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鼎/浙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諸種社會意識形式中,存在著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之分。意識形態是指反映社會的經濟關系、階級關系的社會意識,其中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識形態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導作用。意識形態旨在將“觀念的科學”所得的知識應用于社會,其和經濟、社會生活一樣,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有國家就有政治,有政治就有意識形態。經濟基礎的存在、鞏固和發展,不僅需要強制性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來規范,而且需要意識形態來論證經濟制度以及政治法律制度的合理性。
馬克思指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態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意識形態工作是關乎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極端重要的一項工作,體現了黨的原則和意志,其在全局工作中有重要地位。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習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了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安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處于十分復雜多變的態勢,在此重要的歷史節點,意識形態工作十分緊迫。因此,探討和研究如何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意識形態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98年浴血奮戰的黨史,新中國波瀾壯闊70年建國史,是對大學生進行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基礎。用二十八年浴血奮戰的革命、兩千萬人的犧牲換來的新中國,是有著極其厚重的歷史內涵和豐富的精神譜系,是值得不遺余力對年輕一代大學生們進行宣講的。
我們黨近百年奮斗實踐鑄就了偉大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一座座綿延厚重、內涵豐富的精神豐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等為代表革命精神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的成立不惜犧牲一切;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大慶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陳島墾荒精神等為代表的偉大精神激勵中華兒女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切;改革開放以來,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以深圳特區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女排精神等為代表的偉大精神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勇前進。這些偉大精神共同構成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是中國人民走過的輝煌歷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奮斗取得的。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的署名文章中明確提出:“紅船精神正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綜觀我們黨革命精神史,各個時期形成的偉大精神,都是我們黨政治品格和優良傳統的集中體現,是昭示初心使命的前行燈塔。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昭示著共產黨人的開拓奮進的政治品格;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昭示著共產黨人奮斗到底的頑強意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奉獻精神,昭示著共產黨人崇高的革命理想。新中國建國史,短短 70 年,中國從曾經的“一窮二白”、“積貧積弱”變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民也在追趕時代的過程中,闖出了一條前所未有的創新之路。
黨所走過的98年的歷史和新中國建國70周年的艱辛歷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歷史,存在一些曲折、動蕩和問題是在所難免的。如何引導年輕一代大學生們看待這些問題和失誤,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和需要做細致深入的思想工作。要對大學生進行正確地引導,就要立場鮮明地表明:黨的近百年發展史,為中國人民做了大量的大事和好事。在黨的近百年歷史中,堅持以實踐為標準,勇敢地不斷修正錯誤,服從真理。黨通過黨內嚴肅政治生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自我凈化。這種態度和勇氣,是源自于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是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原則體現,是黨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強烈的憂患意識、堅定的人民立場和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具體體現。
抓好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在主渠道上要狠下功夫,在廣覆蓋上要做文章。任何時候都要發揮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在廣覆蓋上要深入謀劃。抓好思政課堂、抓好學生社會實踐、抓好校園文化建設、抓好軍訓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就是從主渠道方面深嵌入、廣覆蓋。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困惑,善于與大學生雙向交流、真誠溝通,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就顯得十分重要,從而使對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更加接地氣、入人心。
在國慶70周年前夕,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 · 問答 70 年」系列活動,活動截止之前陸續收到了近26000 個知友的回答,活動整體瀏覽量超過 3200 萬。其中一個網友這樣說:“從羅布泊上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到總里程世界第一的中國高鐵;從 08 年奧運后的中國國乒,到 2019 年成為推動 5G 行業標準建立的重要角色。每當想起這些高光時刻,我們都由衷地為自己中國人的身份感到驕傲,中國,真正強大起來了!”這位網友的回答得到網民普遍關注,受到高度認可。另據《2018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哪怕是在最為“一窮二白”的六十年代,國家都能實現接近 85%的小學入學率,而這一數據在改革開放后,已經無限接近百分之百。又如,曾經在1954 年,新中國終于在捷克的援助下生產了第一臺汽輪發電機,容量 6000千瓦,連現在一個中等規模的居民小區的用電量都滿足不了;后來建成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技術最復雜、安全最可靠的電網,實現全國 100% 通電。清華大學何茂春教授認為:“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推手,貢獻率在30%左右。”《中國的糧食安全》數據顯示,中國累計減貧7.5億人,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減貧成就令世界矚目。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一串串數字,這一張張圖表,匯聚起來的是一個立體、全面、真實、鮮活的中國!我們要讓年輕一代的大學生們從98年黨史、70年新中國史里好好感悟、好好體會、好好思考:今天的中國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以極其強大的凝聚力和引領力,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使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高校作為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一定要把意識形態工作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機結合起來,以黨史國史教育為切入點,做大做強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從而使黨在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把握主動性,完成好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保證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
注釋:
①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1.
②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2013-8-19,20.
③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N].光明日報,2005-6-21.
④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問答70年系列活動網友留言.
⑤中國好 帶動世界一起好.人民日報(海外版)[N],201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