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田田/北方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講到:“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同時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因此,新時代為青少年辦好思想政治教育課,引導新時代青年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是必不可少的時代課題。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的辦學立場不能含糊,思政課突出、集中體現其政治屬性。思政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青少年正處于樹立理想信念、塑造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因此新時代為辦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才能引導青少年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提下努力學習、健康成長和實現偉大理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具有深刻的理論基礎、文化基礎、現實基礎,它是一門政治與文化相結合的學科,不僅為青少年灌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內涵,同時注重學生的德育發展,所以思政課能夠培養時代新人,能夠立德樹人。因此,只有辦好思政課才能為新時代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偉大任的時代青少年提供正確的思想理論基礎,同時思政課以文化人,它可以引導青少年成為有文化、有德行、有情懷的人。
知識是載體,價值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通過知識的傳授達到幫助青少年塑造價值觀念、理想信念的過程。從古至今,任何國家的教育都是以國家的性質和政治要求作為辦學目的,培養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集中、突出體現了我國的政治屬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課有利于引導青少年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內涵的同時樹立有中國情懷的理想信念,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打下良好的思想根基。
1、是新時代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前提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指出:“我們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深入,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完善、不斷發展、不斷革新為做好新時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前提。
2、是新時代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物質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指出:“我們對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根本保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黨和國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建設的物質投入,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有利于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研究,同時也有利于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提供支持。
1、現實支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迄今已有四十年有余。在這四十年中,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均取得了偉大進步,當今時代的青少年正是在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對祖國和中國共產黨都是認可的、欽佩的。祖國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以及人民物質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為青少年傳播愛國精神、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正確等知識理念,因此新時代的青少年們值得期待。
2、心理支撐
在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的時代進程中,我國的青少年們一代比一代強。義務教育讓每個青少年都有機會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經濟發展的進步、文化發展的日新月異讓青少年們感受著美好生活的樂趣。祖國的偉大成就都是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前提下取得的。在祖國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中長大的青少年們,心態較改革開放前的青少年們發生了轉變。新時代的青少年可親可信,對祖國有著深深的自豪之情。因此,新時代的青少年就更加容易接受也樂于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內涵,所以有信心把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會越做越好。
1、學科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建設為思政課提供了學術支撐,這是著眼于思政課的長遠發展,有利于教學與研究相互支撐、相互促進。思政課教師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取得的成果,有利于思政課堂為青少年學生知識面傳授水平的提升。
2、經驗積累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青少年的一門課程已有一定時間的歷史,不管是正面或是負面的影響,都是經驗積累的過程。總結已經取得的經驗成就,上升到對思政課規律的認識,有利于今后為青少年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馬克主義理論本身的科學性以及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及經驗,為新時代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提供了有說服力的思想理論支撐。
1、發揮思政課堂主渠道形成認知和認同
首先,課堂灌輸教育是實現青少年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認知和認可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不管在小學、初中、高中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青少年學生們的必修課程。新時代思政課教師首先要以傳授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知識為前提,其次還應該著眼于如何實現思政課堂的多樣化和新穎性,以青少年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促進接受思政課堂的知識,這樣就形成了青少年對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認知和認同。
2、培養青少年注重規范和意志形成
規范和意志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內化于心和持之以恒的過程,而這也是目前最難做的工作。因此,青少年規范和意志的形成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個體的普遍性和差異性,思政課教師要注重為青少年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和引導其參與文化活動,讓他們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不斷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作為一項必須要學習的內容。
3、培養青少年的信仰生成
在青少年對思想政治教育認知、認同、形成意志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行為的選擇。思政課教師要著重引導青少年學生們的思想行為朝著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前進,完善自身人格,腳踏實地為自己的理想信念努力和奮斗,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義進步作出貢獻。
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是幫助實現青少年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重要路徑。構建與思想政治有關的校園文化,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社團、志愿者隊伍等。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引導青少年學生加入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校園實踐活動,同時引導他們組織策劃校園文化活動,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和深入理解。
2、組織社會公益活動
青少年學習知識最終要服務于社會,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引導青少年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例如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知識進行社區宣傳、參觀學習科研機構、義務勞動等,有助于青少年將學習知識和社會實際相結合,更科學、更深刻、更實際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知識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