持自己的立場,把師生的利益放在首位。
對于高校來說,教務管理人員需要的不僅僅是有著高學歷的管理隊伍,更重要的是有愿意努力奮斗的教職員工。教育能力、科研成果都是可以依靠后天培養的,所以在建立這一支隊伍的時候,不需要對這些方面過多地在意,注重的是一個教務管理人員工作的熱情以及能否在一個崗位上堅持下來。如果教務人員缺乏熱情,那么很難在擔任職務后繼續學習,這會影響一個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使得他們的理念過于落后,無法滿足現在的要求。
政治思想素質是每一個教務管理人員所必須的。作為教務管理人員,應該主動去學習一些偉人的思想,以此來充實自己,例如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等,同時對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是必要的,因為就像前文所說的,不學新時代的理念,就無法理解未來國家的發展,就無法及時改變自己的管理方式。所以教務管理人員需要在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基礎上,正確認識自己的崗位職責,對未來高校教育的發展應有所把握。
作為高校的教務管理人員,需要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對職業教育的基本職能、根本任務能夠掌握。同時要配合好與教學之間的聯系,使得自己的教務管理能力有利于推動教學的進行,使其可以高質量發展。
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務管理人員,需要對學生和授課教師有正確的認識,明白在高校之內,學生和授課教師才是主體。教務管理人員需要將“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作為自己的工作理念,處處為師生著想。就像在前文所述,教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無疑是繁重的,在承擔相應義務的同時,要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因為在目前的人事安排上,高校已經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面對壓力的時候,教務管理人員需要保持自己愛崗敬業的精神,顧全大局,為高校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最近幾年,隨著高校的發展,高校管理工作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這個時候就需要高校的教務管理人員有足夠的承壓能力。在未來的發展的道路上,高校的辦學規模也會在不斷地增加,教學水平更會不斷提高。在這種情形之下,高校教務管理人員將會長時間處于“平凡”的狀態,如果沒有足夠的心理素質來承擔這種默默無聞,那么將無法勝任教務管理工作。
教育管理部門是負責與教師、學生、領導聯系的部門,是校內上下關系之間的樞紐,所以在工作上,難免會涉及到一些瑣碎的事情,這時候就需要教務管理人員有著強大的協調能力,可以將各項事物協調好。使之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要求。
教務部門的工作主要有學生的報道、教材發放和老師的上課、考試、成績管理等等,在這些事情之中有一一旦有一件事情產生了錯誤,那么很有可能會導致教務管理的任務一般包括:學生的報到注冊、教材管理、上課安排、考試安排、學生成績管理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在面對繁雜的工作是,教務管理人員需要做好統籌安排,將各個方面的關系處理清楚,按照輕重緩急進行工作,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同時,教務管理人員也需要有一定的震懾力,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由此可知,教務管理人員需要處理好各方的關系,保證良好的人際交往,使自己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會受挫。
語言功底是一位教務管理人員所必需要具備的能力。首先,人的語言可以很直接地表達一個人的素質,所以良好的語言能力也是構建良好素質的基石。而且教務管理人員作為高校關系的連接者,需要傳達一些教師領導的意思,在這個時候,良好的語言功底就可以使教務管理者在傳達信息的時候更加準確,使得他人更加放心。而且,作為教務管理人員,一定的邏輯思維是必要的,因為在表達的時候,出現邏輯錯誤將會是十分尷尬的。
在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之中,因為要面對多樣化的對象,而且管理內容也是十分復雜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教務管理人員需要具有相當的創新能力,能夠從多元化的角度進行管理。擁有創新思維的教務管理人員擁有獨特的視角,可以構建出全新的管理模式,無論是對學生的生活學習,還是對學校未來的發展都有著難以想象的作用。而且教務人員的創新能力也可以激勵學生與教師不斷地創新,這樣就可以在學校之內形成一種創新的氛圍。這樣一類教務管理人員要對學校的管理制度大膽地改革,并且要時刻關注在教學改革過程之中出現的情況,但是也要謹記,所有的管理制度都要建立在高校的實際之上,不能夠脫離實際。
對于當前的高校教務管理人員來說,素質的培養依舊需要很長的一段路去走,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當前的教務管理人員也要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努力彌補管理制度之中所出現的問題。新時代新形勢下,作為教務管理人員,服務的對象始終都是教師與學生,需要把教師與學生的利益始終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