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改霞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八中學
語文課程作為初中教育的主干課程,肩負著語言教育與文化傳承雙重使命,在學生的學習、成長、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初中語文教育實踐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在語文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日益凸顯。核心素養指素養體系中占主導地位或發揮關鍵作用的素養,具有鮮明的學科屬性,就初中語文而言,其核心素養主要由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的內容構成,其中前兩方面屬于基礎素養,后兩方面屬于拓展素養。語言運用與思維提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是核心視角下初中語文課堂構建中需要著力注意的內容。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主體內容,也是貫徹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關鍵步驟,閱讀不僅是學生語言輸入的主要形式,更是學生語言輸出的前提條件,在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因此,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語文課堂構建中要突出閱讀的基礎地位,讓學生立足文本閱讀,強化語言品鑒,在深入的文本閱讀與欣賞中感受漢語言的魅力,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為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發展鋪平基礎。當然,對不同體裁的文本而言,語言品鑒的重點也有差別,比如對散文而言,語言品鑒的重點為優美的語句與段落,如修辭手法的運用等,而對小說而言,語言品鑒的重點則是故事人物的語言,如是否貼近人物性格。
廣泛的語言積累是學生語言運用的基礎,也是學生思維提升的前提,而閱讀活動則是學生語言積累最為主要的形式。盡管初中語文教材的閱讀量已經大為提升,并涵蓋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但相比于初中生語言學習的實際需要而言,仍然存在著很大的欠缺與不足,因此,教師在強化課堂閱讀教學的同時,更要轉變教育理念,從語言運用與思維提升的角度出發,帶領學生拓展閱讀視野,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學生思維培養為主要目標,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乃至全面發展中均有著重要作用。初中生思維發展涵蓋的內容較多,除了一般意義上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意外,辯證思維、創造思維等都屬于思維發展的范疇,而語言運用則是思維發展的關鍵。一直以來,語言與思維之間的關系都是心理學、社會學研究中的熱點,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在總結前人研究的結果上,提出了語言與思維相對獨立又相互影響的結論,為語言運用服務思維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教師要從思維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善于利用文本分析來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就以創造思維發展的為例,教師在學生文本閱讀中要為學生創設自由的閱讀與討論氛圍,鼓勵學生說出內心的實際想法,對學生具有創造性的思考結果要予以保護,為學生個性化思維的發展保駕護航。
所謂思維提升,實際上指的是思維品質的提升,也就是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獨創性、靈活性等品質的提升。思維提升是學生思維深入發展的必然結果,對學生更好地閱讀文本乃至更好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都有著重要的幫助。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構建中,教師要將引導學生思維提升作為重要目標,并采取好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來保障此一目標的實現,而問題教學則是最為常見的教學手段。就以思維的深刻性為例,深刻性是最為重要的思維品質,也是學生思維品質提升中的重點與難點。思維的深刻性直接決定了學生看待事物的深入程度,在幫助學生探清事物本源,把握事物本質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借助閱讀材料的選擇、分析、講解來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的看待問題,從而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核心素養的培育與發展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而語言運用與思維提升則是構成初中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構建中,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理念,從學生語言運用與思維提升的角度出發,采取好有效的教學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