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四平
河北省大城縣大尚屯鎮大阜村中心西窨頭小學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正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的一種教學藝術。好的情境能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資源;能為學生營造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能為學生創造展示其才華與智慧的舞臺。
1.情境教學誘發學生參與創造的主動性。教育教學活動是具有鮮明目的的行為活動,教學目標的實現不是單靠教師的灌輸就能實現的,它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來實現。情境教學通過優化學生接受知識的環境,把教學過程變成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過程。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針對兒童的特點,運用圖畫、音樂、表演或者運用現實生活的典型場景,整體作用于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2.利用情境教學強化學生對創造原形的感受性。根據學生年齡上的特點,在客觀環境的作用下,學生很易于將自己的情感移入到所感知的對象中來。數學教學內容廣泛,呈現形式多樣。在教學中,通常以原形為載體,依托情境教學的移情作用,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主觀感受,且在加深情感體驗中陶冶情操,讓學生的無意識傾向在忘我的境界中趨向教育者既定的方向。這樣還可以使學生對周圍的世界日漸留心、敏感,這就開拓了學生思維的源泉,積累了豐富的表象,并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情感素養,為學生進行創造思維提供了必備的精神保障。
3.利用情境教學陶冶學生情感,滲透教育性。我們都知道兒童的感情是最豐富的。李吉林老師也提到:“兒童是最富有感情的,真情總是蕩漾在兒童純真的心靈間。”但是,以往的的教學往往由于教師只是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與學生的情感的交流。因此,這種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學并不能激起兒童的興趣,使得教學收效不大。情境教學通過教師真實的情感讓學生在感受形象的同時激發感情。只有讓學生帶著感情去學知識,才能理解知識的內涵,感受到“美”,懂得“愛”。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的。因為這種發現,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而這種發現又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獲取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時,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思維材料,設置“動境”,使學生借助已有知識、技能,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新知的主動探究。如,在教學“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時,我沒有機械的講解,而是創設了這樣一個“動”境:讓學生利用備好的紙板剪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當學生剪好后,要求學生分組檢查剪的情況,隨后,老師設問:“哪個小組能利用手中的紙板,把它們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學生獨立擺拼(有的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的拼成了一個長方形)。緊接著老師又問:“你所拼成的圖形的底、高、面與其中一個梯形的底、高、面有什么關系?根據它們之間的關系,看誰能總結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來。”學生們通過觀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推導出梯形的計算公式。最后,老師又引發學生再次探討“為什么公式要除以2呢?”這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通過動眼觀察、動手擺拼,動腦思維的自主探究,獲取了新知識。同時,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鍛煉。
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在數學課上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游戲,讓游戲進入數學課堂,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動手、動腦、動口,開心地合作,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可以使抽象的數學趣味化,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學生學到了知識,理解了概念,訓練了技能,開發了智力,培養了創新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如有位教師教學“可能性”時,開展了玩剪刀錘子布的游戲:教師先請一名學生上臺與老師玩游戲,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學生想知道,誰會贏,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后問:我和這位小朋友繼續玩剪刀錘子布的游戲,你們說我能贏嗎?一定贏嗎?只能怎么說?然后組織學生活動。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就不知不覺地進入到了數學王國新知識的學習中去。
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為,學生能否得到新的信息與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經驗有很大關系。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大部分新知都是建立在前期的知識基礎之上。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是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調動學生主動、持久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遷移,最終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條件。每當學生在學習進程中,觸及到新的知識時,已有的知識經驗、思維方法一時不能派上用場,于是就產生一種急于探究問題的癥結而又無從下手的心理狀態。比如,在學習異分母分數減法時,先復習同分母分數減法法則——分子相減,分母不變,然后,讓學生試算1\3—1\4,學生根據已有的計算經驗(同分母分數相減)不能計算異分母分數減法了,于是創造了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碰壁了,引發了學生激烈的認知困惑,這懸而未決的疑難問題驅動學生不得不從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喚起.所以充分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是必要的。
數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其科學性是數學生命經久不衰的支柱。為此,讓數學課堂在適度改變它枯燥乏味面孔的同時,我們要關注數學本身的學科特點,引導學生最終折服并受益于數學的理性思維。對于情境設置,必須注重數學本身的明確性和嚴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