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通化師范學院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入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大數據、云技術等應運而生,現代社會已經成為了一個現代化數據時代,時代的變化必然會對教育產生影響,教學模式應該要跟上現代社會的需求進行變革和創新。教育部門對我國大學生能力培養就有明確規定應該要講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作為一個重要目標進行著重培養,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我國的“互聯網+”環境下的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進行研究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互聯網+”是指基于互聯網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結合其他的產業進行融合和創新,營造一種具有提升效果的新業態。將“互聯網+”和大學生教學相結合就是要借助互聯網技術講教育理念進行融合,產生一種更加高效的高質量的教學模式,讓現代化教學模式更加個性化和科學化。
自主學習是指讓學習者作為學習的主體,對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模式和學習的進度等進行控制并自我評價的一種學習模式?!盎ヂ摼W+”背景下進行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借助互聯網技術自主控制學習的內容等完成任務。
“互聯網+”環境下自主學習具有選擇性和多維度。選擇性主要體現在互聯網的資源廣泛性,互聯網為網友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資源庫,每個人每天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利用互聯網技術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源,這樣的廣泛的資源庫也更加符合自主學習的需求,可以讓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多的選擇。互聯網所提供的信息資源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以書本為最主要的學習資料的局限性,對所學內容具體針對性,節約了學習的時間?;ヂ摼W所呈現出來的資源是具有多維度的,多樣性的,它可以是聲音、影像、圖片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維度的多方位知識,幫助學習者更好的接受知識同時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針對此次的研究筆者隨機抽取了本校的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每一專業學校隨機抽取了30名學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跟蹤調查,并對其學習狀態進行歸納分析,發現目前大學教師在進行課堂的傳授過程中已經能夠積極將互聯網與課堂相結合,對課程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網絡利用App來調動學生在課上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但是這樣的運用主要還是在課堂的講義上的運用,而對學生的自主能力的培養上還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大學生在課堂的知識接受中過度依賴教師的講解,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足,利用互聯網進行課后學習的行為很少,不善于利用互聯網更好的進行學習管理。在搜索資料或者學習資源的同時,也會因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導致搜集資料時間過長,網絡根據搜索歷史記錄來進行推送,因點擊而花費大量時間觀看與自己所查資料相關度不大的內容信息上面。
互聯網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而這一特點充分運用到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建立知識庫,學生在課堂中存在的疑問以及沒有及時消化的知識可以運用互聯網進行及時鞏固,教師將課堂中的難點、知識點等全部分享到互聯網上共享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到互聯網中學習。另外教師可以申請一個郵箱,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任何問題可以通過郵箱的形式和教師進行交流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大大激勵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動力,更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隨著互聯網校園的全覆蓋,學生可以利用手機終端獲取信息,使得學習更加的便捷具有靈活性和可移動性,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時間來選擇學習的時間,讓學習更加的有效、方便、自由。運用互聯網上的各種社交軟件和交流工具,讓學生充分的增加了人際交流與互動,使得自身接受到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對待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很好的梳理不同思維和觀念。不同思想的交流與碰撞能夠激發新的想法。
教師的教學模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有意識的改變教學的策略,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開學初期教師可以針對整個學期的教學知識點進行劃分和規劃,將學習的重點、難點先列出表格發給學生,根據課程對知識點的學習進行安排,在課程中一步步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讓學生能夠養成根據學習的內容自主安排時間,有意識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不再是一言堂,獨立一人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通過任務驅動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布置部分由學生來完成的任務,從而促進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去搜集資料主動的自我學習,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讓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翻轉,課堂內容和課外內容進行翻轉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進行轉變,改變了原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被動的地位,而讓學生在學習中具有自主權和主動權,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學生在課前自主運用互聯網和書本進行課前的學習,然后再課堂上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針對學生在知識點上存在的疑惑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多維度展示,充分調動學生的五官,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通過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課下要能夠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學生具備這樣的學習能力,也鍛煉學生通過有效的視頻學習和網路上的其他資料學習,來找到自己所疑問的點和不足的地方,也鍛煉學生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加強學生的時間觀念,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的進度完全由學生自己掌握和分配,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讓學生覺得課堂不再屬于老師一個人,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為了能夠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最優秀的一面,會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和求知欲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的認識到,獨立學習、會學習、能夠很好的約束自我養成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的重要性。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大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教學內容,自主學習能力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全面素質的培養,大學課堂應該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自主性的培養。學生一般自主的、自發的學習動力都不足,在學習后沒有得到及時的檢測,就很容打消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失去學習的耐心和信心,教師應該要積極結合互聯網技術,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讓學生能夠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增強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投入到學習中,培養自主學習的信心,建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夠完成的,在“互聯網+”的環境下,讓學生有自我學習的意識,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因此教師應該要積極改變教學策略,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突破自我,克服自我膽怯和靦腆,勇于表達表現自我,從而樹立自我的自信心。在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讓學生在思想觀念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要學會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才能實現自我的長久發展,才能緊跟不斷變化發展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