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一個充滿了無限暢想的地方;美術,一個集藝術和暢想的代名詞,兩個碰撞在了一起,便有了無限的遐想,數不清的故事。
在這之前,為了讓大家更生動形象的領悟到其中的奧妙。我給大家來做一個擬人化介紹。說如果把舞臺比作一個美人,那么燈光,演出等,都是在為舞臺這位美人,增添了妝容,服裝及點綴的發飾等。
美人之美,靜態時,她登高眺望,凝視遠方,好似在回憶以往,思索著什么。講到舞臺美術,不得不提她的發展特點,舞臺美術組成部分的行當是不同的,舞美設計也叫舞臺美術設計,舞美裝置也是舞美設計一部分,由于舞美裝置崗位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火熱發展的行業,因此學術界對于它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對于它的概念還沒有明確界定,但一般認為,舞美裝置崗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舞美裝置崗位專指舞美布景崗位,而廣義的舞美裝置崗位泛指在舞臺藝術表演過程中,一切為了增加表演效果設置的專門服務于表演的崗位,兼有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性質,是四維時空交錯的藝術,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和對物質條件的依賴性。它在藝術創作上屬二度創造,具有從屬(演員表演)的性質。在演出中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通過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塑造人物形象,創造和組織戲劇動作空間,表現動作發生的環境和地點。創造劇情所需的情調和氣氛。通過形象的創造幫助演員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劇本所表現的思想內容等。古代中國戲曲的演出,大都用一塊幕幔來起掩蔽、裝飾作用。現代舞臺美術已成為戲曲中用作統一性和說明性力量的最主要也最靈敏的一種手段。
美人之美,動態時,好像在載歌載舞,唱跳著現代化的歌舞。對于傳統昆劇臺上簡單的一桌二椅,它有很多的含義有代表小姐書房,也有代表老爺的廳堂,現代社會,強調舞美裝置的現代化,緊跟著歷史潮流。而對于舞美裝置要求來說:一、設計的現代化,現代化的21世紀,要求一切藝術創作必須具有鮮明的現代化特點,否則就會被時代所淘汰。舞臺藝術創作如此,為舞臺藝術服務的舞美設計亦如此。二、藝術思維的現代化,思維是一種理性認識過程,是人腦對客觀事物能動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維相對于存在而言,它包括思想、意識、精神等內涵。
美人之美,美在骨,美在獨特的創新思維上,這是一種骨子里核心的內容。那么現在我們先研究對于舞美裝置的思維,來產生不一樣的靈感體驗。隨著舞臺效果要求的不斷提高,舞美裝置崗位的類別也開始不斷豐富。最初的舞美裝置崗位一般只包括布景,音響,燈光,但隨著發展,單純的布景、音響、燈光已經無法滿足觀眾對于舞臺表演的視覺要求,于是又出現了道具,化妝,盔箱、字幕以及現場效果等多個類型,可以說,現在的舞美裝置崗位越來越多樣化。藝術思維是藝術創作的指導,舞美設計的現代化,首先取決于藝術思維的現代化。我們充分利用這種思維上的現代化,去設計更多更好的舞美裝置。
美人之美,美在皮,好像一層美麗的衣服,披在了身上,顯得更加華貴,與眾不同。衣服是外在形式的表現,藝術形式更是如此,她是在外的體現,最讓人直觀的表現。也是舞美裝置的風格奠基。對于人們來說,她們看到舞美裝置的時候,第一眼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藝術形式的現代化,任何事物都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沒有無形式的內容,也沒有無內容的形式,內容決定形式,形式依賴于內容,但又所作用于內容。舞美設計現代的藝術思維現代化,必須以藝術形式的現代化作為有效載體,方能得以具體呈現。而通過一些作品,我們欣喜地注意到,現代舞美設計藝術形式的現代化,已出現大量的代表作。例如昆劇《1699·桃花扇》的舞美設計,舞臺將天、地、人融合為一體,“戲里有戲,臺中套臺”,利用國寶級畫卷《南都繁會圖》的復制品重現了明代南京的繁華,令人耳目一新,真正做到了“舞臺小天地,天地大舞臺”感覺。
美人之美,不僅在皮,更在骨。宛若一個品行皆好,且多才多藝的女子,正款款向我們走來。舞美裝置,一個集視覺以及多種感官為一體的高級藝術。她讓人見識了絢麗多彩的畫面,聆聽著創作人藝術的心聲,同時我們不斷獲得新的認知,進行精神上的升華。她在慢慢發展,慢慢美麗優雅著。布景崗位起著對整個舞臺宏觀把握的作用,一場演出能否成功,是否給觀眾帶來視覺享受,能否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布景的展示,由此,布景崗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與此相適應,對于布景崗位的技術要求也非常高。布景首先是顏色的設計,一場好的舞臺表演需要好的色彩協調。通常情況下,布景崗位人員必須對顏色足夠的敏感,能夠第一時間搭配出最適合的表演的布景色彩,另外,對于舞臺布景的整體顏色效果,也需要有能力感知色彩的缺陷。舞美裝置崗位一般是指為了實現舞臺效果而專門服務于舞臺以及舞臺表演的崗位,在今天,舞美裝置崗位成為很多年輕人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它是時尚和潮流的化身。因此,對于舞美裝置崗位發展的研究,將更加有利于舞美裝置崗的發展。舞美裝置崗位技術就是在實現美化舞臺表演過程中,各個崗位所需要的現代技術,他是現代舞美得以展現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