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然
石家莊市鹿泉區李村鎮中學
我國地大物博人員眾多,復原遼闊并且氣候復雜、環境優美,這些知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全部掌握的,需耐心學習;牢牢的記住基礎地理知識必須不斷累積,逐漸地做到融會貫通;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因為我們打開地理課本之后,一個個的彩色圖畫撲面而來,但是地球是立體的,作為教材為了表現在我們眼前,只能是一個平面圖形,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我們需要有一個立體的空間感,這樣才能夠學好地理,有的同學想象力較差,因此學起地理并不是一個很輕松的事情。不過任何學習都有一定的規律,我們要掌握住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培養想象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以后,大部分學生會逐步的具備一定的思維,很多在學習地理中產生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根據我教學的經驗,缺乏想象力的學生并不少見,他們的想象力空間能力相對較差,在學習地理的過程當中,有些人情緒低落,但是在我熱情的引導下,也能充分地提起學習的積極性,我引導他們善于思考,讓他們參與到學習中來,讓他們主動的學習,引導他們善于提問,同時讓學生也要善于提問自己,讓他們學有所用,不斷的手腦結合,敢于開口,每一張地理圖都要讓他們認真地讀圖、認圖、記圖,讓他們去想象、仔細的去推理,一旦他們打開想象的空間,學習地理就會化難為易。
任何一種學問,都是因為需要才學習的,學習之后,要學有所用,讓學生知道它的價值和意義;只有讓學生知道了它的用處,他們才能夠刻苦學習;當然了,不能過度依賴課本,因為教材有它的限制,一味依賴課本,根本不適應現代社會教學的發展,而且,頭腦不靈活、單純的死記硬背,并不能取得優秀的成績;我們讓學生學習地理,一定要讓他們學有所用,讓他們有成就感,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我們要轉化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之后要使用,學習不是做無用功;如果不是這樣,即便是學習,也可以說是虛度時光;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每天都在和地球打交道,我們的學習是和生活緊密相連的,沒有課本,我們無法依據,有了課本,掌握了知識,從中掌握大量的素材,在社會中實踐的時候有所依據;現在是地球村,屬于信息時代,各種信息十分豐富,根據我們的需要,進行輔助教學,這樣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自然界的災害始終和我們 “相依相伴”,并且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不利影響;學習地理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災害的成因,注意怎樣避免,還要學習很多防止災害減少損失的措施;歷史上記載自然災害始終不斷,我們將這些珍貴的史料仔細研究,那些數據讓我們觸目驚心,記住這些歷史的教訓,學習應對措施,提高防范心理。比如地震,從漢朝到清朝,就有八千次以上的地震,引起大量人員傷亡的地震超過六七百次;我和學生探討,為什么地球發生地震呢?有沒有方法避免?地震一旦發生,如何將危害減少到最少?這樣學生就一下提起了注意力。我們學習地理,就要利用歷史資料,謀求更好的生活,這樣學生能夠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因為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地震來臨,或者其他的自然危害形成,生命和財產隨時都會受到威脅;學習地理知識,掌握應對措施,保護生命和財產。在歷史的長河中,自然災害有跡可循,大量的冰雪問題、旱澇問題、地震問題,數不勝數,將這些歷史資料加工整理,引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這些數字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影響和震撼,讓他們關注地理,如此就會超過空洞的說教,有很大的現實教育意義。
學習地理,認識到交通的概念;有了交通,就帶來了區域發展。在我們中國,有很多現在赫赫有名的城市,在原先就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我經常結合一些城市的發展歷史,說明交通的影響,就石家莊來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還是一個獲鹿縣管轄的一個小小的村鎮,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橫跨京漢鐵路和正太鐵路的河北省第一座鐵路公路立交橋“大石橋”竣工;正太鐵路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橋,在石家莊和京漢鐵路連接,將正太鐵路起點由正定改為石家莊,石家莊成為兩條鐵路的交匯點,并逐漸成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正太路起點南移,正定城市中心開始南移;真正使石家莊向城市化邁進的誘因因素,還有現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在老火車站附近,建成了南三條這個中國最大的批發市場,發展到今天,石家莊成了全國聞名的批發市場,成了河北省的省會,也是全國文明城市之一;通過省會的發展歷史讓學生認識到交通對城市發展的巨大作用,反之,在歷史上,也有交通不便而走向衰亡的城市,歷史時期的揚州因京杭大運河的興起而繁榮,又因京杭大運河的衰落而逐漸走向低迷,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提起了學習地理的興趣,將歷史地理知識融入地理教學之中,跨學科,多角度,時空綜合,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