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瓊
儀隴縣金城鎮幼兒園
學前教育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講的幼兒教育,其教學的目標主要在于開發學生的情商和智商,并在此基礎上教給學生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和增加學生對于生活的基礎認知。從我國學前教育來看,通常幼兒從三周歲開始進入學前教育階段,而三歲是孩子智力發育、能力培養、潛力挖掘的開端時期,也是影響著幼兒未來智力和情商成長的黃金時期。在以往的學前教育中,不僅學生入學時間相對較晚,而且學前教育教學內容和模式也不成體系,缺乏科學的規劃,單純的“哄孩子”是日常教學的常態,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難以發揮自身的專業素養,學生在學前教育過程中也很難得到系統性的情商培養和智商啟蒙,最終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所以,當前學前教育改革,我們一定程度上融入了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一些理念,提倡以人為本,在內容和模式的創新上結合幼兒學生的身心成長共性,并一定程度上考慮到幼兒個體的差異性,以培養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智商、培養健康的個性和人格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進而圍繞此目標展開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設定。
本文中我想探究的是關于學前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方面,也就是本文中所提到的游戲融入學前教育日常教學。學前教育所收納的學生基本都是三到六歲的幼兒,此時期的學生的自我意識剛剛開始覺醒,在思維和行為方面缺乏獨立自主性,并且智商和情商處于待啟蒙的階段,所以“玩”是其日常活動中最熟悉也是最感興趣的部分,而游戲則可以通過玩的形式潛移默化的對幼兒的思維和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我們提倡:以游戲為基本的教學活動,堅持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那么在當前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我們應當如何將游戲順利的融入學前教育教學中,如何在游戲活動過程中達到既定的幼兒教學效果呢?本文中我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具體談談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與融合,從而為提升學前教育教學效果開辟一種新的路徑和方式。
愛玩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對于幼兒學生來說其生活閱歷缺乏、生活經驗缺失,所以在思想和行為方面最先受到“本我”的指引,心理上的放松,精神上的自由共同組成了孩子“愛玩”、“愛鬧”的性格特點。并且幼兒園階段是學生剛開始接觸教育、接觸集體生活的開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從順應學生的天性出發,通過其最感興趣的游戲和活動,給學生一個學習狀態轉化的引導。
首先,在日常的學校教育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要充當“孩子王”的角色,在日常內容的輸出過程中以游戲為載體,主動通過自身教師角色進行游戲引入,如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學習生活經驗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點感受到游戲的樂趣,用游戲的輕松、娛樂構建起活躍的互動氛圍,讓學生盡快的融入集體,并且一定程度上削弱系統性的學校教育所帶來的拘束感和限定感。
其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啟發學生的 “游戲潛力”。因為幼兒園階段是學生個性開始建立,自我意識覺醒的階段,所以學生的天生的性格特點開始顯現,而游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融入集體,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行動力。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需要進行游戲內容的設定,尤其是針對天生性格較為內向,不善言辭,難以融入群體的“孤僻”學生來說,通過游戲激發起其行動的活力,并且建立和班集體其他學生溝通的橋梁,從而在學生自我意識覺醒時期,就通過游戲盡可能的塑造其樂觀、開朗的性格,拓展其思維和視野。
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說,游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游戲表面上是讓學生“玩”,但從其本質來看往往是通過“玩耍”的形式達到對于學生教育和啟蒙的目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本著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以游戲為手段豐富幼兒園教育的形式,讓學生在受教育一開始就建立起興趣和積極性等方面良好的開端。
首先,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通過開展游戲的方式豐富一些知識的傳輸方式。例如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數數是最基本的數學啟蒙,而對于幼兒來說對于數字的敏感度不高,所以在數數或者計算方面缺乏興趣,那么我就設置了一個“爬臺階”的游戲,讓學生由低到高爬臺階的方式數臺階個數。以此游戲為開端,讓學生明白數字的順序和組成規律,讓學生在玩耍中不知不覺地得到數字方面的啟蒙。
其次,在學前教育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游戲培養學生為人處世的能力。尤其是在當前教育改革大環境下,幼兒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團隊協作等方面的能力。那么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選擇小組為單位完成的游戲,如“小火車”游戲,讓學生幾個人為一組,用勺子挖乒乓球接力傳輸,既定時間內傳得多的獲勝。通過這種小組成員合作,小組之間競賽的方式,讓學生明白何為團隊合作,同時也啟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上進心。
游戲為主的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中應用廣泛,但游戲也分為有效游戲和無效游戲。作為教師來說,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做到結合教學實際正確甄別游戲,利用科學的游戲設置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首先,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也要不斷地加強自身能力和素養的建設,尤其是增強自身游戲辨別與分析能力,結合每次課的教學目的,權衡利弊最終選擇最為有效、契合的游戲模式。
其次,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倡導“因材施教”。所以在選擇游戲方面,我們不一定要拘泥于已有的游戲形式,可以結合學生的喜好、特點進行創新和改良,最終的目的是取得較高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