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博/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微時代”背景下的載體擴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豐富了內容,同時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微時代”背景下,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緊跟時代步伐,把握信息傳播特點,與時俱進,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提升自我素質,積極搭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平臺,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掌握話語權,不斷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
關于“微時代”的概念,學界有很多觀點。在最初,“微時代”是指以微博作為傳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煉作為文化傳播特征的時代。從不同的角度,“微時代”有著不同的含義。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時代”以信息的數字化技術為基礎,使用數字通信技術,運用音頻、視頻、文字、圖像等多種方式,通過新型的、移動便捷的顯示終端,進行以實時、互動、高效為主要特征的傳播活動的新的傳播時代為基本內涵。微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播的內容更具沖擊力和震撼力。人們恍然發現,原來傳播交流信息乃至進行情感溝通,僅僅通過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實現。對于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時間非常有限,而信息內容與數量卻異常豐富,這就要求信息生產者提供具有高黏度、沖擊力巨大、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吸引受眾并提高受眾的閱讀興趣的內容。
(1)“微時代”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養提出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為實踐活動的教育主題,同時又是該實踐過程的核心參與者。其自身素養以及教學水平對大學生的教育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微時代”環境下,改變了以往的信息單向傳播方式,大學生面對如此豐富多樣的信息有著更適合自己的選擇,他們主動的學習意識變得比之前更為強烈,有時在某一方面或某一件事上學生比老師了解的信息還要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優勢受到挑戰。
(2)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挑戰。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教育主體自始至終主導者整個過程,他們安排著教育客體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進程,確保了教育目的的實現。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家教育部門和學校掌握著信息傳播的內容,這就使得老師在這個實踐活動中有著絕對的信息優勢,通過授課或者其他傳統方式對大學生進行主流思想的引導。然而在“微時代”環境下,大學生與教育主體有著幾乎一致的信息資源,甚至有比教育主體還要多的資源渠道,從這個角度講,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挑戰。
(3)“微時代”所傳播信息的不確定性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困難。由于信息的傳播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大學生可以瀏覽到無限的信息資源,由于一些不利于大學生成長、影響社會和諧的內容摻雜在這些信息資源中,一些垃圾信息最直接地對大學生“三觀”和道德認知的引導構建,形成了嚴重威脅,大學生缺乏對不良信息的甄別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無疑增加了教育主體對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育與塑造、幫助他們提高對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和自覺拒絕能力的難度。
“微時代”背景下,如何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力,創造“微”環境,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機制,提高獨立學院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和有效性,更好立德樹人,應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當前,互聯網已成為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的最大變量,思想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過去,我們總認為網絡是虛擬世界,現在,必須以新的現實觀來看待,網絡既是實實在在的信息傳播工具,也是真真切切的現實煩惱。當今的大學生,開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印記,他們是互聯網時代的原著民,與我國網絡技術的興起發展同步誕生和成長,愛網、用網幾乎是“天性”、成為行為習慣,他們思想活躍,對新生事物非常敏銳。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抓住這個特點,按照網絡生態和運行規律,建強用活網絡陣地,把網絡建成重要的育人陣地,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結合現實問題、熱點問題和學生身邊的問題闡釋理論原理,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通過官方微信平臺“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微觀新華”、“視頻新華”等“微載體”,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握在手里,通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多渠道發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爭取最大化地占領網絡信息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而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學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大學生思想政治做的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否受學生喜愛,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和載體構建的怎么樣,教育內容是否走入學生心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運用“微”平臺和信息傳播工具,用大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緊跟時代和文化潮流,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學生心中去,廣泛傳播正能量,增加吸引力。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微信公眾平臺“晚安新華”、“為你讀詩”等欄目,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已成為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學生日常學習的“必需品”;“工程小喇叭”、“相約新華”、“易班”、“到夢空間”平臺已經成為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新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旗幟。
新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等院校不斷創造“微環境”,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機制。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樣,它的管理機制的建立需要學校各部門的配合。獨立學院各部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對學生的動態予以了解、關注,發現網絡不良信息要及時加以引導,有充滿正能量的信息需要大力宣傳。微時代,網絡平臺日益豐富,管理難度加大的同時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擴寬了渠道。由單一的管理模式向多樣化的管理方向發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簡單的課程教學,二是多途徑的教育方法多管齊下。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黨委工作部、學生工作部、團委、各系等部門密切配合,如學院官方微信平臺推送的“醫者仁心,用心守護師生”等文章對學院校醫、基層服務人員、師德標兵等愛崗敬業事跡進行了宣傳報道,學院師生群體的微信朋友圈廣泛轉發和大量互動評論。
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媒介的不斷豐富,“微時代”背景下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創新教育形式和內容,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體系更接地氣,更好地立德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