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娜
浙江省臺州市靈石中學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發 《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核心素養”這一概念,要求英語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教育部門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我們所任教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偏科嚴重,英語是大部分學生薄弱的學科,學生的基礎牽制了老師課堂的深度和進度,而老師的教學活動安排和對學生的定位又反過來影響學生的學習程度和語言能力發展。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英語知識儲備匱乏,詞匯量少,識記能力差,語法系統紊亂。
(2)迫于應試壓力,教師往往注重追趕教學進度,而忽略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升。
(3)長期的在英語學科中缺少成就感,導致大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缺乏動力和興趣,且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敵對這門學科而不愿意花時間精力在英語課堂或者完成英語有關的任務上。
以上幾種容易陷入惡性循環,使得教與學成為一潭死水。為了激活這潭死水,打破目前的窘境,我們提出了英語角的設想,試圖暫時忘卻應試壓力,通過在課外英語角開展豐富多樣的英語教學活動,拉攏一部分英語成績居中,對英語尚有興趣的學生參與其中,讓他們逐漸體會英語的魅力。
此外,鑒于最近幾年計算機網絡和智能手機等高科技設備的迅速普及,各類電腦或手機APP像雨后春筍般日益增加,五花八門,其中有不少免費的教學應用軟件,尤其是針對英語語言學習的,內容和運行模式非常值得利用。
面對著學校里窘迫的英語教學現狀以及學生匱乏的學科素養,如果可以成功開展校園英語角活動,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將有重要意義:
(1)豐富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通過讓他們參與活動并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來感知學習中的成就感。
(2)可以讓學生改變對英語的舊觀念,讓他們認識到英語的魅力和語言作為工具的實際作用,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
(3)通過吸引學生參與活動,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逐步發展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培養語言能力,提升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
(4)通過改變一部分學生的態度和觀念,進而讓小部分影響大部分,最終實現激活整個校園英語學習的目的。
針對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設計可行性較強的英語角活動項目的探索研究,初步設定以下幾種活動方案:
1.5分鐘演講。模仿TED演講,話題自定,學生課后搜集材料自己寫文章并準備脫稿演講,也可背誦TED中的演講內容并進行演講,演講話題可涉及時事政治,熱門話題等。讓學生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了解世界和不同的文化。每次英語角活動前10分鐘進行演講和評論,期間學生可就演講話題進行提問討論。
2.英語趣配音。借助APP“英語趣配音”,挑選適合學生難度的影視素材進行配音比賽,配音成果可展示在英語課堂中,可邀請更多的同學和老師進行評論。配音的過程中,通過模仿源資料,學生可以在無形中糾正自己的發音,理解語句,學會斷句,學會閱讀。
3.英語記單詞大賽。借助APP“百詞斬”,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單詞識記,最終在英語角展開花樣背單詞活動,例如給出句子猜詞義,英語單詞接龍,詞匯頭腦風暴(找近義詞,反義詞,加前后綴發散等)。
4.英語聽力大賽。借助APP“VOA慢速英語”,選取難度適中的聽力材料,教師提前設計任務,展開聽力的對決,例如挖空填詞,同聲翻譯,時事新聞復述等。這種方法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最新的世界動態,也可以讓學生獲取教材之外的閱讀材料,為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
5.英語戲劇表演。選取教材中的記敘文單元閱讀文章,比如模仿影視素材,學生自己設計臺詞和劇本,自導自演,完成一部短劇作并展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斟酌臺詞,從而提高自身的詞匯運用和語言組織能力。
6.英語辯論。教師準備話題,學生自行分組分工,課后搜集資料并做好準備,在英語角中展開辯論賽,可在同學中邀請觀眾和援手。以上活動均不限制于英語角的成員,學生可自行邀請同學一起參與。
為每一個英語角活動設計針對性的評價方案,考核學生的英語素養提升情況。
以上的活動方案在最初的執行期間可能只局限于英語角的活動,等到活動得到推廣,學生參與度增加后,可以將它們融入到日常的課堂中去,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打破傳統的英語課堂死氣沉悶的僵局,讓學生了解英語這一語言的魅力,從而愛上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