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永明是湖北近年來創作甚豐、引人關注的作家,又是一位出生在六十年代、創作時間長、這幾年出人意料地呈井噴之勢的寫作者。這樣的寫作者如曹軍慶、普玄等在湖北還有不少。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現象,他們表現出相近創作軌跡、美學旨趣與豐厚的生活積累,同時又個性鮮明,這讓我們思考到諸如作家創造力可持續發展以及文學生態良性循環等等諸多有意思的問題。
韓永明的創作有自己的藝術追求,他對現實生活非常了解,他說他要做生活的記錄者,所以在他的筆下,時代與社會就像萬花筒一樣呈現出來,而其中的鄉村題材尤其令人矚目。在韓永明看來,這與他對農村相對熟悉有關。他不僅出生在農村,而且始終保持著與家鄉、與農村的緊密接觸,保持著對農村問題的思考。也許正因為如此,本期推出的韓永明評論專輯,幾位論者都將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韓永明的農村題材創作上。李雪梅的評論視野宏闊,在鄉村現代化的背景下對韓永明的創作進行了探討,諸如單一經濟發展造成的鄉村精神困境、鄉村的空心化、城鄉對立等問題與“痛點”都成為韓永明的鄉村小說的反思主題。而楊彬則指出了韓永明鄉村反思的另一面,韓永明的寫作既不是田園牧歌式的鄉村,又不是底層寫作充滿苦難、了無生趣的鄉村,而是用悲憫善良的人道主義情懷、真摯平和的筆調,書寫鄉村的生存狀態,展現這塊土地上人們的善良和高貴。余存哲從中國現代鄉土小說史入手,在說明傳統中相對固化的特征后指出,農民的主體精神與農村的歷史圖景并非一成不變,在當下現代化進程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在他看來,韓永明的創作就是對這些問題的回應。不僅相對于傳統鄉土小說,即使與九十年代至新世紀初的鄉村小說相比,韓永明也已經展示出了現代化裹挾下的農民新質與農村蛻變。而莊桂成的評論則選取了韓永明作品中的“饑餓”書寫,在細致的文本分析中摘出了作家對中國當代農村不同時期的饑餓圖景,并進一步深入解讀了這些圖景背后的時代精神、社會語義與人性世界。
在評論家們的眼中,韓永明的鄉村小說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韓永明對自己的創作一直保持著警醒,他認為不能憑記憶和經驗來寫作,過去的經驗與當下的農村相距實在太遠,稍有惰性,寫出來的作品必然與鄉村“隔膜”。有了這樣的警醒之心,相信韓永明一定會寫出更有現實感,也更有力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