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在我黨十八大是習近平主席已經明確提出了“三個倡導”,而這三個倡導不僅從社會和國家的層面指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奮斗和努力的方向,同時也給公民提出了明確的培育和踐行目標。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過程需要長期的堅持和不懈的努力,需要把“三個倡導”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去進行建設,帶動社會的整體進步。
在我國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的倡導下,國門大開,我國與西方國家的業務往來越來越多,一些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也隨之而涌入我國。再加上當今的社會是信息化、網絡化的社會,各種思想的傳播速度非常的快,這就需要一股強大的精神來作為心理支撐,否則就會被西方的一些價值觀所侵蝕,給廣大人民群眾及部分黨員、干部的心靈帶來負面的影響。而以“三個倡導”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不但可以有效的防止愚昧與落后思潮的流入國門,而且還能夠使大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全體人民的精神支柱,更是實現民族民興,實現中國夢的行動向導。因為廣大民眾可以在“三個倡導”的引導下,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更有利于我們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建設,使人們在這種精神的帶領下,受到更大的精神鼓舞,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為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服務。同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有利于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有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這也是直接關系到我國長治久安的一項大計,更是需要我們幾代人向著同一個目標奮進的方向。當然,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全體人民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一定能夠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的健康穩定發展,早日實現和諧中國夢。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一直是我國、我黨在建設道路上前進的準繩,可以說它既是一種方法論,更是價值觀的體現,在馬克思理論價值觀的論述中非常的詳細,不僅從社會經濟的角度進行了體現,而且還通過政治與文化來對其具體價值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我黨十八大所提出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這就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容更加的完善和豐富,使全國人民在思想意識里更加肯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性地位,其意義是非常重大和深遠的。
在我黨十八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用24個字高度概括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字面意義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內涵。具體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從三個層面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要求的,而我國要想在社會的發展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要能夠更進一步的理解這“三個倡導“的深刻涵義。
(1)倡導這八個字是針對國家的層面而言的,它不僅是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目標,更是代表著國家的意志和要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具有非常強的時代性,最終要實現中華民族社會上的和諧、經濟上的富強、精神上的文明、政治上的民主。
(2)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八個字是從社會的層面而言的,是我們走向文明、實現人生夢想的指航針,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支柱,是全國全民的價值取向,更是人類的共同目標。
(3)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八個字應該是我們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更是個人層面的價值標準,是每一個中國公民都需要遵循的道德規范,只有實現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所以說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就其它兩個倡導的基礎和保障,更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要想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就必須要不斷的學習教育,只有在堅持不懈的學習中,才能使之得以踐行和發展。
1、以廣大群眾為培育和學習的主體
廣大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更是我國歷史的創造者和文化的締造者,要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其最大效用,就必須要從廣大人民群眾入手,把他們作為學習教育的主體,讓大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去認識和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各項活動去進行交流與互動,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三個倡導”的認同感,讓他們在不斷的學習和教育中增強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將自己內心的思想轉化成實際行動,最終達到推動社會發展的目的。
2、發揚民族傳統文化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歷史文化和優良傳統源遠流長,要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要立足根本,從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開始,對國學精粹及優秀文化傳統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這樣才能進一步了解中華魂,而且還要把這些中國精神融入到現代人的生活當中,與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融為一體,在平凡與普通中實現創造性的發展。同時,還需要重視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也是一種文化內涵的體現,更是一種教育理念和精神培育,在各項豐富的民族文化氛圍中促進“三個倡導”的落地。
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全民齊動員,所以要建立社會、學校和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三個倡導”的有效價值。
1、發揮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們學習和成長的第一場所,而父母則是孩子們的啟蒙老師,只有將家庭教育重視起來,作為父母為孩子們樹立學習的榜樣,才能使孩子們在品德修養及言談舉止等等方面有一個良好的表現,所謂的“言傳身教”,也就是需要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形成一個真、善、美的境界。
2、加強學校教育
學校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地方,而學生時代更是學生們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學校教育中必須要加強學生們德育方面的教育,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政治課堂教學中,尤其對于高校學生而言,他們走出校門之后會直接走上社會,頂崗就業,只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才能更加充分的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理解的更加透徹。另外,還需要在學校教育中加強實踐性的教育活動,因為學科教育的滲透,只能夠讓學生們從枯燥的書本知識中去理解,只有加強生活實踐的融入,才能讓大家更好的理解生活,融入社會,從而增強對團隊意識的認識,提高責任意識,有一個明確的奮斗方向和目標。
3、重視社會教育
有人說在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如果沒有過硬的思想,就會被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所感染,尤其在當前全球一體化的社會形勢下,更需要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社會經濟的高效發展。因此,要重視社會教育,要善于利用社會資源,創設良好的社會氛圍,樹立標桿,向先進人物、勞動模范進行學習,讓大家在這些真實的社會實例中得到啟發,從而達到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另外,還需要在網絡化、信息化的社會背景下,充分發揮文化傳播的作用,把圖書館、博物館等等教育機構作為社會教育的載體,讓大家時時刻刻都能夠感受到各種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華大地上開花、結果。
黨員干部在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起著先鋒和堡壘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這樣才能成為“三個倡導”的先行者和引領者。
1、堅定信念
只有堅實黨的信念,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心,才能使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才能將自己置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當中,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各種黨建活動當中,虛心接受批評,改正缺點,保持一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也只有堅定信念,才能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繼續發揚不驕不躁的作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并帶領廣大群眾共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力獻策。
2、強化責任
作為黨員干部一定要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要在日常工作中把“三個倡導”作為自己的奮斗導向,這樣才能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將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實際工作當中,也只有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才能將黨風廉政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作本職工作去建設和落實。
3、加強黨風建設
把貪污、反受賄,這也是一個黨員干部最基本的做人原則,講道德、講廉恥、講修養是為人、為官之根本,而黨員干部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主心骨,要受到大家的監督,只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以律己,才能徹底根除各種社會不正之風,以更加高尚的黨員人格魅力來事動人民群眾,將整個社會道德水平推向新高。
做好社會各界的輿論宣傳也是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路徑,尤其在新的時代里,互聯網的巨大作用,已經加大和拓寬了輿論宣傳的渠道,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在濃厚的社會氛圍里,才能夠更好的傳播與推廣,所以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網絡效應,將多媒體網絡宣傳作為新的傳播手段,可以通過電視節目、專題采訪等等方法來開展相關的活動,還可以設立專門的網絡交流平臺,讓大家運用微信、QQ、微博等等多種形式來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總而言之,“三個倡導”作為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全民齊動員,共同去參與,而要想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了要加強學習,提高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據社會發展的現狀開展各種活動,建立相應的制度,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落到實處,保障我國經濟建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