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佳,楊 鶴,韓泳鯨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計算機學院,湖北武漢)
為了設計合理的清單任務,指導學生合理有效的自學。在設計清單任務之前和任務清單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設計并發放了《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問卷》給信息技術系學生,研究學生在課后和寢室里的自學情況和有效程度。指導我們編制自主學習任務清單并提高清單項目的質量。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被試進行研究,研究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相關文獻的查閱,可以了解目前國內外自主學習任務清單的應用范圍,及我國在自主學習任務清單的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礎。提出學科自主學習任務清單項目的假設。
本次研究中《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問卷》,通過對學生的訪談和觀察收集、篩選有效的題目。初測、修改后,正式施測。
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需要更好地提高效率。課后和周末需更好地監控,讓學生愿意花時間在學科學習上。
信息技術系四個班,班級平均人數不超過40人,教師10人,150名學生。按學生的進校成績和歷次期末考試綜合成績分為3個層次。
問卷調查法:采用自編的《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問卷》。4道單選題,15道5級評分題和2道多選題。問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寫,可以打消被試的疑慮,得到真實的數據。僅要求被試填寫的個人信息包括四項:年級、班級、年齡、性別,便于人口學變量的統計分析。注意指導語要簡單、一致,不能帶有任何的暗示性。2019年3月,四名老師將《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問卷》發放給四個班150名學生,所有問卷當場分發當場回收。回收問卷150份,有效問卷144份,回收有效率為96%。無效的問卷有的是漏填了個人資料,有的是答題時漏掉了一題,有的是1道單選題選擇了多個答案,因此都要排開。
分析數據時,我們主要針對歷次考試成績平均70分以上103人為重點分析對象,研究學生在寢室的自學情況和有效程度。數據的統計和整理:工具為計算機,Excel分析統計和制圖。
通過Excel的數據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和啟示:
教育技術專業4個班中:男女生的比例分別為16%和84%。年齡分布為20歲30.2%,19歲47.6%,18歲22.2%。這一階段的學生情緒具有波動性,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因此借助于網絡平臺和手機APP等工具能一定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持續不斷的學習動力。
103名臨屆和上線生每周自主學習時間的統計。見圖1。

圖1 每周自主學習時間統計
這為自主學習任務清單項目設計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即分難度來設計清單項目,讓學生自由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項目進行自學,而且整體自學時間不宜太長。
課后問題解決方法的統計。上網搜索答案15.9%,空著不填9.5%,參考他人答案15.9%,翻書找答案76.2%。如圖2所示。
大部分同學選擇求助于課本,說明學生能夠通過自學完善自己的知識盲區,為周末在家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保障。

圖2 學生課后解決問題方法的統計
這說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書自學,周末注意學習的持續性。
各班自主學習項目有效性的統計:
在清單項目中可以設計關于每周語言知識點小結和周反思,提高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短期集中的訓練往往收效甚微。把難得知識點的攻克放在周末自主學習任務清單中,可以化整為零,化繁為簡。
周末自學的有效程度的統計見圖3。周末自主學習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有效果的。
就我校實施一段時間的清單來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需要不斷優化清單項目,并長期堅持下去。

圖3 自主學習有效程度統計
絕大多數同學認可所開展的自主學習任務清單的效果。我們完全可以利用自主學習任務清單,讓學生知道除作業之外還能根據自己的程度選擇怎樣的方法去學習是有效的。更符合因才施教,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現代教育理念。
5.1 以班級為單位,在周末校級統籌,主任收集,備課組商定,班主任發布的形式,最大程度保證了自主學習任務清單的有效性、實效性和針對性。
5.2 自主學習任務清單,通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積分、獎勵和表彰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5.3 自主學習任務清單使用非常靈活方便。可以給快畢業的大四的學生列周清單,分層指導學生選擇清單項目完成,以提高周末時間的利用率。也可以給大一剛入校的學生設計月清單,逐步養成學生在大學里自主學習的習慣:如良好的書寫、讀記背、做作業、聽講、預習、復習、反思、訂正的習慣等。
5.4 各班周一對學生上周末自主學習情況進行反饋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讓學生學會客觀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并激勵學生持續不斷的自學。